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9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3522篇
废物处理   132篇
环保管理   1742篇
综合类   3769篇
基础理论   187篇
污染及防治   89篇
评价与监测   170篇
社会与环境   306篇
灾害及防治   17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1010篇
  2013年   836篇
  2012年   958篇
  2011年   801篇
  2010年   543篇
  2009年   625篇
  2008年   725篇
  2007年   664篇
  2006年   592篇
  2005年   496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366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从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到三鹿奶粉事件,再到深圳龙岗区大火和登封市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刚刚过去的9月.仿佛一股黑色的巨流喷涌而出.吞噬了奥运会与残奥会结束之后,我们本应该享有的欢乐和喜庆。  相似文献   
992.
读者之声     
《劳动保护》2008,(3):9-9
强化监督者的忠诚意识;安全文化建设要实现“四化”;安全需要心理引导;别来“真没想到”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叙述了生态城市理念的由来,生态城市的特征以及建设生态城市的意义,在分析我国生态示范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措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经济、社会、生态高度和谐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994.
刘扬 《环境教育》2008,(11):28-29
随着世界经济的普遍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的问题,而克服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加强环境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环境教育中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作用。面对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环境观,高等职业教育在其自身的发展进程中,应尊重其与普遍教育不同的个性,突出环境教育,并在强化环境教育过程中强化环境教育的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995.
旅游循环经济理念下的珠江源旅游区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循环经济是发展旅游业一种新的指导思想,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针对珠江源旅游区的现状,根据旅游循环经济资源循环利用和保护并重的理念,探讨其在旅游区的林地系统利用建设、湿地系统利用建设、岩溶地貌系统利用建设、旅游服务设施系统利用建设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历史的必然 人类历史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它经历了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适应的过程。在原始社会,即渔猎文明时期,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对自然界没有实质性破坏和威胁,并处处受自然界的束缚,形成了原始的文明意识,此间历时百万年。随着农业的诞生,特别是铁器生产工具的出现,人们从被动适应自然过渡到主动适应自然,并出现了农业文明,此间历时万余年。  相似文献   
997.
《环境教育》2008,(10):25-25
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全民环境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和齐心协力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安徽省环保局日前印发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安徽省首届十佳环境优美县和十佳环境友好型企业”评选活动,表彰开展生态省建设五年来在生态建设、污染减排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级政府、各类企业,以促进安徽省“十一五”环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98.
吕洁 《环境保护》2012,(24):54-55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执政和发展理念的升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多年来,南宁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环保优先"的发展战略,从"中国绿城"到"中国水城",持续推进生态宜居南宁建设,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中华宝钢环境奖"、"全国十大宜居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殊荣,探索出一条西部发展中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999.
1000.
张帆  李佐军 《环境保护》2012,(11):39-42
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虽然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暂不承担强制减排义务,但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我国已开始受到越来越大的国际减排压力.出于承担国际责任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我国政府于2009年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40%~45%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