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3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71篇
安全科学   17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91篇
综合类   647篇
基础理论   142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19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谢庆裕 《环境》2012,(10):45-48
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人类与海水在许多地方正悄然地进行着一场“争地运动”。人类与海水该如何相处,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 世乔村,湛江的一个滨海村庄。在这里,人类与海水的“争地运动”从未停止:一方面,台风引起海潮暴涨漫没农田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另一方面,由于村民超采地下水,海水也透过地下的漏空而渐渐侵入土壤。世乔村的情况并非孤例。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在“内外夹攻”威力更大的情况下,各地凸显的共同困局是:在人类以采集地下水、引海水养殖等方式孜孜不倦地攫取水资源后,失衡的海水总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完成自己的“逆袭”。  相似文献   
72.
以香港近岸海域为研究区,基于2009~2012年HJ-1A/B CCD数据和实测数据,建立悬浮固体浓度遥感反演模型,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模型反演结果进行分析,探索研究区内悬浮固体浓度空间分布及其变异特征.结果表明:香港近岸海域北部深圳湾附近常年处于悬浮固体浓度的高值区,东北部珠江入海口海域悬浮固体浓度受季节影响明显,大屿山以南的南部海域的浓度值常年处于较低水平,并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2009~2012年的地统计数据表明,香港近岸海域悬浮固体浓度值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月均值为12.25mg/L,由北向南递减趋势明显.全年大部分时间空间变异特征明显,空间自相关性较强,其中3月份的块金值/基台值最小,仅约为0.0005.  相似文献   
73.
城市化的发展与日益减少的新增城市用地之间的矛盾逐渐明显,城市棕地势必成为城市更新必然要面对的对象,这在本质上符合城市生态学的理念。本文通过对城市理念的梳理和城市棕地再利用案例的分析,指出了棕地再利用的城市生态学意义和对城市规划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有利于实现棕地再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74.

为了切实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中国在北方地区大规模开展以煤改电、煤改气为主的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工程,如何选择技术可行、经济上可接受的清洁取暖技术路径是清洁取暖改造可持续的关键问题。基于北京农村地区实地调研数据,从经济性和舒适性2个维度对4种农村清洁取暖技术进行适用性评价,总结出各种技术的适用条件,提出农村清洁取暖技术路径选择建议。结果表明:空气源热泵运行费用较低,舒适性较好,适合冬季温度不低于−20 ℃的各类区域;燃气壁挂炉运行费用略高于空气源热泵,舒适性较好,适合距离燃气管线或燃气站较近的平原、半山区地区,不同气候温度范围均适用;蓄能式电暖器运行费用较高,舒适性较差,适合冬季温度接近于城区的农村或城乡接合部、农宅面积较小的区域;地源热泵取暖最好结合政府资金支持项目实施,运行费用较低,舒适性较好,适合地质结构适宜建井,有足够空间进行地埋管的区域。建议农村清洁取暖工作立足长远,因地制宜地选择清洁取暖技术,着力降低农户清洁取暖运行成本,同时提高农村清洁取暖电力和天然气供应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5.
近几十年来,由于矿山开采造成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与之相关的环境案例屡见不鲜。该研究以过河拉达河在四川雷波上田坝磷矿区的水环境为研究对象,采集了矿区水和水系沉积物样品,测定了水化学指标和水系沉积物中砷、镉、钴、铬、汞、铜、锌、铅8种重金属浓度,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水化学分析表明研究区水体属于HCO3--Mg2+-Ca2+型水,控制因素为岩石风化作用。地累积指数法分析表明As和Cd是研究区2种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表明As、Cd生态危害达很强级别,Hg生态危害中等,其他重金属生态危害轻微。重金属相关性研究表明As和Hg有较好的相关性。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空间分布均显示污染程度高和生态风险高值区域位于河流上游和中游。  相似文献   
76.
为了进一步廓清迁地保护条件下孑遗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的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在分析了瞬时光合效率的基础上,应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迁地保护试验区的四合木以及原生境伴生种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并测定了其生长量。结果表明:四合木实生苗的生长南北冠幅大小依次为乌海四合木核心区实生苗(26.48 cm×27.26 cm)>鄂尔多斯实生苗(21.27 cm×21.75 cm)>阿拉善实生苗(19.25 cm×18.27 cm)。在原生境地乌海四合木核心区种植的实生苗与阿拉善实生苗之间的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鄂尔多斯实生苗之间的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迁地保护条件下四合木生实生苗植株叶片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不同试验区四合木光合作用日变化(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 CO2浓度(Ci)均表现出明显的分异。迁地保护四合木条件下原生境地栽培的四合木实生苗的光合速率>鄂尔多斯栽培的四合木实生苗的光合速率>阿拉善栽培的四合木实生苗。鉴此可以作进一步推论,孑遗濒危植物四合木从原生境地西鄂尔多斯核心区(乌海)东移进行迁地保护具有更高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和生境适宜性。但完成“从种子到种子”进而实现“保存性和代表性”,最终实现四合木迁地保护的“保持性和防止性”,保持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稳定性,最终成功实现四合木的迁地保护仍有待作进一步探索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7.
曾海莲  陆晓辉 《环境科学》2024,45(7):4312-4320
为探究地质高背景区土壤Cd含量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变异规律,以贵阳市喀斯特地貌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14 421件表层土壤,综合运用全局Moran''s I指数、冷热点分析、半方差函数与克里金插值等方法,揭示土壤Cd含量的空间结构和分布规律,并通过方差分析与地理探测器分析环境因子对土壤Cd含量的影响及其主控因子. 结果表明:①贵阳市喀斯特表层土壤ω(Cd)范围介于0.03~1.36 mg·kg-1之间,平均值为0.440 mg·kg-1,分别为贵州省土壤Cd背景值和中国土壤Cd背景值的1.77倍和5.95倍;土壤Cd超标率为30%,是我国土壤Cd超标率(7%)的4.29倍. ②土壤Cd含量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全局空间上呈现聚集分布,而局部区域上东北和西南地区表现为热点区,北部为冷点区;土壤Cd含量的块金系数为10.37%,表明土壤Cd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 ③空间分布上,土壤Cd呈现不同的累积趋势,息烽县、修文县、清镇市、花溪区和南明区等区域部分块状土壤ω(Cd)小于0.3 mg·kg-1;土壤ω(Cd)介于0.3~0.6 mg·kg-1分布面积最广,白云区、乌当区、观山湖区和云岩区土壤Cd整体上介于这一含量范围;土壤ω(Cd)介于0.6~0.9 mg·kg-1集中分布于清镇市西南部、花溪区南部以及开阳县北部,而土壤ω(Cd)介于0.9~1.2 mg·kg-1主要聚集在清镇市西南部;土壤ω(Cd)极值( > 1.2 mg·kg-1)多分布于开阳县、修文县、清镇市和花溪区等地区. ④方差分析与地理探测器结果表明,不同环境因子对土壤Cd空间分异影响显著,但对土壤Cd含量的解释力具有差异,其大小依次为:地层(0.176 5) > 土壤类型(0.0260) > 有机质(0.0251) > 海拔(0.0105) > 母岩(0.0073) > 土地利用(0.0064) > pH(0.001 3),并且地层与任意环境因子的交互作用均最大,因此地层是影响土壤Cd含量空间分异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8.
对高邮台地电NS向ρs的观测精度在2002 07 24雷雨后出现降低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排查,发现是一交流接触器在遭雷击时烧坏,导致交流电三相中的一相对地漏电,与变压器中的零线形成回路所致。从而排除了配电房漏电的干扰,保证了观测资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79.
根据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分析了地源热泵系统能源站节能评估时各环节的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80.
理解中国北方干燥地城市扩展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对提高干燥地人类福祉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论文以正在经历快速城市化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呼包鄂)地区为例,从区域、城市和旗县3个尺度上揭示了该地区1990—2013年城市扩展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首先,量化了呼包鄂地区1990年的生境质量、粮食生产、肉类生产和碳储量4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然后,分析了1990—2013年呼包鄂地区的城市扩展过程。最后,在区域、城市和旗县3个尺度上评价了呼包鄂地区1990—2013年城市扩展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结果显示,1990—2013年,呼包鄂地区经历了快速的城市扩展过程,城市用地面积从314.22 km2增加到692.10 km2,增长了1.2倍。区域城市扩展过程导致4种生态系统服务均明显下降。其中,粮食生产服务损失最严重,损失量达1.36×104 t,约占1990年全区粮食生产总量的1%。边缘型和飞地型城市扩展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最明显。1990—2013年,边缘型城市扩展导致的粮食生产、肉类生产和碳储量损失量占区域城市扩展过程中各项服务损失总量的比例均超过60%,飞地型城市扩展造成的肉类生产服务损失量大于区域城市扩展过程中该服务损失总量的1/3。边缘型和飞地型城市扩展过程导致的耕地和草地大量减少是造成生态系统服务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在呼包鄂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中应提高城市用地利用率,控制边缘型和飞地型城市扩展,以减少城市扩展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