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38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169篇
安全科学   931篇
废物处理   262篇
环保管理   4789篇
综合类   13565篇
基础理论   456篇
污染及防治   414篇
评价与监测   325篇
社会与环境   226篇
灾害及防治   5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303篇
  2014年   3438篇
  2013年   1010篇
  2012年   1285篇
  2011年   1088篇
  2010年   706篇
  2009年   946篇
  2008年   1124篇
  2007年   804篇
  2006年   611篇
  2005年   656篇
  2004年   1161篇
  2003年   1557篇
  2002年   821篇
  2001年   686篇
  2000年   575篇
  1999年   483篇
  1998年   414篇
  1997年   394篇
  1996年   373篇
  1995年   386篇
  1994年   297篇
  1993年   224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1.
92.
吴健 《环境保护》1992,(9):41-42,34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这次"地球高级会议"为世人所注目,随之,世界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关注.从本期开始我们设"世界环境论坛"这一栏目,针对世界环境问题的热点,如持续发展、资源利用、气候变化、森林与生物退化、人口与都市化、粮食与农业、淡水资源减少与污染、海洋与海岸等方面问题.介绍联合国有关机构(如联合国开发署、环境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粮农组织)、世界资源研究所等的论述和资料.介绍世界知名学者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以便使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者更深刻地了解世界环境问题.欢迎专家学者、环保工作者就这些热点问题向本刊投稿.  相似文献   
93.
现有文献认为生态转移支付具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提升地方生态环境质量双目标,而目标的多样性会影响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效果及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环保支出和农林水支出的中介与调节效应,对生态转移支付的生态环境目标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2010—2018年甘肃、贵州、湖北及河南四省的199个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表明:在样本期内,生态转移支付促进了地方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的结果表明,中国地方生态转移支付资金对辖区环境保护效果中,环境保护支出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农林水支出不仅调节了生态转移支付的地方环境保护支出效果,而且调节了环境保护支出对地方环境质量的影响。因此,由于地方政府具有环境治理信息优势,省以下制度目标更能体现辖区生态需求,省对县生态转移支付制度会有效促进地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环保激励效应较为明显。同时,县级地方政府应该逐步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依赖,逐步转向经济与环境"双目标协同发展"模式。为了协同生态转移支付的双目标,"自下而上参与式决策"可以作为环境治理的有益补充,通过地方政府多元化实践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4.
近年来,通过对钢铁行业落后产能淘汰、超低排放改造、环保督察巡查、标准规范制定、清洁生产改造等多项持续性举措,有力推动了行业低碳绿色转型、市场供需平衡与盈利水平提升。通过与国际对标发现,我国重点大中型钢企绿色发展绩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当前钢铁行业仍面临"东重西轻""北高南低"、环保"两级分化"、产能基数不准等问题,需要持续发挥环境政策引导作用,以环保倒逼产业布局与结构优化,加大环保节能技术研发投入,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5.
唐瑭 《环境保护》2020,48(3):42-45
人民检察院在我国环境治理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为切入点,人民检察院成为环境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主体。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应当符合环境治理的应然性属性,即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性、生态环境治理的预防性以及环境公共治理的全面性。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虽然数量较大,但是不能够充分体现环境治理所要求的属性,这正是环境治理体系中人民检察院角色需要再塑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96.
李媛  张同斌  亓彭飞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10):4617-4630
从2003~2017年中国283个地级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收集了各年度各城市的环境保护约束目标,考察了各类环境约束目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SO2等工业污染物的直接约束能够在促使政府提升环境治理力度的同时,释放经济增长红利;关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和PM2.5浓度的间接约束不足以刺激污染型企业转型,且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无环境约束将产生正向经济增长效应,但会以环境污染为代价.中间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和环境治理是环境约束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传导渠道.在环境保护约束的特征方面,约束目标“加码”将抑制经济增长,设定污染物减排区间更有利于发挥经济增长效应.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方面,对环境污染物设定约束目标有助于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无约束则不利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的实现.地方政府应在明确设定污染物排放目标的基础上,遵循渐进原则对环境保护约束目标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97.
《能源环境保护》2020,(2):F0002-F0002
《能源环境保护》杂志是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煤科集团杭州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环保综合性科技期刊(2003年前名为《煤矿环境保护》)。1987年创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知网及中国期刊网全文入网期刊,曾获得全国环境期刊二等奖;主要报道煤炭、电力、石油、太阳能、风核水电、热电、其他新能源等能源行业水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的处置和利用,噪声控制,土地复垦,节能技术及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管理经验的学术论文;面向从事能源环保工作的科研、设计、教学、生产、管理等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98.
以黄河流域生态环保投资为研究对象,统计并分析近年来全社会和中央财政投入情况,从时间、空间和领域3个维度分析变化趋势,发现存在投资总量不足、效益跨区域外部性、地方投入渠道受制约等问题。从政府、企业、社会和金融机构4个主体层次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保障黄河流域生态环保资金投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9.
房屋建筑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也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集中阶段。房屋建筑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施工中的固体垃圾、液体垃圾和气体垃圾,且在施工现场,相关人员节能降耗意识薄弱,对于施工中存在的资源浪费现象经常会忽视。基于此,给出了如下措施: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控,合理排放施工现场的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提高水的利用率,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节水工艺对路面进行喷洒;合理排放施工过程产生的污水,对含有化学品、油漆的建筑材料要实施防渗漏措施;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利用袋装化形式将施工垃圾带出施工现场;倡导绿色施工。  相似文献   
100.
水利工程是农业项目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以环境影响因素为基础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设计是保障工程有序进行的重要前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直接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方案的价值,是判断工程设计方案可行性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调查和分析以及对水利工程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评析,分析和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和思想,进而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希望为建设水利项目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