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27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重庆市2006年特大旱灾分析与灾后恢复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性、脆弱性、恢复性和适应性是自然灾害4个最重要的特性,也是灾害研究的主要方向。灾后恢复作为减灾管理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归纳整理了重庆旱灾报刊数据库,构建并分析了重庆旱灾系统,探讨了其灾后恢复性模式。结果表明:(1)重庆2006年特大旱灾百年一遇,伏旱是导致灾情累加形成巨灾的直接原因;(2)旱灾后的连续降雨是提高灾后恢复力的重要因素;(3)灾民的外出打工实现了旱灾的风险转移和经济补偿,减小了损失。这些研究结果为水田农业区的伏旱型旱灾系统研究和恢复性措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证。  相似文献   
52.
有位哲学博士某次漫步于田野中沉思,发现水田当中新插的秧苗,竟排列得如此整齐,犹用尺丈量过一般.他不禁好奇地问田中工作的老农是如何办到的.  相似文献   
53.
54.
介绍日本早在60年代初期火山灰土壤水田开发实践中由岩手大学的研究者们创造和发展的“破碎碾压工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并对最近中国砂质土壤渗透抑制的室内外研究结果进行了简单介绍,目的是为漏水性土壤地区水田开发以及土壤防渗工程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5.
不同利用方式对松嫩平原典型县耕地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耕地是受人为活动影响最强、对人类生存最重要的土地资源类型之一,研究不同利用方式对耕地的利用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可以为土壤资源管理与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本文选取国家重点商品粮食基地松嫩平原九台市,在获取大量土壤养分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不同耕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种土壤养分中,有效锌和有效磷的总变异系数最大,pH值和阳离子变异系数最小.不同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土壤缓效钾的影响不显著.因农户对菜地的投入及管理水平明显高于粮田,造成菜地土壤的有机质和大量元素含量高于粮田.除有效钼在不同利用方式中的含量无显著差异外,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硼具有显著影响.水田和菜地的pH和CEC高于旱田.  相似文献   
56.
57.
江南多山丘,占总面积70%以上。红壤丘陵及割切阶地广泛分布于山间盆地与河谷平原两侧。这一带人口密集,主要从事单一粮食生产,广大丘陵只作为樵材、取肥的场所。致使天然植被荡然无存,甚至发生严重水土流失。试点证明:立足沟谷水田增产的同时,开发整治山丘。在保蓄当地降水的基础上,采用农、林、牧、渔业措施,全面综合开发山丘;并选定1~2项主导商品生产项目,进行开发。建成立体农业生产体系,从而获得明显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8.
盐碱区不同开发年限水田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汤洁  方天儒  侯克怡  赵仁竹  梁爽 《环境科学》2014,35(12):4727-4734
以吉林省前郭盐碱水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和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监测水稻生长期土壤温室气体(CH4和N2O)排放、土壤p H和土壤有机碳(SOC)变化,分析水田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田N2O排放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并呈现3个峰值,肥料的施入提供了更多的反应底物,对水田N2O的排放量影响显著.在淹水条件下,N2O的主要来源于反硝化过程,而排水后,硝化作用则占据了主导地位.CH4排放呈现单峰,在水稻生长旺盛的分蘖期,稻田较深水层以还原环境为主,为产生CH4的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条件,进而导致CH4排放呈高峰值;土壤p H对N2O和CH4排放的影响不明显,但土壤SOC含量与CH4的排放规律呈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