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2篇
  免费   497篇
  国内免费   1042篇
安全科学   694篇
废物处理   304篇
环保管理   559篇
综合类   3940篇
基础理论   483篇
污染及防治   619篇
评价与监测   378篇
社会与环境   157篇
灾害及防治   127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441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41.
摘要:以野外水平潜流芦苇砾石床人工湿地研究了湿地对微污染河道水的长期动态净化特性。2a多的运行结果表明,潜流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性能存在波动、稳定过程。潜流湿地降解有机物和脱氮性能与植物生长和季节变化相关,其中植物生长和季节变化对湿地脱氮效能的影响大于对湿地去除有机物的影响。潜流湿地降解有机物的主要场所随运行时间沿程推移,启动期主要在湿地前部完成,稳定运行期主要在湿地的前、中部完成。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在6.10%~37.83%之间变化。湿地运行期间,沿程水样C/N值基本大于5,碳源供应较充足。潜流湿地启动期TN平均去除率为15.51%,稳定运行期TN平均去除率为8.61%,低于启动期,整个运行期间湿地TN去除率不足40%。潜流湿地中硝化与反硝化反应在中部达到动态平衡,TN去除效率最高。稳定运行期间潜流湿地的前、中部耗氧强度最大,后部下层有明显硝化反应发生。潜流湿地对有机物降解、硝化与反硝化反应、TN去除具有沿程同步性。试验还初步发现,在植物生长旺盛的春夏季根系分泌的低分子有机酸对化能自养型硝化细菌可能有较大抑制作用,可能是影响脱氮效率提高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942.
某电子废弃物拆卸区土壤、水和农作物中砷含量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电子废弃物拆卸、废旧金属冶炼等是否对周围环境造成砷积累和污染,选取浙江省台州路桥区为调查对象,通过测定在该区采集的水、沉积物、土壤以及稻米和蔬菜中的砷,以了解该地区环境中砷的含量特征和潜在风险,并对土壤-水稻系统砷的分布和吸收转运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水和地下水砷含量平均值分别为 8.26μg/L和18.52μg/L,部分地下水超过WHO推荐的饮用水标准(10μg/L),但没有超过我国相关环境标准Ⅲ级限值(50μg/L).沉积物砷含量平均值为9.62mg/kg.水田土壤和菜地砷含量平均值分别为7.11mg/kg和6.17mg/kg,均在一级标准范围内,该区农田土壤总体上未受砷的污染.糙米和蔬菜中的砷平均值分别为165.1μg/kg和144.2μg/kg,均未超过我国规定的食品卫生标准.土壤-米糠-糙米中砷含量之间相关性显著.冶炼源周围的土壤和米糠中砷含量较其他源高,可能已经对周围土壤-水稻砷积累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43.
分段回流式逆流气浮工艺处理高藻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玉恒  王启山  吴玉宝  岳琳  杨健康 《环境科学》2008,29(11):3071-3076
利用逆流气浮工艺处理高藻水,分别采用溶气水单段回流与分段回流的方式.结果表明,与单段回流相比,采用分段回流可以增强气泡/絮体聚合体悬浮层的拦截作用,减小悬浮层的厚度而增加过渡层的厚度,延长过渡层中小絮体与气泡的碰撞接触时间;在其它运行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单段回流时最大水力负荷达到11 m/h,而分段回流时最大水力负荷可达17 m/h,处理负荷提高了50%以上,处理效率大幅度增加;采用分段回流时,两释放器的回流量之比以及悬挂式释放器与原水进水口的距离对处理效果有显著影响.较为合理的布置为:固定式释放器S与原水进水口距离为180 cm,悬挂式释放器P与原水进水口的距离在60~90 cm之间.P与S的流量比控制在2~3之间.  相似文献   
944.
将生物流化床工艺与活性污泥工艺相结合,以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回流液为研究对像。以0.3~0.45mm活性炭颗粒为载体对生物流化床中微生物进行培养、驯化,挂膜成功后,分别对生物流化床厌氧段和好氧段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得出进水的最佳pH值介于7.0~7.5,生物流化床厌氧段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4.4h、最佳碳源为蔗糖,;缺氧段及好氧段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2.69h、8.06h,曝气量0.5mL/min。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进行污泥回流液脱氮除磷试验得出,此工艺可使总氮浓度为150.0mg/L,总磷浓度为59.0mg/L的污泥回流液的总氮浓度降低至65.19mg/L,此时的总氮去除率为56.54%;总磷的去除率较低。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处理污泥回流液中氮磷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5.
测定了竹炭对微污染水源水中CODMn,UV254,UV410的去除效果,研究了竹炭粒径、竹炭用量、吸附时间、溶液pH值对竹炭吸附特性的影响,并由正交试验确定出竹炭去除水中CODMn,UV254,UV410的最佳吸附条件。研究表明,粒径越小,竹炭的吸附效果越好;竹炭用量为100mg、吸附时间为1h时,竹炭对各指标去除率最高;弱酸条件对竹炭对各指标的吸附最有利,当pH值=4时竹炭对各指标的去除率最大;正交试验确定出动态吸附最佳操作条件为:竹炭粒径为100~200目,质量为100mg,振荡吸附1h,原水pH值为4。  相似文献   
946.
研制了一种与手动碟式液限仪基本原理一致的数控碟式液限仪,它是在手动碟式液限仪上设计安装了标准击打速率等若干数控电路,从而消除了手动碟式液限仪人工操作容易产生的误差,且样机结构设计及使用性能均能达到预定设计目标;经数控碟式液限仪与手动碟式液限仪的对比试验显示,数控碟式液限仪测定黏性土液限指标符合精度要求;该仪器为试验效率的提高、人员操作智能化程度的增强、试验劳动强度的降低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47.
煤层气产出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层气田的大规模开发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煤层气产出水的污染控制及资源化问题最为突出。综述了国内外煤层气产出水的主要处理工艺和技术,结合我国的主要煤层气田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48.
近些年来,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特别是水域的污染,更是触目惊心。2005年的松花江污染事件,敲响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警钟;2009年,盐城市标新化工有限公司向河里偷排污水,造成盐城两个水厂的水源地受到污染,致使市区大面积断水,引发了轰动全国的公共事件;2010年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渗漏,汀江受到了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949.
为规范应急管理工作,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增强综合处置重特大事件的能力,预防和控制次生灾害的发生,保障企业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中国石化制定了《中国石化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950.
用span-80表面活性剂制作的乳状液处理垃圾渗滤液中氨氮,考察了表面活性剂span-80用量、膜内相硫酸浓度、膜增强剂用量、油内比、乳水比、外相水pH值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用乳状液膜分离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分离速度快,处理效果达到87%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