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5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70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介绍了国家环境权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情况,并对国家环境权的内涵、具体的权利、义务及特征等,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2.
目的落实油气管道定期检验工作,确保管道安全平稳运行,方法通过对西南管道公司所辖某天然气管道进行外腐蚀直接检测,包括管线敷设环境调查、防腐层状况不开挖检测、管道阴极保护有效性评价检测以及开挖直接检验。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合于使用评价,包括应力分析计算、剩余强度评估、管道剩余寿命预测等。结果管道允许使用,再评价间隔5年。结论直接检测方法采用多种检测手段对管道外腐蚀情况和防腐保护系统进行管道全面检验,并出具合于使用评价,是一种综合的完整性评价方法,符合法定检验的要求,其评价结果可作为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可靠依据,可据此制定管道的维修方案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3.
问:何某于2012年1月到某皮革公司做门卫,春节法定假日期间公司安排何某加班3天,节后公司又安排何某补休3天,没有给其发加班工资。2012年3月,何某就春节加班未支付加班费事项向当地仲裁委申请仲裁。请问,何某要求公司支付三倍加班工资的请求能否得到仲裁委支持?答:《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相似文献   
74.
《中国劳动科学》2012,(1):48-50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那么,提前30日究竟是什么性质?是否必须等待30日期满,用人单位才能做出解除、终止的实际行为;或者应当询问劳动者拟何时离职后再做出处理?还是期间用人单位可以随时做出解除、终止的实际行为,即同意劳动者随时离职?本期"以案论法"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5.
职业卫生统计工作,是国务院“三定方案”赋予国家安监总局的法定职责,是国家安监总局统一工作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职业卫生统计工作,包含了分析总结安全生产统计工作、建立职业卫生统计原则、设计职业卫生统计体系、抓住职业卫生统计重点等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76.
蔡守秋 《环境保护》2013,(16):24-26
当前《环境保护法》修改正在热议中,围绕环境权这个环境资源生态法律的基本问题,对基本环境权利是否入法、如何入法,笔者在此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引起立法机关、法学界和有关部门的深入研究。《环境保护法》修改涉及的环境权主张在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大讨论中,关于综合性环境法律如何确立其基本环境权利和基本环境义务,主要有三种主张:一是法律仅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享用清洁、健康的环境的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从新近修订通过的《环境保护法》没有规定公民环境权的问题谈起,探讨了环境权的人权属性,最后通过魏伊丝教授地球权利的概念,进一步阐述笔者对环境权的理解。  相似文献   
78.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经历了行政主导、科技优先二个阶段,现在必须加上生态文明这个新的要素,这是环境保护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我国环境法权利机制严重不足,环境权立法已具备条件且刻不容缓。我国生态文明立法应重视政策性的"软法"的作用,通过立法后评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领域建设在法制上的全面融合。研究指出,首先应重视政策性的"软法"的作用,可通过生态文明职能机制(委员会或促进会等)颁布政策性规范,通过宣传教育手段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并通过工青妇等团体共同推动,特别是重视发挥政协的作用;其次是制定专门的《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并规范政府的行为符合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要求,落实十八大提出的"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再次是对现行立法的后评估工作要把生态文明的要求作为评价要素,通过立法后评估推动法制上的五位一体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79.
环境权理念: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视角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权是于20世纪中后期基于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理论、新的理念,已经成为环境法的理论基础和支撑。一般认为,环境权维护的是人对环境的权利及利益,是传统人权理论的延伸与扩展。但环境权在其从提出、发展及被人们所逐渐接受的过程中就充斥着各种争论,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权观和“生态中心主义”的环境权观等各种主张。突破传统法学的樊篱,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视角对环境权理念予以审视,从而以环境权为中心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积极推动环境权入宪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重视环境权的现实意义,将环境权的具体权利框架在法律体系中建构起来,推进环境权从应有权利向实有权利转化,有益于促进环境权的进一步发展及环境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0.
志愿者是社区矫正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当前,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对社区矫正志愿者的权利保障问题关注不够。切实保障社区矫正志愿者的权利对于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及扩大志愿者队伍,对于培育志愿精神,对于节约行刑成本与提高社区矫正的实效等均具有积极作用。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应当享有一系列权利,如人身安全权、自由选择权、信息获取权、物质保障权以及批评建议权等。而这些权利要得到较好的保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通过提高立法位阶,加强对志愿者权利保障的力度;多方联动,保障志愿者人身安全;统合财政与捐助资金,保障志愿者活动的经费来源;优化激励模式,保障志愿者的精神奖励获得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