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分析认为,黄河流量的变化是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黄河水质在现状条件下没有对地下水来显著污染,地下水质的恶化更重要的是黄河补给量的减少相对地引起咸水补给量的增大造成的。  相似文献   
22.
黄河水中沉积物与铜和铅交换吸附等温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界面分级离子/配位子交换原理和方法研究了黄河水中Cu2+,Pb2+与沉积物相互作用的等温线。这类等温线具有1个“拐点”2个“平台”。应用分级离子交换平衡理论导出的等温式,用作图法求出了2种金属离子与沉积物相互作用的平衡常数K1和K2。证明Cu2+,Pb2+在黄河水中与沉积物的交换吸附是分二级进行的。   相似文献   
23.
黄河水中悬浮粒子对镉离子的交换吸附等温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黄河水中悬浮粒子对 Cd2+ 的交换吸附等温线以及赖氨酸和门冬氨酸对吸附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得到一类具有一个“拐点”、两个“平台”的新型河流等温线,用分级离子交换等温式求出平衡常数 K1 和 K2 .当低浓度的氨基酸存在时,对镉与悬浮粒子的交换吸附起促进作用.促进作用的程度与氨基酸的等电点有关,赖氨酸的促进作用较门冬氨酸大.  相似文献   
24.
研究了黄河水中沉积物与重金属污染物Zn^2 、Cd^ 的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结果表明,Zn^2 、Cd^2 在黄河水中主要以M(OH)^ 的形式与沉积物进行-价阳离子交换反应;在天然黄河水pH范围内,Zn^2 、Cd^2 的离子交换率都大于70%;随温度升高,Zn^2 、Cd^2 与沉积物的交换率增加,E-pH曲线向pH值减小的方向位移。  相似文献   
25.
以粉煤灰和铁泥为原料、加入一定量NaCl作助溶剂室温下制备粉煤灰混凝剂,考察酸灰比与酸浓度对Fe3+、Al“溶出率及混凝剂对黄河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3+、A13+的最佳溶出条件为酸灰比3mL/g、HCl浓度4mol/L,此时Fe“溶出率为28.1%,浓度为11.81g/L;A13+溶出率为5.2%,浓度为1.86g/L。粉煤灰混凝剂对黄河水的处理效果在投加量2.38mL/L、沉降时间30min、pH6.2~7.5时最佳,对浊度、ss和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7%、83.6%和62.3%,优于传统市售混凝剂PAC和Fc,Fe3+、AI3+同时存在有利于各自优势的发挥从而提高混凝效果。  相似文献   
26.
黄河水中氨基酸对Cu(Ⅱ)与沉积物相互作用等温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黄河水中 Cu2 +与沉积物相互作用的等温线以及酪氨酸和谷氨酸对等温线的影响。得到的等温线具有一个“拐点”两个“平台”,是一种台阶型的二级交换等温线。用分级离子交换等温式求出了平衡常数 K1 和 K2 。氨基酸对微量金属与沉积物的相互作用有明显的影响 ,影响的程度取决于它们的浓度和等电点。实验证明 :低浓度的氨基酸促进Cu2 +与沉积物的交换吸附。当两种氨基酸的浓度相同时 ,促进作用的程度与氨基酸的等电点有关 ,酪氨酸的促进作用比谷氨酸大。  相似文献   
27.
济源黄河小浪底水质自动监测站是首批国家重点流域省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试点站之一 ,归济源市环境监测站托管。在试运行中 ,济源市环境监测站结合黄河水质现状 ,指导、协助厂商不断摸索改进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自动站简介站址位于小浪底水利工程大坝下游约 1km处 ,是省市  相似文献   
28.
地方传真     
《环境工作通讯》2009,(4):70-71
浙江引入战略合作伙伴 打造绿色经济强省;西部7省建联防机制预防黄河水污染事故;江苏正式推行太湖区域补偿制度;辽宁抓住融资机遇带动产业升级;北京扶持循环经济发展;上海开展环境责任险试点……  相似文献   
29.
朱铁群  李云  孙蕾  王春丽 《环境科技》2007,20(5):30-31,35
为了掌握酚污染物在黄河水中的生物降解情况,采用苯酚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富集黄河水中的降酚微生物,并研究富集微生物对18种酚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黄河水中含有降解苯酚的微生物,该微生物属于细菌;降酚细菌对实验用的15种酚均有降解能力,其中对二元酚分解能力较强;但是,对4-氨基苯酚、2,4,6-三氯苯酚、五氯苯酚无分解能力;混合细菌的降酚能力可以代表黄河水体的降酚能力.  相似文献   
30.
焦作市地下水高氟区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氟病"是较为典型的地方性氟中毒疾病,是环境地球化学领域一个较为流行的研究课题.鉴于焦作地区地下水中氟含量大面积超标的实际状况,采用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结合高氟区内氟的来源,高氟区所处的位置、特点,氟的富集条件,迁移转化等方面,综合分析和研究高氟区内的土壤、地表水、黄河水、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球化学以及人为等七个方面的因素,对焦作地区地下水高氟区的成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