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11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40篇
综合类   659篇
基础理论   106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72篇
社会与环境   46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福建三都湾赤潮监控区的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推荐的小白鼠生物测定法,对三都湾赤潮监控区的经济贝类于2003年5月.10月进行每月1次的麻痹性贝毒(PSP)和腹泻性贝毒(DSP)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在此期间均未检测出PSP;DSP于7、8、10月在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体内检出,其中10月检出DSP含量为10Mu/100g,超标。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受重金属严重污染的锦州湾内表层沉积物中铅、锌、镉在各地球化学相间的含量,及其在湾内河水-海水混合界面附近各相间的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上述重金属以非残渣相为主要存在形式,其中铁锰氧化物为重要的清除载体;以铁锰氧化物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的重金属含量由水环境的E_H和pH控制;在污染源附近的海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在非残渣相和残渣相间的比值与近岸锌厂排出的这些重金属在废水和废渣中的含量比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用IC-6离子色谱分析仪,研究石化工业废水中阴离子的测定技术,并首次建立炼油、化肥外排废水中F^-、Cl^-、NO2^-、PO4^3-、NO3^-、SO4^2-等阴离子含量测定的岗位。以含0.0054mol/L碳酸氢钠和0.0050mol/L碳酸钠为淋洗液,在电流70mA、流速1.5mL/min、泵压0~42MPa的条件下,测得各阴离子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相对标准偏差(RSD)〈5.00%、加标回收率为95%~116%。  相似文献   
14.
大连湾沉积物中PAHs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采集大连湾附近海域的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探讨了其在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大连湾表层沉积物中PAHs含量的变化范围为32.70-3558.88ng/g,平均值1152.08ng/g。大连湾表层沉积物中PAHs以油类污染为主。其含量分布,大连港附近海域最高,东北部靠近大连湾煤码头航道测站次之,由西北和东北向南逐步递减,呈现出明显的两点污染源特征。  相似文献   
15.
于2003年8月下旬对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进行了十船连续同步27h采样调查,分析了调查区域的溶解态无机磷、有机磷、总磷的平面分布、断面分布、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调查区域内,溶解态无机磷浓度很低,而溶解态有机磷浓度较高(占溶解态总磷的85%以上),是溶解态总磷的主要组成部分.各形态磷的平面分布、断面分布均呈现出由河口向邻近海域降低的趋势,溶解态总磷、溶解态有机磷梯度变化较溶解态无机磷更为明显;潮汐对河口浅水区的各形态磷浓度影响较大,对邻近调查海域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85~2004年能见度和有烟日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20 a当中,湄洲湾沿海能见度和大气受烟尘污染的变化.结果表明:湄洲湾夏季沿海能见度明显好于冬季,这可能与冬夏盛行风向不同,输送排放污染源地不同以及不同季节天气气候条件相关.湄洲湾冬季和夏季沿海能见度呈显著下降趋势,尤以夏季为突出.污染日在86~199d之间徘徊;1985~1988年是污染"轻微期",年平均污染日101d;1997~2000年是污染"严重期",年平均污染日达186 d.  相似文献   
17.
胶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张学庆  孙英兰 《海洋环境科学》2007,26(4):347-350,359
在胶州湾水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计算了各个点源的响应系数,分担率及环境容量.结果表明,胶州湾内COD各入海污染源均有余量,不需要削减.胶州湾东北部N、P污染较严重,污染物入海总量已经超过海域的环境容量.研究结果将为胶州湾污水排海、海域水质管理、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辽东湾浅水区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根据1999年8月调查资料,对辽东湾浅水区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大部分涨水指标达到一类水质标准。但无机氮、重金属Pb超标比较严重。河口附近海域水质较差,远岸水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9.
AnalysisofrelationshipbetweeneconomicgrowthandenvironmentinBenxiShiqiaoziDevelopmentZone¥LiBin;RuJiang;YeWenhu;XuYunlin(Cent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