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124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69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通过在湖南省祁东县紫云材进行的土地利用及农户经济行为调查,从土地状况、从业选择、农具、农田设施、耕作方式和效益等方面,分析了湘南红壤丘陵区农户社会经济行为对土地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云村农户重“品种”轻“土壤”,水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理化性状变差,土壤自然肥力降低,旱地、林地粗放经营,质量退化。改变农户只重“品种”而忽视“土壤”的观念、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建立合理的轮作体系和水土保持型高效集约持续的耕作制度、加强林业管理和经营、加大农业投入、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是防止本区土地退化和保证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2.
西部大开发面临的环境挑战及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部大开发面临的环境挑战主要是生态脆弱性的加重和环境污染西迁速度的加快。面对挑战,需要采取的对策及措施主要有:认真开 展对生态环境的科学研究;加强与拓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切实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努力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力度;坚决遏制环境污染 的西迁;制定与实施“西部蓝天计划”;大力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有效利用等。   相似文献   
103.
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促进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的水资源现状,并提出旨在促进西部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4.
湖南省酸雨变化特征、现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湖南省1993-2000年监测酸雨的数据资料,对湖南省酸雨的变化特征、分布及目前的状况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降水pH值小于5.0的强酸性降水地区主要分布在湘中南和西南部,弱酸性降水区则分布在湘中地区;除怀化和洪江两地外,湖南降水阴阳离子基本平衡;湖南地区降雨为典型的硫酸型降雨,酸雨的形成主要受局地源的影响,其次是土壤、地形、气候和中远距离的输送等自然因素的作用.笔者认为能源结构和工业污染物等社会因素在酸雨的形成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湖南东部地区稻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及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6年3月,在湖南省东部7个地区的城市近郊和工业区附近稻田中多点采集土壤样品,参照EPA8081A标准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研究20种有机氯农药残留及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残留的有机氯农药主要为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类,共占有机氯农药残留总量的84.6%,2种污染物残留量均低于《食用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指标》(HJ332-2006)限值,其中,w(HCHs)为1.7~25.3 μg/kg,平均值为18.2 μg/kg;w(DDTs)为10.5~40.4 μg/kg,平均值为23.8 μg/kg.残留水平较高的是β-HCH,DDT和DDE,w(β-HCH),w(DDT)和w(DDE)的平均值分别为12.9,11.4和9.8 μg/kg;其他13种农药也不同程度地被检出.同国内外其他地区同类农田土壤相比,该残留量处于中等水平,表明湖南东部地区稻田土壤中六六六和DDT的残留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06.
Environmental exposure to arsenic (As) in the Kutahya region of the western Anatolia, Turkey has been reported to cause various types of arsenic-associated skin disorders (Dogan, Dogan, Celebi, & Baris, 2005). A geological and mineralogical study was conducted to find the source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As. Geogenic (background) levels were measured in samples collected from various sources in the Gediz, Simav, Tavsanli, Emet, Yoncali, Yenicekoy, and Muratdagi areas of the Kutahya region. Based on this analysis, we determined that natural sources are a domineering factor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As, which was found: (1) mainly in evaporitic minerals, including colemanite (269–3900 ppm) and gypsum (11–99,999 ppm), but also in alunite (7–10 ppm) and chert (54–219 ppm); (2) in secondary epithermal gypsum, which has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As in the form of realgar and orpiment along fracture zones of Mesozoic and Cenozoic carbonate aquifers; (3) in rocks, including limestone/dolomite (3–699 ppm) and travertine (5–4736 ppm), which are relatively more enriched in As than volcanics (2–14 ppm), probably because of secondary enrichment through hydrological systems; (4) in coal (1.9–46.5 ppm) in the sedimentary successions of the Tertiary basins; (5) in thermal waters, where As is unevenly distributed at concentrations varying from 0.0–0.9 mg/l. The highest As concentrations in thermal water (Gediz and Simav) correlate to the higher pH (7–9.3) and T (60–83°C) conditions and to the type of water (Na–HCO3–SO4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of Ca, Mg, K, SiO2, and Cl in the water). Changes in pH can be related to some redox reactions, such as the cation exchange reactions driving the dissolution of carbonates and silicates. Fe-oxidation, high pH values (7–9.3), presence of other trace metals (Ni, Co, Pb, Zn, Al), increased salinity (Na, Cl), high B, Li, F, and SiO, high Fe, SO4 (magnetite, specularite-hematite, gypsum), and graphite, and the presence of U, Fe, Cu, Pb, Zn, and B, especially in the Emet, Gediz, and Simav areas, are the typical indicators for the geothermally affected water with high As content. A sixth source of As in this region is the ground (0.0–10.7 mg/l) and the surface waters (0.0022–0.01 mg/l), which are controlled by water–rock interaction, fracture system, and mixing/dilution of thermal waters. The high As concentration in groundwater corresponds to the areas where pathological changes are greatest in the habitants. Arsenic in ground water also effects ecology. For example, only Juriperus oxycedrus and J. varioxycedrus types of vegetation are observed in locations with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As in the region. Branches and roots of these plants are enriched in As.  相似文献   
107.
西部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表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①生态环境主要组成要素问题突出,表现在植被衰退、土地退化没有得到根本性控制,水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用水不能得到保障;②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调节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等服务功能下降;③生命支持系统受到威胁,生态破坏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受到削弱.建议:西部地区应改变目前单要素、分割式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思想,采取生态系统管理方式,树立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的指导思想,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开展区域生态保护研究,增加生态保护资金投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08.
绿色发展是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的重要体现。通过构建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体系,基于MinDs模型、泰尔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测算2001—2019年西部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时空分异特征,分析其驱动因素。结论如下:(1)西部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以2015年为界,呈“先升后降”变化,西北、广西的资源型城市整体上升,西南和内蒙古的资源型城市近年呈下降趋势,成长型城市发展较为稳定,成熟型和再生型城市2017年后下降明显,衰退型城市呈上升趋势;(2)西部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表现为极低和极高区间数量少、中间得分数量多的正态分布特征;(3)绿色发展效率空间非均衡的问题较为严重,其中,西北与西南地区的成熟型城市的变化是导致绿色发展效率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4)经济发展、城市化、城市规模和技术创新能够显著提升西部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不同空间范围和不同生命周期下的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驱动因素各有特点。研究对提升西部各类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9.
湖南地区是长江中游新石器时期文化发源地之一,为了更有效地了解新石器时期的人地关系,以高程、坡度、坡向、水体、地貌、土壤和植被类型这7个指标构建新石器时期聚落遗址人居环境模糊指数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地理探测器的因子探测法确定各要素的权重,在ArcGIS中将各因子的权重值进行加权叠加和综合等级类型分类,最终得到湖南新石器时期聚落遗址人居环境适宜度评价结果:宜居度中等以上的区域面积最大,总面积为18.59万km2,占湖南省总面积的87.77%;水体权重值占比最高;古人偏爱聚水而居,且集中分布在洞庭湖区域,湘、资、沅、澧周边沿干流分布或在河流的交汇区域分布;适宜度等级较高的遗址类型偏向于丘陵型、台地型和平原型;宜居度中等及以上的遗址多分布在地形较低、朝南、微斜坡、地貌、土壤和植被类型最为丰富的区域.本文可为今后史前聚落遗址分布与自然环境分析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0.
张弛  吴绍洪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5):1186-1194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极端降水极易形成山洪并引发地质灾害,1998年夏季西南降水达709.3 mm,超出平均降水约23.9%。经使用水汽追踪模型WAM2layers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等大数据追踪西南降水水汽来源,发现西南夏季降水主要有四个源区,分别是西南季风区、西风带区、本地和东南季风区,1998年夏季分别贡献了330.1 mm、110.0 mm、104.8 mm和65.6 mm水汽,约占所追踪降水的52.2%、17.4%、16.6%和10.4%。西南季风区作为最大源区,贡献了超过一半的降水水汽。增加的降水其水汽主要来自西南季风区、西风带区和本地,比平均分别多贡献80.1 mm、29.3 mm和27.1 mm,合占所增加降水的99.9%;其中又以西南季风区贡献占主导。进一步发现,1998年夏季太平洋副高向西南延伸,并在北孟加拉湾和我国南海形成两个高压中心异常,导致西南季风向我国西南地区的水汽输送异常强劲,从而造成西南地区降水异常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