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71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黄河全流域岸边表层土壤中PAHs的分布、来源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黄河流域表层土壤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水平,于2015年5月期间采集了39个黄河全流域岸边表层土壤样品.研究了土壤中∑25PAHs和∑7carc PAHs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同分异构体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来源解析,并采用BaP毒性当量和超额终生癌症风险增量模型(ELCR)对多环芳烃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黄河流域表层土壤样品中∑25PAHs浓度范围为18.23~6805.49ng/g,均值为343.764ng/g;∑7care PAHs含量为2.23~2796.34ng/g,均值为126.6ng/g.PAHs含量整体趋势为中上游高于下游,多数土壤样品中Ant/(Ant+Phe)<0.1,0.2-6~10-4之间,处于潜在风险水平.享堂ELCR值为10-3,呈现较高健康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92.
从淮河治污看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经验和教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1972年6月23日,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我国成立了第一个跨省市的"官厅水库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随后,又相继成立了关于保护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松花江流域、珠江流域、太湖水系等水域的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93.
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确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Ⅱ)--应用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河支流渭河为例,概算了河河4个断面及其干流现状及不同水文年的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结果表明,在多年平均状况下,渭河最小环境需水量为19.8亿m^3/a,占年轻流量的12.9%,占基流量的64.9%,考虑河道环境用水后渭河的水资源利用率应为14.2%,比未考虑环境用水的利用率降低约14%,为满足最小环境需水量的要求,渭河废污水排放量必须低于1998年水平。  相似文献   
194.
黄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近年来,随着黄河流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对黄河水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缺乏完善的污染防治措施,导致了水质日趋恶化。本文总体评价了黄河流域水质污染的现状,对流域污染源进行了的总结,对于由于水质污染而带来的危害进行了的分析,同时针对水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非工程与工程的水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5.
青海省沿黄12县自然灾害活动特征及承灾体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隋欣  杨志峰 《灾害学》2004,19(3):7-13
根据1949~2000年青海省沿黄12县的地质、地震和区域气候资料,对青海省黄河干流水电梯级开发已建龙羊峡和李家峡水库蓄水前后自然灾害的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层次性、代表性、易得性、客观性和可统计性等原则,建立了适于评价县域承灾体脆弱性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加权分级评分法对其进行了量化评估,以揭示区域未来成灾趋势.评价结果表明,湟中、湟源、民和、化隆、循化、尖扎、共和是洪涝、干旱、病虫害、地质和地震灾害的高发区,承灾体也非常脆弱.  相似文献   
196.
采取区域基尼系数方法,对黄河流域地级行政区层面上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水资源与耕地资源、水资源与农业劳动力资源彼此之间的匹配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业、工业用水与GDP匹配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354 2,0.344 3,经济发展水平与水资源利用量之间匹配状况较为合理,也就是说农业、工业生产过程中耗用水资源的同时也贡献了相同比例的GDP,但尚未实现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脱钩,同时说明,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还具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为0.803 1,与农业劳动力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为0.777 2,属于"高度不匹配"状况,因此需要根据区域水资源状况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同时改变以往的供水管理,实现需水管理;耕地资源与农业劳动力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为0.298 2,处于相对匹配状态,说明今后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劳动力将逐步减少,因此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97.
系统梳理了近年以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分析了水环境质量、水生态、水资源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目标实现和机构改革的新形势,从空间管控、三源共治、"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统筹等方面科学谋划了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以期改善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助力美丽中国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98.
199.
黄河中游径流可再生性对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径流可再生性的变化是水循环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对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以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1950—2008 年间的水文、气象资料以及人类活动(如引水、水土保持)等资料为基础,运用统计方法研究了径流可再生性指标Irr的变化及其成因.在59 a 的时间尺度上,Irr在总体上具有明显的减小趋势,但具有次一级的波动,其变化可以分为4 个阶段.研究发现,3 个气候变量(年降水量Pm、年均气温Tm和夏季风强度指标SMI)与当年Irr的相关程度均不高,但它们的滞后作用对于Irr的影响十分明显,表明气候因子对于径流可再生性影响具有某种时间尺度效应.以Irr与某一气候因子的N年滑动平均值的相关系数与N的关系曲线的峰值或拐点所对应的N值作为气候因子影响Irr的特征时间尺度,确定了Pm、SMI和Tm影响径流可再生性的特征时间尺度分别为11、9 和4 a.Irr与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面积及水土保持措施总面积之间均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1998 年以后开展的以大规模退耕还林(草)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使得径流可再生性指标进一步降低.建立了Irr与气候暖干化指标和水土保持总面积之间的回归方程式,该方程表明,Irr随气候暖干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0.
黄河流域为例,通过集成RS/GIS 技术,利用生态水文评估工具中模块化生态水文综合管理系统(EcoHAT)对研究区植被生态用水过程进行定量模拟,模拟出该流域20 世纪50年代以来像元尺度上植被生态用水量,得到研究区植被生态用水时空结构差异。结果表明:在年际变化上,20 世纪60 年代和80 年代偏多,而70 年代和90 年代偏少,2000 年生长季植被生态用水量为263.5 mm;年内变化整体与降水变化趋势相一致,最大值集中在6-8 月;从植被类型看,最小是草地,其次为灌丛,最大为林地;从水资源分区上看,最小的是兰河干流区间,伊洛河流域最大。其中,兰河干流区间、河龙干流区间、内流区、湟水流域、龙兰干流区间、龙羊峡以上及洮河流域普遍小于400 mm,汾河流域、黄河下游、泾河流域、北洛河流域、沁河流域、渭河流域、龙三干流区间、三花干流区间及伊洛河流域普遍大于400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