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6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2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1.
经济开发区小区的建设会给区域噪声环境带来与单项工程建设不同的和更大的影响,其中交通噪声是区域环境噪声的重点,文章探讨了开发小区交通运输噪声环境影响分析与车流量预测和噪声预测的几种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应用OSPM模式进行澳门街区峡谷污染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OSPM模式计算澳门城区街区峡谷内污染物浓度,进行污染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对于高宽比较大的街区峡谷,OSPM模式有良好的适用性;在考察的时段内,澳门街区峡谷内机动车污染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必须通过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3.
2005年7月至8月监测了南开大学校内及其东、西、南三校门外长跑路段处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的污染状况。GC/MS分析结果表明,晚间长跑时段中校内外多环芳烃总量为(128.74±23.50)、(417.40±204.55)ng/m3,校外约为校内的3.24倍,PAHs含量特征显示交通污染源影响显著;多环芳烃浓度与车流量呈正相关性,且怠速车辆增多也使其浓度增大;校内上午的多环芳烃总量约为晚间1.32倍,这主要受交通污染源和风速、湿度等气象条件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监测并分析了2015~2017年上海市青浦区某主干路的道路交通噪声,讨论了该道路交通噪声的变化趋势及其与该区汽车拥有量和车流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测定道路的交通噪声昼夜变化特征有差异,年际间及季度间均有着一定程度的波动,与小时车流量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与汽车拥有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梁俊宁  王浩  高敏  王珊 《环境工程》2016,34(9):89-94
为了解地下停车场细颗粒物分布特征,通过连续监测西安市某地下停车场不同位置细颗粒物小时浓度并采集PM2.5和PM10样品,计算各测点PM2.5和PM10日均浓度。同时对停车场出入口每小时的车流量进行统计,分析细颗粒物浓度与车流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停车场进出车辆具有明显的时间规律,工作日上班高峰期07:00—09:00出口车辆较多,17:00—21:00入口车辆较多,休息日出口峰值出现在09:00—12:00,入口高峰期出现在19:00—23:00,其余时段进出车辆较少。各测点PM2.5小时浓度值在0.004~0.477 mg/m3,平均为0.082 mg/m3,日平均浓度在0.043~0.090 mg/m3,平均为0.057 mg/m3,PM10日均值浓度为0.083~0.348 g/m3,平均为0.189 mg/m3。停车场出入口细颗粒物浓度与车流量之间呈现正相关性,颗粒物浓度在出入口和车流经过频繁的点位较高且细颗粒物所占比重较小(50%)。  相似文献   
16.
汉中市交通噪声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汉中市市区交通噪声的调查,结果表明汉中市噪声的大小与平均车流量密切相关,车流是产生噪声的主要因素。对比各监测点平均噪声知:北一环路最大,风景路最小。  相似文献   
17.
无锡市机动车尾气污染及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伟  奚河  吴蔚 《干旱环境监测》2002,16(4):228-229,244
以无锡市市区3种典型道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道路二侧呼吸带空气中CO、NOx、HC、Pb、TSP等污染物浓度的分析,评述道路交通污染特征和治理效果,从而提出了治理交通污染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刀 《安全与健康》2005,(7S):20-20
去年全国交通事故的相关统计数据近日公布,其中.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大幅攀升引人注目。有关部门分析认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快速增长;车流量增大以及驾驶人对高速驾驶不适应是造成事故上升的主要原因。这个结论是有数据支持的,不容置疑,那么,还有没有无法靠数据说话,同样不存忽视的其他原因呢?  相似文献   
19.
省道306线大田县境内长达100多公里,是三明、江西、湖北、四川等内陆省市通往闽南沿海城市的主要通道之一,日均车流量突破万辆,存在较大交通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0.
由于工作调动,2006年年初,我成为路面民警。我执勤地方是市区一个车流量较大的十字路口。智能化的灯控设备、标志标线设置完善的车道和路口边上那个小小的交通岗亭构成了这个路口不变的图画。每天清晨,当一缕缕阳光悄悄地洒向这里时,路口便出现了警察的身影。警帽、白腰带、对讲机、安全哨,这,就是路口执勤民警的全部行头。各行其道的车辆顺畅地通行于这里,就像城市流淌的血液,为城市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