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4篇
综合类   235篇
基础理论   71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76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合成洗涤剂     
小曾 《环境教育》2000,(3):38-39
资料洗涤剂的作用与危害 合成洗涤剂的产量现在已经超过肥皂产量,我国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成份是烷基苯硫酸钠,占洗涤剂总产量的90%。合成洗涤剂易溶于水,随着洗衣机的广泛使用,用量越来越大。但是洗涤剂属于表面活性物质,是一种有机物,在光热条件下易氧化分解,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致使水中的鱼和贝类等生物因缺氧而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死亡。此外,洗涤剂的表面活性作用还会使水中的有毒有机物的溶解度增加,废水毒性增强,威胁生物的生存,也会污染地下水质,最终危害人体的健康。 最引人注意的一点是:洗涤剂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502.
通过对梭幼鱼各项温度基准值的测定,研究了电厂冷却水对梭幼鱼的热效应。结果表明,自然水温25℃条件下,梭幼鱼的回避温度、TL50、UILT、MWAT、CTM、短期暴露最高温度分别为34℃、36.7℃、38.75℃、30.52℃、40.82℃、35.32℃;建立了梭幼鱼对温度效应的敏感区域图和温度-时间方程logt(min)=17.9422+0.42025T(℃)及安全受热方程T(℃)=log1440  相似文献   
503.
松花江鱼类系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花江主要工业汞源根治后,该江吉林市至三岔河口和三岔河口至同江江段总汞与甲基汞已分别降到轻、中度污染水平。各江段鱼类总汞与甲基汞污染水平均表现出: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植物食性鱼类;底层鱼类>中、上层鱼类;无鳞鱼类>有鳞鱼类。各江段每种鱼类肌肉中甲基汞含量与总汞含量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脲酶、乳酸脱氢酶活力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鱼类肌肉中总汞含量与江水中总汞含量之间呈明显的多元直线、多元对数和多元指数回归关系;鱼类肌肉中甲基汞含量与江水中甲基汞含量之间呈明显的多元对数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504.
结合抚仙湖浮游植物、水生植物等样品,对野生植食性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31个组织和野生肉食性鱇浪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17个组织样品碳、氮元素含量和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δ15N)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鱼类不同组织的碳稳定同位素分馏效应显著,草鱼不同组织...  相似文献   
505.
污染物对鱼类的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中可以影响生物体甲状腺激素合成、运输、作用和代谢等过程的化学污染物称为甲状腺激素干扰物(TDCs),TDCs被认为是继环境雌激素之后最重要的一类内分泌干扰物.鱼类甲状腺的结构、甲状腺激素的转运和功能等与哺乳动物有较大差别.与哺乳动物相比,污染物干扰鱼类甲状腺激素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在介绍鱼类甲状腺结构、功能以及甲状腺激素在鱼体内动态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污染物对鱼类的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探讨了今后鱼类甲状腺激素干扰研究的主要方向.污染物能对鱼类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酶活性及甲状腺结构等产生直接影响;同时,污染物还可以通过干扰鱼类甲状腺系统对由甲状腺激素调节的重要生理过程如生长、繁殖和发育等产生间接影响.污染物主要通过干扰鱼类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转运、清除以及与甲状腺激素受体(TR)的相互作用等机制对鱼类产生不利影响.在污染物对鱼类甲状腺激素干扰的研究中,今后应重点关注环境中"新型"卤化有机污染物、鱼类早期发育过程与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的关系、TR介导机制以及TDCs的筛选方法等.  相似文献   
506.
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 PFCs)作为一种新兴有机污染物,因其环境持久性及生物富集性,对生态环境健康存在潜在风险。鉴于实验测定PFCs生物富集作用的局限性,为实现对PFCs生物富集因子(bioconcentration factor, BCF)的合理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基于前人报道的log BCF实验数据,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PFCs对鱼类肝脏生物富集作用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QSAR)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全面验证与评估及机理解释。结果表明,所建QSAR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02)、内部验证指标(QLOO2=0.852)、外部验证指标(QF12=0.855、QF22=0.850、QF32=0.814)等统计参数均符合建模标准,模型具备良...  相似文献   
507.
对有机磷农药敏感的海鱼脑AChE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10种海洋鱼类:鲅鱼、黄花鱼、鲈鱼、黄鱼、美国红鱼、真鲷、黑鲷、面包鱼、黑头鱼和鳗鲡为实验材料,采用半抑制浓度(IC50)和双分子速率常数(Ki)为指标,通过体外抑制作用比较了这10种海鱼脑AChE对马拉硫磷和甲基对硫磷的敏感性,并分析了海鱼脑AChE作为监测海水中有机磷农药指示酶的可行性,由此筛选出适于制备海水有机磷农药酶传感器的指示酶.实验表明:10种海鱼脑AChE的基础活性在4.62~35.65μmol/(min·g)之间,面包鱼的酶活性最高,黄花鱼的酶活性最低.对马拉硫磷,由IC50所得到的AChE敏感性为:鲅鱼、黄鱼、鲈鱼、真鲷>黑鲷>黑头鱼、鳗鲡>美国红鱼、黄花鱼>面包鱼;由Ki所得到的AChE敏感性为:鲅鱼>黄鱼、鲈鱼、真鲷>黑鲷、黑头鱼、鳗鲡>美国红鱼、黄花鱼>面包鱼.对甲基对硫磷,由IC50所得到的AChE敏感性为:鲅鱼>鲈鱼>黄鱼、黄花鱼、真鲷、黑鲷、黑头鱼、鳗鲡>美国红鱼>面包鱼;由Ki所得到的AChE敏感性为:鲅鱼>鲈鱼、黄鱼、黄花鱼、黑鲷、黑头鱼、鳗鲡>真鲷>美国红鱼>面包鱼.鲅鱼脑AChE对2种有机磷农药都较为敏感.影响鱼脑AChE对有机磷农药敏感性的主要因素为生物来源、农药种类和抑制方式,而与酶的基础活性无关.海鱼脑AChE活力抑制作用与水体中的有机磷农药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在1~50mg/L浓度范围内,两者间呈现较好的线性相关性(r2≥0.93).根据AChE的敏感性及其对有机磷农药的线性响应程度,鲅鱼脑AChE适于作为监测马拉硫磷和甲基对硫磷酶传感器的指示酶.  相似文献   
508.
河流水体的微塑料污染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对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的城市排水河道不同水期多环境介质中的微塑料污染研究相对较少。为揭示城市排水河道微塑料分布规律,以北京市北运河水体为例,基于汛期和非汛期北运河表层水、沉积物和鱼类样品,分析统计了不同种类微塑料的时空分布特征,讨论了组成特征差异,揭示了北运河微塑料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北运河表层水中微塑料丰度为4.90-22.1 items·L-1(汛期)和3.10-14.8 items·L-1(非汛期);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为0.74×103-2.88×103 items·kg-1(汛期)和0.16×103-1.69×103 items·kg-1(非汛期);鱼类肠道内微塑料的丰度为0.33-3.33 items·ind-1。与国内外其他河流对比,北运河水体和沉积物的微塑料污染处于中等水平,鱼类微塑料污染程度较低。时间尺度上,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微塑料丰...  相似文献   
509.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受筑坝建闸、河道断流、水质恶化、酷渔滥捕、人工引种、海水入侵、调水调沙等因素影响,黄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及资源量呈下降趋势。在目前流域内多目标同步推进的要求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不断面临新的挑战。通过分析黄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和资源量在时空分布上的演变规律,明确了是水资源短缺、工程建设、水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黄河流域的水生态危机。基于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的科学管理理念,提出了新时代黄河流域水文-环境-生态协同保护与修复的发展策略,为促进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10.
生物监测在跨界河流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分析了生物监测在跨界河流流经国家间的协调管理、生物类群的选择以及监测技术的选择方面所面临的问题;选择欧洲多瑙河、亚洲湄公河以及非洲尼日尔河等跨界河流作为典型案例,对比分析使用不同生物类群(例如底栖动物、浮游藻类以及鱼类)进行跨界河流生物监测的技术方法,阐述了跨界生物监测项目中的资金来源、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等;并对未来的跨界河流生物监测提出建议,以期为中国的跨界河流生物监测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