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371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65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90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海花 《安全与健康》2004,(21):51-51
如何在地震、滑坡.人为灾害突然降临时尽快发现被困埋在废墟下的人员、挽救生命?近日,四川地震局减灾救助所和成都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攻关研制成功的国内首套“地震救助生命定位技术系统”.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992.
为了提高防灾救灾能力与管理水平,完善防灾救灾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体系,强化防灾救灾技术和装备,提高救灾实效,山东省地震局、省灾协等部门派员组成山东省防灾救灾赴日考察团,于2001年8月对东京都、名古屋市防灾救灾指挥中心、名古屋市防灾救灾综合演习以及爱知县知多南部消防组合等进行了考察,并与日方有关专家就防灾救灾技  相似文献   
993.
汶川大地震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再一次提醒国内外的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必须注重发挥科学技术和国际合作在灾害防治和抗灾救助中的巨大作用。从当前国际减灾救援所面临的挑战出发,通过总结中国减灾国际合作的发展过程、发展现状以及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减灾国际合作所发挥的作用,论述了在中国加强国际减灾合作的必要性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以期为灾区的恢复重建和科学总结抗震救灾经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995.
<正> 城市抗震防灾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多学科的相互配合。如何搞好城市抗震防灾工作,是急需解决的一项较为复杂而又现实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96.
洪水风险分析及近期防洪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立云 《灾害学》1992,7(3):79-83
目前我国主要江河流域大都只能防御常遇洪水,近10a内这种状况不会有大的改观。因此,我国近期防洪的重点是尽量减少主要江河流域中下游精华地区在出现超标准洪水时的损失。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在洪水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防御超标准洪水的预案。而减少伤亡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山洪高风险区的开发和建立预警报系统。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介绍一种城市防洪的方法-纳潮。即以合理的调度运行,充分利用圩区的调蓄能力,降低风暴潮引起的高潮位,用以应付超标准风暴潮。通过纳潮效果与纳潮闸位置,调蓄面积,操作方式等因素的关系分析,表明纳潮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法。本文阐述的基本规律,为工程设计、运行操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8.
三峡地区建设生态系统中环境灾害问题与减免途径研究(下)彭珂珊(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上期目次:1、长江三峡地区基本概况。2、三峡地区环境灾害类型。3、生态环境灾害形成原因:3.1、法制观念淡薄。3.2、投入问题尖锐。3.3、承灾功能脆...  相似文献   
999.
1000.
罗云  陆愈实 《灾害学》1992,7(2):84-87
论述了减灾工作中,应遵循的减灾投入与社会经济状况的统一性原则,发展减灾与发展经济的比例协调性原则;减灾发展的超前性原则;减灾的宏观协调与微观协调辩证统一的原则;减灾活动的协调与不协调辩证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