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83篇
安全科学   91篇
废物处理   114篇
环保管理   102篇
综合类   363篇
基础理论   156篇
污染及防治   120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电极生物膜法在给水和排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认为该工艺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水处理方法 ,并对今后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2.
The effects of biofilm growth on flow and solute transport through a sandblasted glass parallel plate fracture was investigated. The fracture was inoculated using soil microorganisms. Glucose, oxygen and other nutrients were supplied to support growth. The biomass initially formed discrete clusters attached to the glass surfaces, but over time formed a continuous biofilm. From dye tracer tests conducted during biofilm growth, it was observed that channels and low-permeability zones dominated transport.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the fracture showed a sigmoidal decrease with time.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was reduced by a factor of 0.033, from 18 to 0.6 cm/s, corresponding to a 72% decrease in the hydraulic aperture, from 500 to 140 microm. In contrast, the mass balance aperture, determined from fluoride tracer tests, remained relatively constant, indicating that the impact of biomass growth on effective fracture porosity was much less than the effect on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alyses of pre-biofilm tracer tests revealed that both Taylor dispersion and macrodispersion were influencing transport. During biofilm growth, only macrodispersion was dominant. The macrodispersion coefficient alpha(macro) was found to increase logarithmically with hydraulic conductivity reduction.  相似文献   
103.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无泡供氧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采用中空纤维膜作为无泡供氧及生物膜载体,采用包埋固定化技术进行挂膜及污水处理研究。通过装置改进,较好地解决了无曝气条件下的底物传质问题,提高了传质效率,确定了最佳包埋剂及固定化条件,缩短了挂膜时间和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PVA作为包埋剂,且包泥量为1:1的情况下,挂膜时间可缩短为一周左右,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0%和80%左右。  相似文献   
104.
分析环评市场现状--利益扭曲、鱼龙混杂、机制不健全,借证环评、转包环评等现象时有发生,并论述其对环评质量所造成的危害,提出成立环评招投标机构,开展环评招投标,促进环评市场的健康发展,为环评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05.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交联淀粉,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制备工艺条件;用交联淀粉制备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ISX),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ISX制备的工艺条件。研究表明,制备的ISX对模拟含铬废水中铬(VI)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06.
对PCB测定中所使用的Aroclor和单体标准品的区别、联系和使用进行了分析阐述,并对PCB测定中的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生物分析法、免疫分析法的优点、局限性进行了比较.对今后的PCB的测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7.
广西发展燃料乙醇产业总体方案替代方案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环评的目的不是减小规划对环境的影响,而是通过比较,选出规划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替代方案。本文运用AHP-模糊数学法,结合广西发展燃料乙醇产业总体方案,从大气环境、水环境、废弃物、资源承载力、资源能源消耗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六个方面,合理选取指标,建立了方案布局合理性指标体系,并用AHP-模糊数学法对四种替代方案进行了计算,得出方案一的结果为77.44,方案二的结果为78.62,方案三的结果为78.23,方案四的结果为82.13。方案四为“零作为”方案,计算结果为环境本底参照值。论文以方案四为参照,同时结合各方案的隶属度,选出了最佳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108.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作关键问题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要想能够顺利通过一系列审查并最终获得减排量,需要特别重视项目运作流程中的关键环节。针对中国CDM项目审批数量少,通过率低,耗费时间长等问题,本文在分析CDM内涵及项目运作流程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CDM项目运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与建议,期望能够为中国推进CDM项目实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9.
棉浆黑液是高浓度有机废水,有较好的厌氧可生化性。利用上流式多级处理厌氧反应器处理棉浆黑液,容积负荷在14.4—24kg/(m^3·d)之间,平均COD去除率可达到80%,同时可产生沼气,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0.
废水厌氧处理研究前沿和趋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水厌氧处理作为一种有竞争力的、经济的、日益成熟的生物处理工艺,是一种集环境保护、能源回收和生态良性循环于一体的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其研究和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工程化推广应用极其广泛。本文讨论了废水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历程、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技术、两相生物反应器、高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处理技术,并对目前废水厌氧处理的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