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93篇
综合类   482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93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21.
分类是自然资源调查和管理的基础,重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是自然资源部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自然资源的学理、法理、管理内涵和前人的分类现状,梳理自然资源学理和管理逻辑上的本质特征,提出了新的自然资源学理和管理分类方案,并以自然资源管理分类方案为基础,构建了自然资源调查总体框架,提出了自然资源调查的总体思路。结果表明:根据学理注重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等特点,以物质、能量、空间为主的3类自然资源表现形式为基础,形成3类五级自然资源学理分类方案;根据管理注重的实践性和权属边界特征,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自然资源部对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要求,将自然资源本身、赋存空间及属性合并,构建新的自然资源类型和14类三级自然资源管理分类方案;以新的自然资源管理分类方案为基础,系统梳理了新形势下自然资源调查的总体目标、调查对象、调查类型以及对应的调查精度、服务出口等内容,形成自然资源调查总体框架,支撑新时期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22.
论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经济学至今没能成为一门成熟学科的首要原因在于学者们对其研究对象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在研究对象的外延和内涵上,没有划清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其二,把资源经济学变成自然资源有效配置或利用经济学。作者根据人口、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灾害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分别与经济系统形成的7个交叉系统,把资源经济学与6种相关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对象区分开来。进而根据科学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把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划分开来。还根据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活动的概要界定,从总体上分别概要地界定了三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认为资源经济活动是资源经济本质、资源经济运行和资源经济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823.
真实储蓄率(GSR)——衡量生态城市的综合指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以计算苏州市1991~2001年真实储蓄率(GSR)的时间系列为案例,开发了以GSR衡量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方法.对中国的6个城市进行了评估和比较,得出其年均GSR大小排序为苏州23.6%,广州18.9%,宁波14.7%,烟台13.1%,扬州11.7%,三明7.9%.GSR考虑了经济活动带来的自然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损失和长期的环境影响,可以作为衡量生态城市的综合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24.
资源科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与建设途径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资源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资源的形成、演化、质量特征与时空分布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之相互关系的科学。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与分支学科主要包括理论资源学、综合(基础)资源学、部门(应用)资源学与区域资源学,其中,综合资源学可以续分为7个资源学科,部门资源学可以续分为9个资源学科;理论资源学作为资源科学通论,区域资源学作为资源科学在具体区域的实际应用,都可做出进一步续分;由此提出了资源科学学科体系发展的三维结构网络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高等院校资源科学的专业设置、学位体系与课程设计,提出整合现有分列的资源科学研究内容,在国家“学科分类与代码”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列资源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门类;高等院校的资源与环境学院,在资源科学之下可以设立资源科学、资源技术与资源管理3个本科专业,并招收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以此推动资源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高级资源科学人才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825.
信息产业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信息及其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信息产业的形成是在传统经济增长观主导下的社会分工细化的结果,它对自然资源与环境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结发展要求调整信息硬件业、软件业一内容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26.
论综合性自然资源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性自然资源立法是完善我国自然资源法制的最佳方案选择。本文以正确处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节约之间的关系为基本内容,提出了以实现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综合性自然资源立法的基本原则,并对综合性自然资源立法进行了具体的框架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827.
环境指标研究进展与分析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对于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环境指标的研究 ,特别是对于PSR概念模型、联结宏观经济与环境的指标、有关自然资源消耗的指标、与空间特征相关的环境指标以及环境指标的整合 5个方面 ,进行了综述与分析 ,同时提出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828.
完善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我国现行环境资源立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了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829.
21世纪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从4个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行了详细研究。指出可持续发展概念最本质的创新是改变过去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为和谐关系,中国将人口科学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是跨世纪的国略。研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提示了人口、环境一发展变得和谐的现实可能性;判断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高低,可由5个基本要素衡量,其社会应具备5个特征,以朝着更加均衡、和谐、互补的方向进化;指出要持续发展的中心矛盾是  相似文献   
830.
颜彦  王秀真 《环境》2004,(12):10-11
科学发展观中极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落实到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来。为何如此强调?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为我们细解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