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94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113篇
综合类   532篇
基础理论   134篇
污染及防治   110篇
评价与监测   72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酸雨正呈蔓延之势 ,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30 % ,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酸雨的防治 ,一靠完善的环境法规和执法力度 ;二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本文介绍了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酸雨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952.
华南地区春季冷锋云系中污染物的输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华南春季冷锋云系中污染物的三维输送和酸沉降特点.该地区低空经常存在一个稳定的逆温层结构,且混合层顶也较低,有利于污染物在层内聚集.冷锋南下时,锋前上升气流把原稳定层中的污染物抬升并送入云内,形成“逆温层内累积——被锋面抬升——高空平流输送——湿沉降到地面”的循环.一个地方排放的污染物可以造成其周围几百公里范围内云和降水的酸化.轨迹烟团模式计算的结果也表明,即使在冷锋的北来气流作用下,本地源的影响仍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953.
孟波 《云南环境科学》2003,22(Z1):104-105
对滇池有机物和氮、磷污染底泥雨水淋溶试验表明,试验底泥结构致密,渗透性能很差,雨水对底泥的淋滤作用一般仅局限于对表层的雨水击溅.  相似文献   
954.
张利华 《福建环境》2003,20(5):74-76
通过对1999年—2002年福州市区降水常规监测数据分析,初步探讨了福州市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酸雨类型及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955.
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在模拟酸雨条件下的化学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周期浸泡加速腐蚀试验法研究pH=3.5、5.6和pH为1.0时SO2-为0、0.06、0.1、0.2mol/L等6种模拟酸雨条件下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的化学行为。研究表明:酸雨对材料的影响,主要是H+侵蚀引起的溶解腐蚀和SO42-侵蚀引起的膨胀腐蚀。  相似文献   
956.
重庆市的酸沉降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庆是中国六大老工业城市之一,大气酸沉降污染及危害严重,每年排放SO280万吨左右,尘20余万吨,空气中的SO2,TSP,降尘普遍超过国家标准。酸雨,酸雾,酸性气溶胶酸性黑雨使重庆大气环境酸化,并对人体健康,森林,土壤作物,金属构筑物,建筑材料等造成广泛危害。重庆市为此加强环境法制建设,采取了减轻污染的一系列措施,基本控制住大气环境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57.
阐述了酸雨的形成和危害;监测了近3a来五华区降水pH值。结果:2004年共出现酸雨5次,占全年降水次数6.3%;2005年无酸雨;2006年共出现酸雨1次,占全年降水次数1.6%。提出了酸雨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58.
福建省城市酸性降水特征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建省23个城市2004年降水监测数据为基础,对降水pH值、酸雨出现频率、阴阳离子组成进行了分段统计分析,探讨了福建省酸雨类型、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认为全省降水pH年均值〈5.6的城市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酸雨区主要分布在闽东南沿海,酸雨类型主要为硫酸型,3月份酸雨强度最强。  相似文献   
959.
降尘、酸雨及其复合污染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降尘、酸雨可降低酸性紫色土莴笋茎、叶鲜重3.9%—14.4%;复合污染对莴笋的减产量增大,且以酸性紫色土为高,降尘、酸雨对蔬菜的促长作用使莴笋早衰减产、小白菜增产。酸性紫色土各处理较对照明显提高两种蔬菜叶细胞透性(电导值、K~+外渗增量达9.5%—127.7%),作物种类间变化规律不同。复合污染明显使两种蔬菜V_c和水溶性氨基酸降低、莴笋硝酸盐增高,蔬菜品质变劣。,酸性土r=0.9646-0.9739)。同产量结果相似,酸性紫色土上蔬菜的根重绝对量大大低于石灰性紫色土。可见在pH5.2的酸性紫色土上不宜种植抗逆(酸)性差的蔬菜作物,尤其是在降尘-酸雨复合污染条件下更是如此。否则,必将形成一个典型的逆境农业生态系统。2.3降尘、酸雨及其复合污染对蔬菜叶片细胞透性的影响降尘、酸雨各处理使酸性紫色土上莴笋叶片电导值、K+浓度较CK分别提高27.7%—59.0%和9.1%—27.3%(表5),表明叶细胞膜可能受到不同程度损伤,膜内物质容易外渗[12],影响植物正常生长、降低产量,石灰性紫色土虽3个处理植株叶片电导值也明显高于CK8.4%—59.7%,但K+浓度下降8.0%—25.0%(A处理除外),  相似文献   
960.
酸雨对森林、水体和农田等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受到许多研究者的重视,并已取得一些成果,但关于木本园林植物的伤害机理及抗性机制没有得到澄清,尤其是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研究较少。采用盆栽法,以木兰科(Magnoliaceae)树种抗酸性强的阔瓣含笑(Michelia platypetala)和抗酸性弱的红花木莲(Manglieta insignis)为试材,研究了不同pH值模拟酸雨处理对叶片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雨pH值的下降,两树种叶片抗氧化剂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质量分数下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下降,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趋势不一致,阔瓣含笑一直呈上升趋势,红花木莲则先上升后下降。此外,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上升,丙二醛(MDA)含量和膜透性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O2?·产生速率与MDA和膜透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抗氧化酶SOD,GR和抗氧化剂ASA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说明酸雨降低了植物体防御活性氧伤害有关的酶系统和非酶系统抗性能力,提高了体内活性氧含量,膜脂过氧化加剧。与红花木莲相比,阔瓣含笑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本研究结果从自由基的产生及清除的角度,探讨木本园林植物的伤害机理以及抗性机制,也为该类园林树种在江南城市中的选择提供一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