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67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5 毫秒
51.
智能温控纺织品的种类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智能温控纺织品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极富生命力的高科技产品。它不仅能够提高服装的舒适性.而且具有高附加值,能实现高效益。随着高新技术不断引入该领域,人们对服装高档化要求的日益增强和对功能性整理织物要求的提高,开发新型保温调温织物必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
贾峰 《世界环境》2005,(3):86-87
巴尔迪摩与纽约、波士顿、费城并称为殖民地时期美国的4大城镇,工业发达,污染严重。20世纪70年代,大批工厂因不符合环保法律的要求而被迫停产。为重振当地经济,美国政府在1990年之后推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的城市转型计划,重点开发那些地处城市中心区域的工厂遗址(《超级基金法》称其为“褐色地块(Brownfield)”)。为此,联邦政府确立了16个褐色地块治理示范社区,从环境评估、污染责任认定、人员再就业培训到环境清洁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同时予以税收优惠。对已清洁的地块,由州政府颁发证明已完成清洁的证书。这些地块也因此不再适用《超级基金法》的规定,不会要求清洁者承担更多的义务,从而打消了投资者的顾虑,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吸引了大量投资,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53.
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损害是灾难性和不可逆转的。化学物质安全与控制是当前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国际性环境问题之一。为了保护人类健康,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发达国家对化学物质采取了以预防为主的风险管理措施。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欧共体等发达国家相继制定了加强对化学物质管理的环境法规。  相似文献   
54.
王芹 《环境》2005,(4):58-60
广州市第89中学创办于1966年,由于各种原因,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师生都很少有成功的体验,师资队伍也不够稳定,有几个科组,校龄最长的是1994、1995年入校的教师。1998年,新任领导班子全面总结了学校的办学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学校发展的策略:从环境教育入手,依靠毗邻植物园、树木公园等生态环境区域的优势,形成学校办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55.
邹晶 《世界环境》2006,(2):86-87
加拿大摄影家爱德华·博廷斯基(Edward Burtynsky)成名于20世纪80年代,是当今北美最走红的观念摄影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大多直接反映了人类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不乏视觉的美感和艺术表现力。博延斯基的作品虽然常常表达了作者对环境破坏的伤感,但也着实体现出其特有的诗意和自然之美,其作品往往注入了西方后现代时期的当代艺术观念,成为了一种现时的艺术批判。爱德华·博廷斯基曾在矿山和机械制造厂工作了30年,其间他开始拍摄大画幅彩色照片。几十年来,博廷斯基在世界各地进行拍摄,其中也包括中国。  相似文献   
56.
梁瑞明 《环境》2005,2(9):101-102
知识管理由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它重视组织内部管理,关注组织外部的知识联盟、知识网络的建设,其管理理念、方法、工具与实施,对现代行政改革有着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7.
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5,21(3):50-50
可持续发展: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背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几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关于“增长的极限”的讨论。伴随着人们对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目标的认识的加深,可持续发展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58.
国际电子废物立法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欧洲各国开始对电子废弃物立法。90年代末期,亚洲的日本、我国台湾都颁布实施了专项法规。  相似文献   
59.
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以日本锦鲫(Carassius auratus)作为实验生物,运用SDS变性胶(SDS-PAGE)蛋白电泳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1mg/L 2-硝基-4’-羟基二苯胺(HC Orange No.1)在不同暴露时期对鲫鱼鳃组织应激蛋白HSP70诱导表达的情况,并探讨了鲫鱼鳃组织HSP70作为该有机污染物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鲫鱼鳃组织HSP70在暴露2d后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开始有显著的表达(P〈0.05),并随着暴露天数的增加其表达量显著增加;在暴露4d后其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在暴露7d后其表达量开始下降,但可能由于长时间的有机物毒性胁迫,造成了鲫鱼鳃组织损伤和病变,HSP70在随后的暴露时间段内表达量明显下降,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因此,鲫鱼鳃组织HSP70并不适宜作为该有机污染物在自然界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0.
春季北支脊变化特征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个站月降水量和气温资料,通过小波、相关分析等方法,讨论了春季北支脊的变化特征及其对中国同期降水和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北支脊缓慢增强,存在2~3 a和准6 a的周期;纬向位置略向东移,具有准3 a和12 a的周期。春季北支脊偏强(弱),黄河流域到江南地区的降水量偏少(多),东北、西南和华南地区的降水量偏多(少);春季北支脊纬向位置偏东(西),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偏多(少),西南和江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偏少(多);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升(降)温显著。当春季北支脊纬向位置显著偏东(西)时,且强度偏强(弱),淮河流域降水偏少(多),东北、西南和华南地区的降水偏多(少),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明显偏高(低)。通过对相应的环流和物理量场的分析,能较合理地解释中国春季气候异常的原因,对中国短期气候预测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