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129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237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44篇
灾害及防治   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城市热岛效应威胁人类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热岛就是城市气温比其周围地区高,在近地层气温分布图上,城市是一个封闭的高温区,犹如汪洋大海中孤立的岛屿.据日本气象部门公布的数字,过去100年,由于温室效应,地球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7℃.然而在这期间,东京市区的气温竟上升了7℃.  相似文献   
42.
构造运动与中国沿岸平原的地质灾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海岸穿过构造沉降带和隆起带,沉降带及隆起带断陷盆地的持续下降吸引了源远流长的大河在此人海,而隆起带内入海的河流多为近源小河,从而引起河流泥沙沿岸分配的不均和海岸沉积物的差异。沉降带内每公里海岸线接受的沉积物是隆起带的数十倍,且以砂质沉积物为主.隆起带河流泥沙来量少.而且砂质沉积物占了压倒的优势.河流泥沙沿岸分配的不均决定了中国沙质和淤泥质海岸的基本类型和分布格局、沉降带和隆起带松散沉积层的厚度和结构,山此产生了中国沿岸与第四纪沉积层有关的灾害和环境问题的有规律的分布。地面沉降主要分布于沉降带内,而地下海水入侵多出现在依赖地下水的隆起带内,底辟构造、浅层天然气往往在大河三角洲构成灾害和潜在的地质灾害.沉降带和隆起带断陷盆地内的海岸低地通常是海平面上升的主要脆弱地区.此外,丰富的河流泥沙使中国海岸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响应也不相同,如海岸湿地的再生和海岸侵蚀原因的复杂性等.  相似文献   
43.
试验研究表明,当早稻收获时间作晚稻才开始幼穗分化,即适宜早、晚稻出穗开花之间有60多天的时间,种植双杂间作稻就可获得好的收成,效果、效益都很显著。1992年用D 优287间汕优63,在达县永进乡的示范田中个别田块产量已达15t/ha,而盆地丘陵区适宜早、晚稻出穗开花之间的时间多数地区不到70天,种植双杂连作稻有困难。且双杂间作稻在抗灾增产,合理利用农村劳动力,提高稻田复种等方面优于双杂连作稻。因此,四川盆地丘陵区的中稻→冬水田在耕作改制中发展部分双杂间作稻是恰当的,其范围在巴中、盐亭、简阳一线以南海拔400m 以下的广大丘陵区。  相似文献   
44.
杨桂山 《灾害学》1993,8(2):53-58
本文在总结长江口地区现状盐水入侵时空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在未来海平面上升、长江东线南水北调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以及长江口北支综合整治等因素影响下,南支河段盐水入侵强度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5.
广东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影响综合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海平面灾害综合评估因子指标体系,引入了抗灾能力指数的概念,提出了一个综合评估模型,并以广东省沿海地区为例进行了海平面上升影响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由于模型中考虑了抗灾能力指数,变被支评估为主动评估,使海岸灾害风险等级的评估结果更符合实际,评估结构可用于指导宏观抗灾,救灾,减灾等活动,该模型已用于广东海平面的地理信息系统(光盘)。  相似文献   
46.
库水位上升对千将坪滑坡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库蓄水和暴雨是导致千将坪滑坡的主要因素。根据三峡水库一期蓄水方案和库区暴雨情况,利用有限元模拟库水位在90-135m波动和降雨时千将坪滑坡的暂态渗流场,将计算得到的暂态孔隙水压力分布用于滑坡的极限平衡分析,得出边坡稳定系数与库水位上升的关系。研究表明:水库蓄水特别是蓄水初期对边坡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秋冻有讲究     
初秋暑热未消,气温仍高,显然“冻冻”无妨,无须急忙加衣。仲秋气温开始下降,虽凉却并不寒冷,这时是“秋冻”的较佳时期,尤其青壮年。穿衣要有所控制,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以免身热汗出,伤阴耗气。晚秋气候变化较大。早晚温差增加,特别是秋冬交接之时。常有强冷空气侵袭,以致气温骤降,此时若再一味强求“秋冻”,就会适得其反。[第一段]  相似文献   
48.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少年群体--留守儿童.据2007年12月19日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指出,中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数量目前已超过4000万,而且呈继续上升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至22%.他们大部分由隔辈人监护,还有2%-3%的留守儿童独自生活,处于无人监护的状态.  相似文献   
49.
利用SAS软件包,对长武站辐射自动观测系统与人工观测系统不同时间尺度采集的气温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小时、日、月、年平均气温尺度上两套观测系统得到的数据差值基本在0.4℃以内,随着时间尺度的扩大,两套系统得到的数据趋于一致;两套系统获得的日极值差较大,日最大值相差平均0.73℃,日最低值相关平均1.6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可能是系统误差所致。  相似文献   
50.
黑龙江省近46年的气温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黑龙江省63个气象观测站1962-2007年的气温资料,进行了气温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平均气温增幅大于全国增温幅度,最低气温增温速率高于最高气温增温速率,北部大小兴安岭之间为全省增温最明显区域,日较差为减小趋势.冬季增温最明显;夏季则变化较小.与全省的变化不同,漠河站秋季最低气温呈现下降趋势.就全省而言,气候变暖,寒日明显减少,酷日增多,无霜期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