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32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探索Fe3 催化氧化S(Ⅳ)的反应动力学规律,实验考察了pH、Fe3 浓度、S(Ⅳ)浓度、温度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Fe3 催化氧化S(Ⅳ)过程中动力学控制步骤为Fe2 的氧化,且pH在0~3范围内,氧化速率随着H 浓度的升高而降低;Fe3 浓度为0~0.01 mol·L-1时,氧化速率随Fe3 浓度的增加而加快,继续增加Fe3 浓度,氧化速率没有明显变化;S(Ⅳ)浓度为0~0.1 mol·L-1时,氧化速率随S(Ⅳ)浓度的增加而加快.由实验数据得到了氧化速率公式.反应速率在20~40 ℃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反应活化能约为13kJ·mol-1.在实验基础上推测反应为自由基链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2.
AP-42方法是目前较为权威的一种扬尘总量估算方法,泥沙承载量作为该方法中重要参数之一,采样方法对其结果有非常大的影响.在详细介绍了'AP-42提供的采样方法'与'TRAKER方法'两种采样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基础上,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发现'AP-42提供的采样方法'操作规范,但工作量大,易受外部影响;而'TRAKER方法'更为先进,对于科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但采样结果转换公式是经验公式,存在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53.
可操作性研究也是一种定性危险分析方法.它是一种以系统工程为基础,针对化工装置而开发的一种危险性评价方法。它的基本过程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再继续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以采取的对策。可操作性研究近年来常称作危险及可操作性研究(HAZOP)。  相似文献   
54.
作为水质全分析中的一项毒性含量指标,水中氰化物的测定是衡量水体中生物生存、人类饮用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安全的重要参数.但其含量监测方法水样预处理步骤繁琐、费时.论文提出用抽气预处理法测定氰化物,并通过对比试验证明,抽气法预处理法操作简便、省时、能耗小;通过在抽气过程中将整个装置处于常温负压条件下,基本解决了HCN外选、瓶爆裂等问题.论文除了对抽气法预处理一些操作条件进行了摸索并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外还着重探计了抽气法对复杂水体,如地表水、工厂处理后废水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5.
模糊数学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指数方法在评价大气环境质量中存在评价因素单一,不能反映多种污染物对大气环境的综合影响等缺点,结合模糊数学的原理与方法,提出应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介绍了模糊数学中的贴近度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评价模型、评价标准和评价步骤.以普兰店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为例阐明了两种模糊评价方法的比较与应用,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了模糊数学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6.
为明晰厌氧消化过程的主要限速步骤,分别以丁酸、乙酸、H2/CO2为基质,在37℃和pH 5.00~9.00条件下对厌氧活性污泥进行培养,依据Shelford耐受定律对食丁酸产氢产乙酸菌(SBOB)、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ACM)和氢营养型产甲烷菌(HTM)的pH值生态幅及基质转化速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BOB、ACM和HTM的pH值生态幅分别为6.19~8.59、5.50~7.74和4.39~9.23,其代谢最适pH值分别为7.39、6.62和6.81.在最适pH值条件下,厌氧活性污泥对丁酸、乙酸、H2/CO2的转化速率分别为0.86、1.04和1.09gCODequ/(gMLVSS·d).可见,与产甲烷菌相比,产氢产乙酸菌的pH值生态幅更窄,基质转化速率更慢,对厌氧消化过程具有更为显著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57.
刘小飞 《四川环境》2014,(1):98-101
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十年,规划环评实施进入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阶段,跟踪评价是规划环评实施重要内容之一。目前跟踪评价暂缺乏相关技术导则和规范,无法指导实际工作。本文就跟踪评价实施步骤、技术路线、指标体系构建3个方面,探讨跟踪评价在具体工作中如何实施。以产业园区规划为例,将步骤划分为已实施部分规划的回顾性评价、未实施部分规划的预测评价两部分分别分析;技术路线将规划要素与环境资源要素相互对应分析;指标体系构建以规划要素、环境要素、资源要素、管理要素4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8.
59.
为了分析企业安全管理状况、查找企业安全管理弊病、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安全管理诊断理论。企业安全管理诊断可实现对企业安全管理综合状况的诊断和具体问题的分析。通过文献查阅、专家咨询等方式确定了企业安全管理诊断的诊断项目体系。企业安全管理诊断项目体系包括3个一级诊断项目、17个二级诊断项目和48个三级诊断项目,涵盖了企业安全管理的全部内容。参照企业诊断学理论确定了企业安全管理诊断程序。企业安全管理诊断包括诊断准备、预备诊断、正式诊断和实施指导4个步骤。企业安全管理诊断结论形式包括综合诊断结论、专项诊断结论和具体问题分析结论。最后论述了企业安全管理弊病分类和治理方案。诊断项目、诊断程序、诊断结论以及安全管理弊病治理理论构成了企业安全管理诊断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60.
长江南京段新济洲滩是一处由心滩不断扩大形成的洲滩湿地,由于人类长期垦殖、修筑垸堤等活动,导致洲滩湿地的景观格局和过程发生根本性改变,湿地生态系统服务退化。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参照Steinitz景观设计六步骤模式,构建了描述、过程、评价、改变、评估和决策模型,探讨洲滩湿地的生态恢复途径,指出拆除垸堤、去除人类过分干扰是新济洲滩生态恢复的关键,恢复自然洪水过程、让自然做功、恢复季节性湿地及生境是其基本途径。模拟维持现状、拆除圩堤、拆除防洪堤3种预景,分析不同预景洲滩湿地面积、生物栖息地面积变化,结果表明拆除防洪堤将使洲滩季节性、洪水泛滥湿地面积所占比重分别将由5%、4%增加到56%、24%,长江鱼类、龟鳄类、涉禽类栖息地面积所占比重由7%、11%、5%分别增加到21%、75%、56%。湿地是重要的景观生态系统,利用Steinitz六步骤模式进行生态恢复途径的探讨,对其他湿地生态恢复的规划和设计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