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安全科学   184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140篇
综合类   647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73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白建辉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5):1347-1354
基于北京1990年晴天太阳辐射和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考虑了影响紫外辐射(UV)的主要因子——臭氧、光化学、散射等对UV能量的吸收、利用和散射作用,发展了晴天UV的经验模式.研究表明,1990和1991年UV计算值与UV测量值吻合较好,二者相对偏差的平均值分别为3.68%、3.83%.利用此经验模式计算了大气上界的UV,计算结果较为合理.采用经验模式及考虑太阳活动、轨道参数、大气成分等因素的订正,计算了北京1979-1998年晴天的UV,其表现为下降趋势,年均下降率为0.20%.1979-1998年晴天,受臭氧、光化学和散射等因子影响,损失于大气中的各个UV能量都表现出增长趋势,年增长率分别为6.93%、7.56%、7.13%;损失于大气的UV能量以吸收和利用作用为主,并表现为冬季最大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2.
调查稀土矿的辐射环境现状,为稀土矿放射性污染治理研究提供依据。使用各种辐射监测仪器对某稀土矿的辐射环境现状进行测量。监测结果表明:该矿山工作人员的年均个人有效剂量为0.31~1.36mSv,矿山周边居民的年均个人有效剂量为2.0~2.1mSv,扣除本底后均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将对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合理性问题进行分析,并详细探究提高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合理性应对措施,确保辐射监测数据溯源性、一致性以及准确性,以此来为我国辐射环境监测工作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94.
湿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及其辐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服务功能及其辐射效应的研究是将经济学融入生态学的研究热点。文章评估了吴中区太湖区及其下游各区湿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界定了生态服务功能辐射类型,运用辐射模型、断裂点模型分析了吴中区太湖区对其下游各区的生态服务功能辐射范围及辐射量,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计算了下游各区的生态补偿分担量。分析得出如下结果:吴中区太湖区及下游阳澄区、杭嘉湖区、浦东浦西区湿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184.9、63.7、61.0、50.7亿元/a,其中旅游功能和航运功能占最大比例;吴中区太湖区湿地生态系统调节功能、支持功能具有辐射效应,辐射价值总量为43.7亿元/a;下游阳澄区、杭嘉湖区、浦东浦西区各区对吴中区太湖区的生态补偿占比分别为18%、81%、1%。  相似文献   
995.
将三维水动力模型MIKE3耦合粒子追踪模型,模拟辐射沙脊群海域西洋、陈家坞槽、苦水洋、黄沙洋四个主要潮汐通道和沙脊群顶点处的粒子运动轨迹,探讨潮汐通道间的水流运动、物质输运及交换特性。结果表明:潮汐通道内涨潮期表层粒子净位移大于落潮期;小潮期间,表、底层粒子运动轨迹相似,主要为潮汐通道内的往复运动;大潮期间,各通道粒子轨迹主要为往复运动和顺时针螺旋状横向运动两种形式,不同通道或同一通道的表、底层轨迹均不同,且不同的释放时刻粒子越出通道的程度也不同,表层粒子的运动范围更大,而底层相对集中。粒子运动轨迹由西洋通道的往复流和其余区域不同程度的旋转流所控制。与小潮相比,大潮期间潮汐通道的水体垂向环流及水体交换更为明显。通道内的水流横向输运能力主要取决于横向环流流速与纵向主流流速的相对强弱,同时也受局部地形影响。辐射沙脊群顶点处粒子大多数向岸,少量向南、北沿岸运动,表明近岸水流和物质迁移的主要向岸趋势。本研究结果可为辐射沙脊群海域水环境的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96.
利用NaI(Tl)便携式x-γ剂量率仪对西北某地戈壁砾石地带及普通环境地表的辐射剂量率进行对比测量,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使用统计检验的方法分析测量结果,发现戈壁砾石地带结果高于普通环境,均值高约14.5%.基于实验室HPGeγ谱测量土壤样品及理论分析,得到导致此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及地表氡析出率的差异.结论提示需重视人员稀少地带的辐射环境水平,为中国在某些戈壁地区从事核技术利用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997.
紫外辐射对高岭土混凝过程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文东  王昌鑫  刘荟  韩雨 《环境科学》2017,38(1):188-194
高岭土普遍存在于水源水体中,对水处理过程以及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通过烧杯实验系统考察了紫外辐射对高岭土混凝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中性和偏酸性环境下,紫外辐射对高岭土悬浊液的混凝过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溶液pH、混凝剂投量以及辐射时间分别为7.0、30 mg·L~(-1)和2.0 h时,紫外辐射后高岭土在混凝出水中的去除率可由原来的81.05%增至93.90%.这可能与光辐射后高岭土结构中的—OH伸缩振动吸收强度降低,Si—O伸缩振动吸收峰和Si—O弯曲振动吸收峰有所增强有关,使得高岭土表面的活性位点(—OH)数量下降;宏观上表现为微粒表面所带负电性下降,有利于在混凝过程中脱稳沉降.然而,在碱性条件下,其沉降性能却略低于未经紫外辐射处理的水样.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国家对环境问题更加重视,已经采取了各种手段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其中便对辐射环境的治理。基层环保部门是辐射环境管理的重要关口,应当采取相应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本文中,笔者站在基层环保部门的角度,分析了辐射环境管理的问题,然后探讨了辐射环境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9.
为了研究固体可燃物多火焰火蔓延规律及传热控制机理,开展了竖向水平排列的PMMA单一平板和平行双板火蔓延规律研究。基于水平火蔓延实验台,考虑平板尺寸、平行双板的竖直间距两个主要因素,分析此类条件下的火蔓延速度、火焰高度和火焰宽度等参数。实验研究发现,PMMA板水平火蔓延过程中,热解前锋呈V型,预热区长度随平板间距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平行双板工况下,在研究考虑的间距范围内火焰始终保持合并,火蔓延速度、火焰高度及宽度明显大于单一平板,且均随间距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三者峰值出现的位置与样件尺寸有关。上层PMMA板上下表面的辐射热流随间距的变化规律与火蔓延速度变化规律一致,因此推断辐射作用在平行双板水平火蔓延中起到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介绍一种干法同时脱硫脱硝燃煤烟气电子束辐射法治理技术,并对脱除烟气SO2、NOx的反应机理进行探讨,同时对技术发展状况及经济效益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