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6篇
  免费   555篇
  国内免费   1310篇
安全科学   228篇
废物处理   188篇
环保管理   758篇
综合类   5128篇
基础理论   677篇
污染及防治   607篇
评价与监测   509篇
社会与环境   85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503篇
  2013年   406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490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430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赵剑强 《交通环保》1995,16(5):19-23
本文对影响路面雨水污速率的因素作了分析,提出了从污染源排污速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在参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和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时,Cl~-、NH_3和H_2O_2等无机污染物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及其干扰机理。结合实验资料,提出采用无汞盐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方法消除Cl~-的干扰,采用低浓度重铬酸钾溶液以消除NH_3的干扰;用预先测定水样中H_2O_2浓度而后加以扣除的方法消除H_2O_2的干扰。  相似文献   
83.
84.
介绍了有效微生物(EM)的组成、特点及其处理废水的机理;通过与传统的生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比较,指出了利用EM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优势,认为该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降低污泥产量,而且能够缩短反应器的响应时间;并介绍了EM制剂在国内外的生产情况,对今后EM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5.
阐述了九龙江流域水体有机污染物背景调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调查方案的制定方法、分析方法的确立、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等。  相似文献   
86.
87.
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危害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用水有机 现代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污染的水质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提高饮用水有机污染物控制指标,在常规给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深度处理,强化饮用水源保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相似文献   
88.
万同己 《环境》1995,(4):30-30
在“千湖之国”芬兰,空气清新,城市洁净,草木翠绿,湖水清澈。在这里你看不到滚滚的黑烟和浑浊的污水。芬兰的自来水不但可直接饮用,用来冲洗伤口还可促使伤口愈合。这一切与芬兰在环保事业上作出巨大努力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9.
基团贡献法对取代苯类化合物生物降解性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 47种取代苯类化合物在松花江水中的 5日生化需氧量 (BOD5) .分别采用线性基团贡献法和非线性基团贡献法(人工神经网络法 )对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BOD5 ThOD(ThOD :理论需氧量 )进行QSBR研究 .得到不同基团对生物降解性的贡献为 :C6H5>COOH >OH >CH3 O CH3 >NH2 >Cl >NO2 .线性基团贡献法对于训练组和测试组的定性预测正确率分别为72 %和 86 % ;而人工神经网络法的预测正确率分别为 92 %和 86 % .预测结果表明线性和非线性基团贡献法的预测效果都很好 ,相比而言 ,非线性方法对生物降解性的预测更准确  相似文献   
90.
海洋沉积物中的多氯联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PCB的研究状况,并指出了PCB的来源、分布及其在沉积物和水相之间的循环受人为活动和生物活动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概述了PCB的毒性研究近况以及测定其在沉积物中行为的方法,从而为控制环境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