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61篇
综合类   241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4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前的价值核算体系忽略了森林的质量、分布、功能等至关重要的因素,因而不能真实的反映森林的价值针对当前价值核算的不足,讨论了森林的平均价值、分布以及边际价值,并指出了当前的生态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2.
杨洪  田子贵 《环境科技》2003,16(3):41-42,46
对公路建设项目环保投资的组成、机理和计量方法作了详细的论述,并以实例作了进一步说明。为建设项目的环境经济分析方法补充了一个新的内容,也为项目决策提供了更有利的支持。  相似文献   
93.
刘殊 《环境保护》2007,(6B):52-54
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分析了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组成和生态环境价值核算方法,提出了补偿价值和补偿系数。基于此对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价值损失进行了核算,为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循环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并以湖南省某高速公路为例予以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94.
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将环境资产融入经济已成为必然趋势。面临传统GDP理论体系的缺陷,绿色GDP应运而生。绿色GDP核算体系在不打乱原有GDP核算模式和框架的前提下,将资源环境核算纳入进来形成一个新的核算模式和框架。尽管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意义重大,但基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目前国际上尚无一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可操作性也有待发展。  相似文献   
95.
ADMS扩散模型在锦州市大气环境容量核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ADMS~城市大气扩散模型”核算2002年锦州市实际空气环境容量,重点介绍了“ADMS城市大气扩散模型”及建模过程中模型条件、控制参数的选择,并提出污染物削减预案。  相似文献   
96.
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集中核算是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举措,从试点单位初步运行情况看,其作用明显,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防止各种违纪行为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虽然会计集中核算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作为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有益尝试、应在有条件的部门积极推行  相似文献   
97.
我国经济与环境一体化核算框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主题,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以扩展的环境概念为基础,分析了SEEA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经济与环境一体化核算的框架。  相似文献   
98.
为了掌握集输过程中储罐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采用美国环保署EPA提出的TANKS计算模型,对小型储罐的排放量进行核算。结果表明:储罐静置排放量占比13%,工作排放量占比87%。分析不同参数的计算结果,发现地区温度越高,风速越大,太阳能总辐射越大,则排放量越大;储罐体积和年周转量分别是影响储罐静置排放量和工作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降低储罐温度、优化储罐类型的减排对策。  相似文献   
99.
唐山市钢铁行业碳排放核算及达峰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楠  李艳霞  吕晨  赵盟  刘中良  刘浩 《环境工程》2020,38(11):44-52
唐山市作为工业密集型城市,2018年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5%,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以唐山市为例,研究唐山市钢铁生产碳排放2010—2030年的变化趋势,并确定达峰时间。基于《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的计算方法,初步建立了可根据设备规模、运行时长、产能利用率和单位产品能耗参数来核算企业CO2排放的数值算式,并将其应用于唐山市全部钢铁联合企业,计算得出2017年唐山市钢铁行业碳排放量为14042.52万t,碳排放系数为1.616 t CO2/t钢。与文献、统计年鉴数据对比误差均<10%,表明数值算式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为自下而上地快速核算企业或区域的钢铁生产碳排放提供参考。同时,结合唐山市钢铁历史生产情况、生产现状及未来规划,借助LEAP构建了能源需求模型,得到2010—2030年唐山市钢铁生产化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并确定唐山市钢铁生产碳排放已于2018年达峰。  相似文献   
100.
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碳效应核算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文通过构建土地整治项目碳效应分析框架,将土地整治碳效应分为短期碳效应及长期碳效应,其中短期碳效应分为工程施工碳效应及地类转换碳效应,长期碳效应分为农田生态系统固碳效应和农业耕作活动碳效应。以湖北省14个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采用碳排放系数法、生态系统类型法等进行整治项目碳效应核算,并计算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达到碳平衡所需的时间,对比分析处于不同地貌类型及工程类型区的土地整治项目碳效应及其构成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工程施工是土地整治项目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各项目碳排放总量为4 602.00~22 760.81 t,单位面积碳排放为5.18~19.62 t/hm2;地类转换既有碳汇效应,又有碳排放效应;土地整治后,各项目农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增加了412.27~2 794.91 t/a;耕作活动碳排放也较整治前有所增加,增加强度从8.11 t/a至463.76 t/a不等。整治工作后各项目达到碳平衡的时间最少需要2.68 a,最多需要36.66 a。对比分析表明,地形地貌、工程类型虽不是土地整治各类碳效应产生的决定性因素,但却间接地在工程施工难易程度、排灌条件、耕地产能等多方面对土地整治项目区碳效应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