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96篇
  免费   916篇
  国内免费   1304篇
安全科学   3854篇
废物处理   368篇
环保管理   4873篇
综合类   13624篇
基础理论   1076篇
污染及防治   593篇
评价与监测   889篇
社会与环境   698篇
灾害及防治   441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416篇
  2022年   354篇
  2021年   484篇
  2020年   468篇
  2019年   546篇
  2018年   359篇
  2017年   457篇
  2016年   711篇
  2015年   861篇
  2014年   2139篇
  2013年   1463篇
  2012年   1822篇
  2011年   1687篇
  2010年   1290篇
  2009年   1587篇
  2008年   1756篇
  2007年   1481篇
  2006年   1156篇
  2005年   1055篇
  2004年   930篇
  2003年   960篇
  2002年   773篇
  2001年   566篇
  2000年   485篇
  1999年   360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309篇
  1996年   286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205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刘北  赵丹 《环境教育》2005,(6):63-64
杰咪和塔尔狐、海南龟在扎龙保护区惩罚了独眼猎人后,这一天,它们乘氢气球飞到了一片荒凉之地。  相似文献   
42.
43.
黄慧诚 《环境》2002,(8):12-13
从去年起,广东省实行了市县党政领导环保实绩考核,把环保作为评价领导干部政绩、评定年度考核等次、实行奖惩和调整使用的重要依据之一.这是广东省深化环保责任考核、探索符合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实际的环境管理机制的重大举措,是把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强调的环保工作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和"要将辖区环境质量作为考核政府主要领导人的重要内容"精神的具体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44.
基于GIS的地下水模糊数学评价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媛  蔡荣  孙亚军  陈锁忠 《环境科技》2002,15(3):20-21,24
徐州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 ,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以地下水为主。徐州的地下水资源以岩溶地下水为主 ,年开采量 1.83亿m3 。地下水作为徐州市的主要水源 ,其水质状况对徐州的工业生产和人民的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析  相似文献   
45.
加拿大政府13日公布了一项耗资100亿加元(1美元约合1.24加元)的环保计划,以保证2012年达到《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46.
林雪芬 《环境》2006,(Z1):80-81
本文把握时代脉搏,配合我校创建环保绿色学校的要求,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和现状,运用资料检索法、实践研讨法,对如何结合实际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进行研究和探讨,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提出积极性的建议,对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培养一代环保新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7.
孔小玉 《青海环境》2006,16(3):141-142
文章通过海东地区三年来的环保专项行动实践,总结了环保专项行动工作的主要做法,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48.
中国可持续社会养老保险的综合评价体系和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可持续社会养老保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四个层次和三级子系统,内容涉及养老保险人数、机构设置、基金管理和代际平衡四个子目标。应用因子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1990-2001年养老保险建设状况进行评价,本文认为基金管理,行政管理和代际失衡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养老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9.
50.
长江河口近岸水体自然净化作用及其初步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按照水体的净化机理,结合长江口和上海滨岸带近岸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实际特征,对近岸水体的自然净化作用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在历史资料和实测资料基础上,就近岸水体的自然净化作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因长江河口近岸水体存在较强的自然净化作用机制,近岸水体体的自然净化能力较强,环境容量较大,但由于污染物输入量的不断增加,部分岸段近岸水体的环境质量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近岸水体的自然净化作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长江口南岸水域洪水季节水体的自然净化作用比估水季节强,而杭州湾北岸水域的自然净化作用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因此建议在近岸污水排放过程中应考虑近岸水体的净化能力,遵循水体的自然净化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