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8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90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推进智慧消防体系建设过程中,物联网充分发挥它在互联网领域的绝对优势,不仅实施了消防大数据的升级管理,而且还大大提升了消防日常监督检查与应急救援能力。本文通过对智慧消防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展开相关探讨,进而针对智慧消防在防火监督中的实际应用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可以在全面提高防火监督工作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它保持良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2.
11月30日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主任委员潘云鹤院士在第四届中国(深圳)国际工业设计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103.
上海抢跑,投8亿元攻核心技术2009年3月2日,上海物联网中心在上海嘉定揭牌。上海将以此打造国内最具竞争力、具有国际影响的物联网技术研发基地,形成规模应用示范,推动物联网及其相关产品、服务的产业化。上海已确定将物联网产业发展作为下一步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4.
刘彤 《安全》2021,42(11):前插1,1-6
在城市"数智化"建设过程中,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通信技术等数字化技术为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本文从数字化技术在城市治理领域的作用和如何面向城市治理的实际要求构建数据治理体系的角度阐述了过程中心作用相关技术为城市治理带来的推动作用,以及在促使城市治理模式向精细化、数字化、精准化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前的环境在线监控网络,虽然已经具备了物联网的一些基本特征,并且具备一定环境反应、故障诊断以及应急处理能力,但智能化程度普遍不高,仅停留在了简单的被动式反应,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与多智能体技术的结合,所以对于环境监测数据利用还不够充分,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扩展。本文提出了一种多智能技术与环境在线监控物联网结合的设计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07.
为识别和应对重大疫情下疫苗冷链过程中的风险,研究物联网环境中在人-机-环-管理下,以加工包装、储存、运输、装卸搬运、接种为风险链的评估指标体系,全面分析各个环节风险因素,提炼16个影响疫苗冷链质量安全风险点。根据因果关系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转换为贝叶斯网络结构,建立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风险评估模型,并使用GeNIe软件进行计算,搜索相关数据,以印度新冠疫苗冷链物流为实证案例检验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重大疫情下疫苗冷链物流存在风险敏感点,必须明确防控重点,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如加强人员培训、合理规划路径及接种点位置、加大设施设备检查与更新等,研究结果可为实现疫苗冷链物流的高效安全运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环保能力建设是环境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的深度拓展应用,在国家和山西省的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都提出要推进物联网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加强环保监管能力建设。本文研究分析了山西省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现状与需求,围绕环保物联网的三层技术架构和三条业务主线构建了山西省环保物联网建设的总体框架,实现了三个方面的环境管理创新。环保物联网建设对于进一步推动我省环保能力建设向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转变,实现"十二五"乃至"十三五"环境规划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针对目前电力通信网网络资源现状及技术体制特点,结合电力物联网需求,提出基于物联网、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EPON)和同步数字传输(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技术的组网方案,并对物联网安全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完善的 SDH 网络和基于城区配电通信需求的 EPON 通信网络能够满足城市配电物联网的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110.
在认识物联网的特征和层次结构的基础上,介绍了物联网感知安全的应用研究现状,以及物联网感知安全行业所需的技术,着重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识别技术、信息传感核心材料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内容和目标。运用物联网感知安全技术可以为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