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49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66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陈晓强  段宇 《安全》2011,32(12):34-35
水下切割技术是一项技术含量高、应用比较普遍的水下特种作业技术,是防救打捞工程人员必须掌握的水下作业技能之一。水下切割作业具有较高的风险性,不仅存在潜水方面的危险,还要面临作业时触电、爆炸、灼伤、溺水等方面的伤害,所以潜水员在进行水下切割作业前,都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理论和实操培训后才能上岗操作。对于初学者来说,除了要熟练掌握潜水技术和水下切割技术外,  相似文献   
82.
水动力过程对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准确、高效地获取湿地水动力参数对于湿地研究和保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无人机遥感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机动性强、成像高度低、受天气环境影响小的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非接触地进行湿地水动力监测。梳理了无人机在水位、水下地形(水深)和流速(流量)3种主要水动力参数监测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当前方法的不足和发展前景,以期为未来水动力监测及其在湿地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针对当前存在问题,提出了面对复杂湿地环境和监测需求的高标准化、自动化监测是未来无人机水动力遥感监测的重点发展方向。如何应对未来智能化、信息化湿地保护与管理需求,提高无人机监测效率、数据传输效率,促进无人机与其他多平台监测数据融合技术的发展,推动数字孪生湿地建设应被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83.
84.
季靖 《环境》2012,(6):40-43
千岛湖,一座年轻的湖,也是一座秀美的胡,因1959年建造新安江水电站筑坝蓄水而形成.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碧波浩瀚,风姿旖旎的湖水之下,竟然悄悄的"潜伏"着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在静水深流的湖底,她已经沉睡了半个多世纪. 与人类自身的改造力量相比,大自然的演化进程是缓慢的,让我们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慢慢掀开这座千年水下古城的神秘面纱,探访她不为人知的前世今生.  相似文献   
85.
为调查苏州市区夜间光污染现状,对苏州市区的娱乐休闲区、商业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及主要道路夜间光环境照度进行了测量,对夜间广告灯和标志灯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有些建设较早的小区,整体照度较低,照度不均。投光照明广告、灯箱广告以及霓虹灯广告应用广泛,光污染较为严重。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光环境污染问题将会愈加突出,应尽快在技术、法规、管理与文化等多方面制订相应措施,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促进城市光环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6.
基于马尔可夫方法的水下防喷器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下防喷器是保障海上钻井安全的关键设备,对其可靠性进行定量评价对井控作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弥补现有水下防喷器可靠性评价方法的不足,将水下防喷器的工作状态分为四种,包括无故障可用、关井、井控关键失效及关井时失效.利用Markov方法建立了水下防喷器的Markov模型.通过水下防喷器系统的状态转换图找出了各工作状态的转换关系.通过分析墨西哥湾83口深水井水下防喷器的失效数据,定义了影响水下防喷器可靠性的井控关键失效,并对深水钻井水下防喷器防喷功能的可靠性进行了定量计算.将计算结果与不考虑关井期间的井控关键失效相比较发现,防喷器的防喷失效概率增加了65%.因此传统的定量评价方法可能会得出相对乐观的结论,应在实际生产中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87.
基于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的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车辆的正前方,忽略了道路两侧的情况的视觉特性,更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问题。环境比为评价路边物体可视度的指标,为了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尤其是保障夜间行驶的良好视觉环境,可以根据路灯设置的基本原则及照明强度与可见度的关联特性,使用MATLAB(矩阵实验室)对环境比进行模拟分析,从理论的角度研究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采取减小灯具倾斜角、缩短灯具悬臂悬挑长度以及增加路灯灯杆安装位置与路缘石的距离等措施可以提高道路照明环境比的观点,可以作为路灯改造工程、路灯灯具外形的设计以及夜间行驶事故分析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8.
把握水下溢油时油滴粒径的分布规律是研究溢油行为和归宿的前提,也是水下溢油事故有效应急处置的重要依据。本研究采用自制的1 m×1 m×2 m(长×宽×高)的水下溢油模拟实验装置开展蓬莱19-3原油的水下溢油模拟实验,以油滴体积分布和油滴体积中值粒径为考察指标,评估了水下溢油喷口直径和喷射速度对油滴破碎形成的油滴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径油滴体积分布总体上表现为低于100 μm和高于700 μm的油滴粒径体积占比较小,油滴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100 μm~700 μm之间,体积比最高点位置根据喷射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偏移。喷口直径保持不变时,随着喷射速度增大,小粒径油滴所占体积逐渐增大,大粒径油滴体积比减小。油滴体积中值粒径随喷射速度的增加而减小,相对体积中值粒径与喷射流量经对数变换后呈线性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为水下溢油行为轨迹的预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9.
珊瑚断枝移植是恢复珊瑚礁生境的有效手段,文章尝试提供一种在水下反应时间短,凝胶速度快,毒性低不污染环境的环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可为以后珊瑚礁生境恢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实验结果表明:E44和T31固化剂获得剪切强度与凝胶时间较为符合要求,分别达到了2.72 MPa和33 min;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入不同配比偶联剂、促进剂、稀释剂等,抗剪切强度提高至4.24 MPa,凝胶时间缩短至24 min;胶黏剂凝胶2 h后,抗剪切力显著增加,此后缓慢提升。确定了自制的水下环氧树脂最优配方:E44占57%,T31占33%,KH560占1.14%,增韧剂占2.85%,促进剂占1.65%,填料合计占2%。  相似文献   
90.
针对水下卧式采油树安装过程风险大及其风险评估缺乏分析数据难以进行定量计算的问题,在事故树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AHP-TOPSIS综合评判指标体系,对水下卧式采油树的安装过程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定性分析结果得出定位、锁紧、密封、下放工具与组件连接失效4个关键事件及其影响因素。通过AHP法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结合TOPSIS原理构建AHP-TOPSIS综合模型,计算各个组件下放失效的综合优势度。采用AHP-TOPSIS方法实现了多风险因素的定量风险评估。对水下卧式采油树安装过程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树体、油管挂、阻塞器和内帽的风险值相近,油管挂风险值最高,外帽的风险值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