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212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6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江春晓 《化工环保》1998,18(2):111-115
采用两种过程生态评价模型对汽巴精化中国公司某厂的放心水处理对策进行研究。根据生态不足模型,稀释后处理法的负生态效应比主浓度直接处理法大28%;而根据谢德格-斯图模型,则大54%。因此,高浓度废水不稀释直接处理比稀释后处理对生态更有益。  相似文献   
62.
用纳氏比色法测定NH3-N时,在保证斜率不变(b=0.0037)的条件下,减少显色剂中HgCI2-KI三分之二的含量,聚乙烯醇做胶体稳定剂,显著提高了显色剂和显色的稳定度,并大大降低了空白吸光度.以KOH和酒石酸钾纳做缓冲溶液,并增加KOH一倍的含量,保持恒定的显色碱度,同时也掩蔽了金属离子的干扰.测定废水,先做一条件试验,确定氨氮废水的稀释比,是测定氨氮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63.
引入稀释因素后的废水处理效果估算方法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经稀释后废水处理时几种常州的污染物去除率及削减量的估算方法,通过实例分析了各估算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提出了在选用估算方法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4.
污水在水体中的稀释扩散及稀释度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长江白龙港水域水力模型试验对污水排海工程中污水稀释扩散的机理进行了描述,并对污水的两种稀释度(浓度释稀度和体积稀释度)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在污染物本底值存在时两种稀释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5.
水样BOD5测定中稀释倍数的正确选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业废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测定时,除接种、培养温度、稀释水质量及其他操作技术符合要求外,稀释比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旦稀释比例不当,可造成结果全部报废,非但费工费时,而且因样品的组分已发生变化,失去再测定意义。为此,国内外许多科学工作者在探索BOD_5测定时,水样稀释比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多半因其有先决条件,或计算复杂,不便使用。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探寻,求出一种简便可靠、普遍适用的计算BOD_5测定中水样稀释比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创建一种可直接依据“臭气浓度”源强、较易预测操作的“稀释度参数法”,对目前在恶臭环境影响评价预测中普遍采用的“臭气强度法”及“类比法”进行补充。以具体案例对“稀释度参数法”预测结果与现状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经对比分析,“稀释度参数法”可客观反映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67.
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行业零部件或整车的气味评价方法,对比和归纳了行业中新出现的几种气味评价方法,总结了其各自的优缺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8.
利用法规认证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以及满足精度要求的颗粒物排放分析系统,运行GB/T 19754—2005《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推荐的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CCBC),分析了在用国Ⅲ/国Ⅳ/国Ⅴ柴油公交车以及在用国Ⅲ柴油公交车进行DOC(氧化催化转化器)+CDPF(催化型颗粒捕集器)改造后的颗粒物质量、固态PM2.5数量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国Ⅲ、国Ⅳ、国Ⅴ柴油公交车的颗粒物质量排放因子分别为63.77、63.20和14.42 mg/km,固态PM2.5数量排放因子分别为3.87×1013、3.10×1013和2.77×1013 km-1.与国Ⅲ柴油公交车相比,国Ⅳ柴油公交车的颗粒物质量、固态PM2.5数量排放因子分别降低了1%和20%;国Ⅴ柴油公交车分别降低了77%和28%;进行DOC+CDPF改造的国Ⅲ公交车颗粒物质量、固态PM2.5颗粒数量排放因子分别为1.78 mg/km和3.19×1011 km-1,比未改造前分别降低了97%和99%.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的低速(0~21.8 km/h)、中低速(0~37.5 km/h)、中高速(0~51.7 km/h)和高速(0~60.0 km/h)4类行驶工况中,低速行驶工况的固态PM2.5数量排放因子最高,约是整个循环的2倍;在加速、匀速、减速、怠速4种行驶模式中,加速行驶模式产生的固态PM2.5单位时间排放量最高,其分别为减速和怠速行驶模式下的10和6倍.研究显示,提高柴油公交车的平均车速,降低加速行驶比例有利于降低其颗粒物排放;DOC+CDPF可显著降低国Ⅲ柴油公交车的颗粒物排放.   相似文献   
69.
为研究民用固体燃料燃烧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设计了一套箱式稀释采样测试系统.相比于常用的烟罩法和烟道采样法,该系统能减小环境空气中颗粒物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同时收集了炉具泄漏的烟气,能更准确获得固体燃料燃烧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主要结构组成和测试系统的性能评估结果.评估结果表明:进气经过滤后颗粒物浓度显著下降至约1μg·m-3,远小于燃烧过程中排放的颗粒物浓度(约100μg·m-3),有效减少环境空气中颗粒物对测试结果的干扰;使用箱式法测得PM_(2.5)、SO2和NOx排放因子结果均高于箱体敞开的对照组测试,证明箱式法收集测试了燃烧时泄漏至室内的污染物,有效减少污染物泄漏造成的误差.利用该系统测试了12种常见民用煤和3种生物质燃料燃烧PM_(2.5)、SO2、NOx等污染物排放水平,其中民用煤PM_(2.5)、SO2和NOx排放因子分别为0.23~3.40 mg·g~(-1)、0.48~6.15 mg·g~(-1)和0.16~1.09 mg·g~(-1),生物质燃料的PM_(2.5)、SO2和NOx排放因子分别为6.26~39.76 mg·g~(-1)、0.04~0.23 mg·g~(-1)和0.05~0.76 mg·g~(-1).  相似文献   
70.
本文针对分光光度法分析高浓度氯化物的样品稀释,通过水样分析中的实践和经验总结了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