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47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190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51.
本文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川西北若尔盖高原1998~2008年10年逐旬共372景的SPOT-VEGITATION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变化趋势检验。结果表明:川西北若尔盖高原1998~2008十年来的NDVI变化趋势以衰减为主导,其中衰减区域的面积比例为47.8%,而增长区域的面积比例仅为22.0%。若尔盖高原植被衰减区主要分布在海拔3500~4000米的高程带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导致NDVI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52.
《环境科学导刊》,投稿及联系邮箱:ynhjkx@yies.org.cn;电话(传真):0871-64142389;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655。《环境科学导刊》(原《云南环境科学》)创刊于1982年,是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主管,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环保科技期刊。本刊主要刊登环境科学学术性论文、环境科研报告及介绍环境工程应用技术的文章。主要栏目有:科研专题研究、环境管理、水环境保护、高原湖泊研究、生态环境保  相似文献   
353.
"红军草地"的生态噩梦——若尔盖草地变迁7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年红军所过的若尔盖草地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噩梦,一片片沙化的伤疤在绿色中蔓延.几十年来.沼泽已经难觅踪迹,300多个湖泊干涸了200多个,湿地面积萎缩超过60%,草原沙化面积已达眼158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13%,并且还在以每年以11.65%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354.
若尔盖高原沼泽土壤氧化甲烷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土氧化大气 CH4 的速率为 0.97~1.69ng/(g·h),氧化速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而泥炭土 CH4 排放速率为0.37~0.61ng/(g·h).2种土壤均具有氧化8000μL/L高浓度CH4的能力,泥炭沼泽土的潜力比泥炭土的大.不同土壤层次氧化甲烷的潜力也有差异,表层土比下层土高.降水减少导致的沼泽水位下降将加强若尔盖高原沼泽土壤氧化 CH4 从而减少沼泽 CH4 排放.  相似文献   
355.
若尔盖高寒泥炭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初步估算其泥炭资源总量高达20亿t,占全国泥炭资源量的比例超过40%,是我国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本文通过对近年来若尔盖高寒泥炭湿地土壤有机碳研究进行综述,探讨了土壤有机碳的来源、分布特征和转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未来研究趋势。目前对于若尔盖高寒泥炭湿地土壤有机碳的研究仍存在数据不足和研究不深入等问题,未来需要加强多学科交叉合作,推动若尔盖高寒泥炭湿地土壤有机碳研究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56.
坝上高原生境脆弱与人为不合理活动的叠加影响,导致票钙土退化。表现为土壤代换量降低,养分含量减少,有机复合体破坏;松结合态、稳结合仓和紧结合态腐殖质下降,其下降率依序为21%~34%、44%~55.5%和5%~62%。  相似文献   
357.
快速城市化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而城市生态建设可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本文以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高原最大城市西宁市为例,基于2000—2019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对城区夏季的地表温度和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依据城区林地、草地的植被覆盖度、水域面积的变化和反演的地表温度,修订了高原城市林地、草地和水域的降温效应模型,估算了西宁市城市生态建设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减缓效应,结果显示:2000—2019年,西宁城市植被覆盖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水域面积不断扩大,城市热岛面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城区林地和草地的区域平均降温效应分别为2.12℃和4.29℃,水域的区域平均降温效应为2.19℃,高原城市的生态建设对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58.
高原环境因素对涂层自然老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环境特点进行了概述,对高原地区典型环境特性(太阳辐射强度、温度、湿度)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探讨了太阳辐射强度和温度对涂层老化的影响,分析了青藏高原典型地区1981-2008年地面交换站累年平均日照时数、地面气温、降水量等环境因素对涂层老化机理的影响,为开展涂层环境适应性研究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59.
城市湿地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但其地表灰尘的人群暴露健康风险却鲜有报道。该研究收集昆明市3个最受欢迎的湿地公园景区地表灰尘样品,利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灰尘中Pb、Cd、Hg、As、Zn、Cr、Cu、Ni、Co、Mn含量,使用地累积指数法(Igeo)、污染负荷指数法(PLI)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探讨湿地公园灰尘重金属污染特征,借助美国环保署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开展成人和儿童的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灰尘中10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超昆明市土壤背景值,其中Cd、Hg和Zn平均含量超背景值6倍,Cr、Ni、Co的Igeo<1。污染负荷指数法结果显示Hg、Cd、Zn中度污染,Pb、Cu和As则具有中等以上生态风险。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经口摄入为重金属主要暴露途径,其次是皮肤直接接触和呼吸吸入。Ni、As、Cd、Co和Cr的致癌风险值均小于10-6,但若长期处于此种环境,可能会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对于非致癌元素而言,Pb、Zn、Cu、Mn非致癌健康风险值都远小于1,即风险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360.
深水湖泊特有的“表水层-温跃层-深水层”的热力学分层结构,决定了湖内溶解氧(DO)的垂直分布和混合交换,影响着湖内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目前对于深水湖泊耗氧与复氧过程及其驱动因素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对高原深水湖泊的研究更为缺乏.为此,本研究于2021年1月-2022年2月进行了分层采样和逐月监测,探究了典型高原深水湖泊抚仙湖的溶解氧分层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抚仙湖热力学分层周期分为两期,即分层期和非分层期.分层期为3月下旬至11月上旬,混合期为11月下旬至3月上旬.(2)在湖泊热力学分层的驱动下,湖内DO垂直分层明显.表水层DO浓度年内变化范围为6.67~8.64 mg/L,而温跃层和深水层DO最低浓度分别可降至3.15和1.26 mg/L.(3)抚仙湖不同水层DO浓度变化的驱动因素及效应占比不同.表水层DO受到水温、光合作用、大气复氧和气象条件的综合影响;温跃层DO主要受分层强度和浮游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深水层DO主要受分层强度、有机质沉降分解、沉积物有机质分解的影响.研究显示,抚仙湖底层水体长期处于厌氧状态,由此带来的湖泊生境的改变以及底部营养盐释放的风险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