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155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124篇
综合类   468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61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21.
针对油基岩屑脱油残渣末端处置难题,以脱油残渣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开展了制备复合胶凝材料的可行性研究。考察了不同原料配比对复合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配比,探究了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过程。脱油残渣对复合胶凝材料基本性能具有负效应,在最佳配比条件下(熟料∶石膏∶脱油残渣∶矿渣=71∶4∶7.5∶17.5),复合胶凝材料性能满足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P·C 32.5R等级要求。脱油残渣中硅铝质物质在熟料水化产生的OH-和Ca2+作用下发生二次水化反应形成部分C-S-H凝胶以及钙矾石,进而与熟料水化形成的产物相互交错生长,赋予力学性能。利用脱油残渣制备复合胶凝材料有效解决脱油残渣末端处置问题,从而为脱油残渣的资源化处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2.
为研究不同管径的汽油罐车卸油管断裂后的泄漏情况,利用FLUENT建立不同管径卸油管的物理模型,对汽油泄漏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汽油泄漏在地面沿泄漏方向正前方呈现出有尖端的扇形扩散;泄漏初期,孔径大小对汽油的泄漏扩散范围影响不大,随着泄漏时长的增加,孔径越大,汽油扩散范围和堆积厚度增加得越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加油站汽油罐车卸油泄漏事故提供应急处置依据。  相似文献   
923.
针对目前吸油材料吸油倍率低、吸油速度慢的问题,提出核壳结构的高分子吸油微球,以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十二脂为聚合单体、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高分子吸油微球,然后以二乙烯基苯和苯乙烯为单体在高分子吸油微球表面制备了表层结构,制备了核壳状高分子吸油微球,并考察里、表层单体及比例、交联剂种类和用量、引发温度等因素对吸油性能的影响,核壳微球的吸油倍率可达29倍,饱和吸油时间为3min,吸油速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24.
为验证菌株所产生的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增效作用,以菌株Da-6产生的表面活性剂BH为研究对象,采用薄层层析(TLC)分析确定BH为脂肽类物质。对BH、鼠李糖脂、吐温80和SD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乳化性能、排油能力和洗脱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并研究温度、NaCl浓度以及pH值对BH表面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H的CMC为25 mg/L;在72 h内乳化指数仍保持在70%,乳化性能较稳定;同一浓度下,排油直径最大为81.0 mm,均优于其他3种表面活性剂,排油能力较强;并且在12 h时达到最大洗脱率(90.23%),对油泥洗脱效果优异;在温度10~80℃、NaCl浓度0~16%、pH值4~13,BH仍保持较高表面活性,表面张力保持约26 mN/m,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25.
涪陵工区页岩气田三开采气过程中产生的油基岩屑主要采用热脱附方式处理。由于岩屑批次不同、加热温度不均等原因,采用的间歇式热脱附炉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结焦情况产生。文章对油基岩屑性质存在 差异、炉膛温度控制不合理这两个引起间歇式热脱附炉结焦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对炉内摩擦钢环的加入量、辅助药剂的种类和加入量、炉膛温度的控制进行实验研究,提出在炉内加入约2t钢环、250kg辅助药剂NaHCO3、炉膛温度控制在550℃左右时,能有效改善炉膛结焦问题,装置热脱附处理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926.
为检验水成膜泡沫(AFFF)叠加灭火法的可行性,通过油烃池火扑救试验,分别对比不同风向和泡沫流量下AFFF叠加灭火法的灭火效能,油池燃烧过程由热成像设备实时记录。结果表明:相较于非AFFF叠加的灭火方法,AFFF叠加灭火法处置油池火的整体效能较高,符合油池火扑救要求。AFFF叠加灭火法具备如下优势:对泡沫灭火剂通用性强,灭火所需的低倍数、中倍数AFFF均可使用低倍数AFFF原液调制;具有良好的灭火性能,能够克服AFFF热稳定性不足的缺陷、提升AFFF的覆盖效果;能够提升泡沫延展性,使泡沫叠层达到油池远端的铺展覆盖。该灭火战术对处置燃烧面积较大的平面流淌火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27.
废混油钻井液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钻井液是钻井作业中主要污染源之一,其中含有重金属、碱、盐、油、有机物等多种污染物质,特别是废混油钻井液,油含量更高,是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制约油田企业环境质量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以废钻井液处理为代表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可有效治理井场废物,将处理后的废钻井液直接用来做井场围堰和平整地面的材料,既可有效地利用废物,消除污染源,又可缓解因污染引起的工农矛盾,减少由钻井开发引发的污染赔款,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