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黄淼  方莉 《世界环境》2007,(4):72-74
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努力随着其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经历了从变革国内政治经济体制到改变世界秩序,诉诸国际合作与良政治理。而发展援助在全球环境治Noon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以发展援助视角分析全球环境问题治理,可以分三个层次:一是建立起全球公平合作关系,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国际制度安排理论与实践;二是区域成员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利用区域合作机制与政府间合作的援助框架;三是国家间进行的、针对环境问题所开展的发展援助。  相似文献   
82.
辨析城市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对于实施城市生态调控,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生态承载力的主体——自然资本及其生态服务的公共物品特征和外部性出发,深入分析了以生态承载力超阈限利用为表征的城市生态危机的经济学根源,以使进一步制定的生态调控策略有的放矢,保证调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3.
阿富汗是一个贫穷的山国,地处欧亚大陆中 西部,它的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中亚地区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然而,“9.11”恐怖事件的发生与“本·拉登”这一头号嫌疑人的锁定,使阿富汗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再次蒙受灾难。几个月来,以美国为首的反恐部队的无数炸弹从天而降,使阿富汗许多地方沦为焦土。有环境专家预言,阿富汗人将来要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付出代价,并且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 先天不足的内陆山国 阿富汗国土总面积只有65.2平方公里。它北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东北突出的狭长地…  相似文献   
84.
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持续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类文明素质的不断提升则使生态经济的发展成为可能。生态伦理学是出现于20世纪60至70年代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把伦理从人类社会领域扩展到了包括自然在内的整个生态范围。如何现实地构建生态伦理学自身的规范体系成为更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85.
《世界环境》2003,(4):35-36
目前地球上的森林平均每年减少21万平方公里,单是纸张的消耗平均每个人一年使用的纸,就等于两棵大树的份量。估计到2025年,全球的木材需要量是现在的两倍多,到时又将有40%的森林从大地上消失,主要是在非洲、南美洲、亚洲的热带森林。今天,人类已经毁掉了约半以上地球上的原有森林,如果每年再毁掉2%到不了2050年森林将成为历史的名词。  相似文献   
86.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引人注目的左翼社会思潮,它着重把握生态问题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强调生态问题不是自然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其理论观点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具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7.
阿拉善盟居延绿洲生态环境近年来加速加剧恶化,连续三年产生沙尘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当地人民的生成环境已构成威胁。本文就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这一重在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全方位地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及探讨了抢救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苏贤贵 《绿叶》2010,(11):73-79
随着西方环境污染的出现和加剧,人们开始了对环境危机根源的反思,并把危机的源头追溯到了西方的"传统文化"——基督教那里。很多生态批评家认为,基督教思想中对于人类支配自然的直接教导和对自然采取的"去神圣化"的态度,已经在思想上酝酿了今天的生态危机。也有不少神学家开始重释经典、检讨相关的教义和历史,发掘其中的生态思想资源,从而发展出种种生态神学,使基督教思想逐渐变得"绿色化"。  相似文献   
89.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仲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0.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思考。指出生态危机是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基本背景;生态学中许多基本理论,如协调,适应,稳定,有序,循环再生及生态系统理论等,是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理论基础,包括生态规划,生态技术与生态管理在内的广义生态工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