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75篇 |
免费 | 133篇 |
国内免费 | 26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59篇 |
废物处理 | 13篇 |
环保管理 | 610篇 |
综合类 | 1701篇 |
基础理论 | 227篇 |
污染及防治 | 59篇 |
评价与监测 | 101篇 |
社会与环境 | 398篇 |
灾害及防治 | 2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105篇 |
2022年 | 159篇 |
2021年 | 152篇 |
2020年 | 124篇 |
2019年 | 83篇 |
2018年 | 63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97篇 |
2014年 | 232篇 |
2013年 | 216篇 |
2012年 | 194篇 |
2011年 | 194篇 |
2010年 | 168篇 |
2009年 | 167篇 |
2008年 | 227篇 |
2007年 | 188篇 |
2006年 | 150篇 |
2005年 | 113篇 |
2004年 | 96篇 |
2003年 | 123篇 |
2002年 | 121篇 |
2001年 | 80篇 |
2000年 | 79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55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社会信息技术的传输,使大量的要素(人流、物流、信息流)在城市群空间内集聚与扩散,加密城市群空间内城市联系。在基于公路运输、普通列车、高速列车以及百度指数4个要素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流"网络结构特征进行探析。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内城市联系虽具备了网络化规模,但城市间的联系不均衡,以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为多中心的协调网络发展格局特征明显;(2)长三角城市群16个核心城市"空间流"特征呈现三角形网络结构,其三角形的顶角分别由上海(沪)、南京(宁)与杭州(杭)3个核心节点城市构成。在空间结构内部,形成若干次级城市网络连线;在空间分布上,北翼网络化程度较高于南翼线性联系程度,区域联系强度以"沪—宁"、"沪—杭"沿线向两侧递减;(3)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5个核心城市排名处于网络中心的前列,扬州、南通、泰州、舟山等周边城市相对靠后,这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吸虹效应"有关,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中心城市会向周边地区提供服务与经济辐射,完善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52.
53.
昆明地铁四号线某车站地下连续墙施工可能对相邻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基于实测数据,从加速度响应、速度响应和振动主频率方面,进行岩溶地区“抓—冲”结合工艺和“抓—铣”结合工艺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振动特性和振动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抓—冲”结合工艺引起的加速度和速度响应相对强烈,其振动加速度峰值和速度峰值可由形如■的指数函数近似表达,且呈现近处衰减快、远处衰减慢的特性,当振源距大于20 m时,“抓—冲”工艺成槽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发现“抓—冲”工艺振源的振动频率为11.33 Hz,振动频率集中在1~40 Hz;“抓—铣”工艺振源的振动频率为17.48 Hz,振动频率集中在5~30 Hz。 相似文献
54.
苏北地区农业环境问题及管理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配合江苏省“碧海计划”和盐城市海洋经济绿色农业的发展,探讨了现阶段农业环境污染控制的直接政策管理、经济手段和人工生态工程处理三种方案,其中政策管理,如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规定能减少污染,直接经济投入少,但是执行管理成本高,且政策见效慢;经济手段能减少污染,但环境目标达标不确定,且需要完善的市场环境,目前来说,本地区市场机制不完善,会出现“市场失灵”现象;人工湿地生态工程,前期投入大,但管理成本低,环境目标确定,但不能快速削减污染负荷。三种方案各有所长,在实际操作中,应针对不同区域的农业产业状况、方案时间迟度组合使用。 相似文献
55.
聂艳秋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6):86-90
城镇生活污水排入水体,严重影响水资源的使用价值。沙漠地区因缺水,造成许多地方造林失败。本文提出了将城镇生活污水就近引浇防沙治沙工程林的构想,并从经济和环境影响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该方案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56.
57.
58.
南京地区农业资源的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观、准确地评价地区农业资源,对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系统论观点出发,将地区农业资源分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在能够较好地反映系统结构特征、不同样点差异及满足易于收集、便于数量表示和定量处理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选择了若干评价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区位商法等评价方法,对南京地区的主要农业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与社会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资源优势度分析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部小区的农业资源具有整体优势,南部和中部的资源利用较为合理,北部小区则具有较为丰富的后备资源。最后,根据各地资源要素的不同组合,简要给出了较适宜的开发途径,为该地农业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9.
安徽沿江地区的区域发展特点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徽沿江地区虽然交通网络初具规模,城市专业化分工明显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属长江干流地区的低谷地带。另外,整个沿江地区应发挥水运与矿产资源的双重优势,促使建材,钢铁,石经等临江工业进一步开并予以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60.
我国城市地价评估模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以城市地价产生地区差异的理论分析为依据,提出了城市地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因子,并以城市土地批租资料为基础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城市地价评估模型。根据模型估测了我国517个城市1992年的地价水平,最后分析了我国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的规律及其未来走势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