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安全科学   11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260篇
基础理论   68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过去地层划分,偏重年代地层顺序,强调时、空、岩的统一.由于化石的不断发现或年代解释的变化,对孤峰组的划分命名就常有变动且争论不休.在"八五"期间,江苏开展了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研究,经这一地层清理发现,孤峰组不仅限于苏皖及广西来宾地区,而且在华南各省几乎均有分布并含多种矿产资源.尤其在华南地块北缘-自宁镇山脉,巢湖经黄石、武昌至四川旺苍、广元一带更为发育.它自东向西由老变新,即由茅口早期变至茅口晚期.孤峰组是一明显的穿时岩石地层单位,其与茅口组灰岩段还呈翘翘板式的沉积.  相似文献   
102.
机动车排放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美国机动车的排放模型,讨论了美国环保局(USEPA)颁布的机动车源排放模型(MOBILE)、加州空气资源局(CARB)认证的排放因子模型(EMFAC)以及由加州大学河边分校和密西根大学主持研究的综合模式排放模型(CMEM)的发展、分类及最新重点模型版本,提出了建立基于我国情况的排放因子模型组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3.
为揭示碳氮比(C/N)对硝化过程影响的机理本质,试验以人工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4组平行的SBR(R0、R5、R10、R15)反应器,基于16S rRNA基因-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考察了4种C/N(0、5、10、15)对硝化过程功能微生物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C/N条件下,系统均获得了较好的去除氨氮(去除率>95%)和COD(去除率>90%)效果,TN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此外,C/N会显著影响系统内微生物的多样性、种群结构和功能.R0系统Chao1指数(922)、ACE指数(1232.4)、Shannon指数(6.76)和Simpson指数(0.96)均最大,故微生物多样性最丰富,而R5的物种丰富度最低.在微生物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等9个相对丰度较高的门是重要的微生物门,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约全部微生物的40.7%~65.2%,是4个系统中最优势的菌门.硝化过程的关键菌群亚硝化单胞菌科(Nitrosomonadaceae)及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的相对丰度表现出随着C/N升高而急剧降低的趋势.基于LEfSe分析共获得了34组具有显著差异的微生物,从而得到了每种C/N条件下在微生物学分类水平上的菌群关键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4.
宏组学方法及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测序、质谱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核酸分子信息为基础的包含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宏蛋白组学与代谢组学等核心内容的生物分子宏组学方法逐渐成熟,成为揭示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关键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功能特征的有力工具,也在检测污水系统中多种ARGs以及探究其传播机制上发挥出无法替代的巨大优势,在污水生物处理研究中应用宏组学,对于深化认知污水处理系统本质、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以及控制ARGs在环境中的传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宏组学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着重综述了其在污水生物脱氮、强化生物除磷及探究抗生素抗性基因等方面的进展,并展望了其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5.
纳米TiO_2(n TiO_2)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n TiO_2在阳光或紫外线下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可对细胞产生强烈的毒害作用,因此其对生态环境的可能破坏作用值得关注.有关n TiO_2在暗环境中对生物的毒性作用报道还不多,还不能全面揭示n TiO_2的毒性作用机理.代谢组学分析是发现代谢差异、识别被干扰的代谢途径、了解n TiO_2毒性作用机理、评估n TiO_2细胞毒性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了n TiO_2在暗环境下对多头绒泡菌原质团(单细胞)代谢组的影响,根据多变量识别模式分析发现了60余个被n TiO_2显著干扰的代谢物.这些代谢物涉及糖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多胺生物合成、次生代谢途径等,为全面了解n TiO_2对细胞的毒性作用机理提供了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06.
针对加氢装置高压串低压的特点,分析讨论了其存在的火灾、爆炸、人身伤害、中毒等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提出对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7.
通过毒理学“大数据”,挖掘三丁基锡(TBT)潜在的生物影响信息,预测分析TBT暴露与人类相关疾病的关系.通过比较毒理组学数据库(CTD)搜集到488个和TBT具有相互作用的基因.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图显示TP53拥有相关联基因最多,处于中心地位;其次是ESR1和FN1.CTD分析与TBT相关的疾病,发现前10类疾病分别是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女)、消化系统疾病、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男)、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呼吸道疾病.KEGG通路和DAVID基因功能注释分析,发现TBT不仅和代谢性疾病有较高的关联性,其相互作用基因在糖代谢途径上亦有较密集的基因功能注释.PASS的活性预测也发现TBT可能影响多种与糖代谢相关的酶生物活性.这提示TBT对糖代谢相关疾病的影响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8.
在电力系统中,厂站的直流系统作为二次系统的控制电源,是厂站中较为关键的一环。直流系统由于覆盖广泛、布线复杂等原因,会导致交流电串入直流系统等故障。在直流系统某一支路负载交流电串入直流系统后,利用不平衡电桥交替切换桥上电阻的接入状态,分析了负载出口电流变化情况,提出了检测负载出口电流是否存在变化的方法,判别交流串入直流系统的故障支路。利用ATP/EMTP仿真验证了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9.
浮式LNG生产储卸装置(FLNG)作为新兴的深海气田生产装置,集天然气生产、液化、储存和装卸功能于一身,其卸载方式主要有旁靠卸载和串靠卸载2种,其中串靠卸载因能适应恶劣海况而备受深海作业欢迎,但串靠卸载的泄漏后果和影响尚不明确,因此研究恶劣海况下LNG串靠卸载的泄漏风险及后果尤为迫切和重要。考虑海上极端气象条件,采用DNV公司的PHAST软件,定量计算FLNG串靠卸载方式在卸载臂发生小孔、中孔、大孔泄漏及全尺寸破裂时,LNG泄漏后产生的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蒸汽隔离区域,根据伤害阈值明确LNG导致人员低温冻伤和窒息的最小距离,并对可能发生的喷射火、池火和蒸汽云爆炸等恶劣事故造成的后果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0.
依托FLNG(LNG-FPSO)开发南海深水气田已经是我国的必然趋势,南海恶劣的环境条件严重制约了FLNG产业的发展,尤其是LNG外输已经成为制约FLNG开发南海气田的关键技术因素,本文陵水FLNG外输系统的进行研究,从使用环境限制、设备性能、外输周期要求等综合因素进行外输系统比选研究,最终提出适用于南海FLNG的外输方式,解决了南海FLNG的外输难题,为后续的FLNG开发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