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4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337篇
安全科学   1395篇
废物处理   101篇
环保管理   672篇
综合类   3549篇
基础理论   341篇
污染及防治   159篇
评价与监测   586篇
社会与环境   86篇
灾害及防治   94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553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426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992.
993.
周军 《防灾博览》2018,(6):60-61
和全球变暖'祸出同因',海洋酸化同样源于人类向大气过量排放的二氧化碳。不同的是,全球变暖是由于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作用,海洋酸化是溶人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碳酸根和氢离子。随着溶于海水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海水pH值和碳酸钙饱和度持续下降。海洋酸化是个很缓慢的过程,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作用,已经接近并超过自然变化的强度和变率。  相似文献   
994.
论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定量分析了土壤质量研究领域的科学文献,结果显示国际土壤质量研究热点从有机质及其组分对管理措施的响应、微生物指标敏感性、土壤质量定义到土壤质量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框架的完善,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性不断加强。目前,土壤质量的监测及其对土壤修复、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是未来研究热点。主要研究趋势有:1)发展中国家将在土壤质量研究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2)土壤质量对土壤修复、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应对措施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3)可持续发展仍然是土壤质量研究的主题,不同国家及地区应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监测、修复研究,制定法律,保障土壤管理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化。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建立我国海滩质量标准分级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考国内外主要海滩质量标准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论文根据我国海滩的具体状况,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海滩质量标准体系。标准体系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两类共54个因子,对不同开发程度的海滩实行不同的评分标准,最终将海滩分为钻石、金、银、铜及不及格5个等级。论文对山东和福建共6个不同开发程度(开发成熟,低度开发/未开发)的海滩进行了试点应用,结果表明,厦门黄厝得分最高,霞浦大京得分最低。同时解释所提出标准的适用性,并对海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98.
美国水环境质量基准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美国依据《清洁水法》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水环境质量基准体系,并开展了水生生物基准、人体健康基准、营养物基准、沉积物质量基准、细菌基准、生物学基准、野生生物基准和物理基准等方面的研究. 在重点分析美国水环境质量基准体系、基准制定方法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开展水环境质量基准研究的建议,即提高对我国开展水环境质量基准研究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水环境基准体系和基准制订工作指南,同时做好国外水环境质量基准的采用与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999.
贾树海  邱志伟  潘锦华 《生态环境》2010,19(5):1143-1150
采用GIS技术、地统计学分析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辽宁省农用地质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多样性、均匀度、集中度、优势度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农用地质量的区域分异明显,等别表现出由辽西低山丘陵区和辽东山地丘陵区向中部平原区的递增规律。探讨农用地质量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发现农用地自然质量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受到地带性因素与大尺度的非地带性因素的控制,农用地利用质量和经济质量空间分布格局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施用城市污泥对杨树土壤化学特性及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辛涛  白莉萍  宋金洪  卢振兰  伏亚萍 《生态环境》2010,19(11):2722-2727
采用温室盆栽方法,研究城市污泥对杨树土壤化学特性、金属含量的影响。实验设置6个处理:4个不同用量的污泥处理:30(S1)、60(S2)、90(S3)和120 t.hm-2(S4),以及对照(Control:不施加污泥和肥料)和无机复合肥处理(F:1.5 t.hm-2)。结果表明,施用污泥后,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全磷均提高,且随污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S1~S4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全磷较Control处理分别提高了32.50%~52.05%、32.00%~95.30%及75.43%~236.25%;较F处理分别提高了47.60%~69.37%、35.04%~99.70%及77.10%~239.46%。但污泥施用降低土壤pH和全钾质量分数,土壤pH较Control和F处理分别下降了0.11~0.42和0.01~0.32,但仍呈弱碱性;土壤全钾质量分数较Control和F处理分别降低了1.65%~21.51%和1.19%~21.14%。随污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Cu、Zn、Ca和Na质量分数呈增加趋势,而Mn、Fe、Al、Mg质量分数呈降低趋势,其中Cu和Zn增加明显,并较Control处理分别增加了31.89%~104.36%和38.93%~358.02%,较F处理分别增加了23.10%~90.75%和37.88%~354.55%。总体而言,污泥施用于杨树后,可明显改善土壤的化学特性,但污泥施用量越大,土壤重金属Cu和Zn的质量分数残留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