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40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104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8 毫秒
231.
当前,我国正处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建设用地需求持续增长,因征地造成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长远生计无保障等问题日益突出。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32.
张家口市环境保护局通过对环境信息化的统一规划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从信息化设备统管、设备环境安全稳定、与环境保护业务融合三个方面,展现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实现提升统筹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33.
本文通过对我国环境污染现状和环境污染治理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已遭到严重的破坏,而国家制定的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和措施又不能阻止环境污染的扩大和蔓延,其根源在于政策和措施的失败;提出真正解决环境污染治理的建议与对策——统筹管理,治理污染。  相似文献   
234.
东风随春归,奋进正当时。作为“新型城乡建设综合服务运营商”和“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和重大建设项目的承担者和主力军”,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东建工集团”)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前谋划复工复产,扎实做好春节后复工复产各个环节的安全工作,为新一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相似文献   
235.
"十一五"前四年,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全国各省的节能减排工作也有序进行。然而,通过对比分析全国各地在"十一五"前四年的节能减排开展的情况和呈现的不同特征,我们不难发现区域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因而在"十一五"最后一年以及"十二五"期间要积极通过政策、制度统筹区域发展,同时依托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加快节能减排的步伐。  相似文献   
236.
近年来,迁安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坚持统筹城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002年至今,已累计投入3.86亿元用于林业发展,全力“打造生态强市、建设绿色迁安”,迁安市以城市绿化为重点,实施了“园林城市”生态工程,通过实施“碧水、蓝天、绿地”计划,新增城市绿地面积407.19万平方米。大力开展退耕还林、围债造林、封山育林等工程,实施“绿色屏障”生态工程,全市新增造林面积25.7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了12.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37.
邱秋 《环境保护》2021,49(3):30-35
《长江保护法》立足国情,超越既有立法中的“部门”与“地方”结构,在保留既有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多重流域统筹协调,推动了我国流域管理体制从“条块分割”到“统筹协调”的重大变革。《长江保护法》以国家和地方流域协调机制“统筹协调”长江流域横向管理关系,以综合管理“统筹协调”长江流域自然地理空间和法律管理空间,以规范政府职能“统筹协调”长江流域权力配置之重叠、冲突和空白。在中央层面,国家长江流域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流域性重大事项;在地方层面,长江流域地方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地方协同合作;对当前长江流域亟须“统筹协调”的关键事项,采用直接列举的方法,按照面向长江的流域性问题——长江流域的特殊性问题的逻辑结构,设计了具体的机制和制度。《长江保护法》即将生效,应尽快制定配套立法,助力长江流域“统筹协调”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238.
239.
240.
贺蓉 《海洋环境科学》2021,40(5):776-781
陆海统筹”是《海洋环境保护法》修改的重要原则之一,这就要求处理好《环境保护法》与《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关系,明确《海洋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形式。本文通过对《环境保护法》与《海洋环境保护法》立法背景的梳理以及定位的分析,厘清了二者的关系,通过对世界各主要海洋国家的法律体系研究,归纳出了6种主要立法模式。为落实陆海统筹原则,笔者提出3种修法方案,分析了不同方案的优点和难点,并给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