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11篇
综合类   418篇
基础理论   114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46篇
社会与环境   124篇
灾害及防治   14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51.
吉林省城市大气降水pH值时空分异及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吉林省8个代表城市1992-1997年大气降水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大气降水PH值的时空分异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吉林省中西部城市大气降水基本呈中性;东部的图们,珲春两市大气降水酸化亚得,多年平均降水PH分别为5.12和5.38;全省碱性降水多集中在吉林市。  相似文献   
152.
海南省具有发展桉树林生产的适宜生态环境条件。本文在分析海南省目前桉树林生产的区域差异的基础上,根据海南省影响桉树林生产的气候、地貌、土壤和土地利用的分布现状,提出了海南省桉树林生态区划,将为今后海南省桉树林的生产布局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53.
海南省农业能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OdumHT创立的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对海南省农业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环境资源对农业的贡献很大,环境资源能值占能值利用率的30%,高于全国平均值(13%);净能值产出率为1.27,高于日本和意大利,可以作为一种能值来源;农牧渔业产品的宏观经济价值远大于市场价值,农业生产中有相当大一部分环境资源无偿投入;环境承载指标为2.44,远低于日本和意大利,环境压力较小,发展潜力很大。进而提出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有关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154.
云南省土著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形成了特有的习俗。这些知识和习俗对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资源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从宗教信仰、民俗、耕作制度、栽培、选种等方面进行归纳,以期从中汲取有益于农业持续发展的精华。  相似文献   
155.
江苏海岸湿地水质污染特征与海陆一体化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0年江苏海岸湿地人海河流河口淡水监测断面有30%的水质处于劣Ⅴ类,满足Ⅲ类水质的仅占10%;近岸海域海水监测断面有50%的水质处于Ⅳ标准。人类扰动的频率与强度的日益加大是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而河流携带大量污染物是水质污染的主要途径。江苏海岸湿地水质污染防治的关键在于流域海陆水环境系统的一体化调控,侧重点是调控技术路线和水质污染控制层次的设计。环境管理控制区划的方案是:横向上由陆向海划分为上游流域、近岸陆域、海岸湿地和离岸海域4个环境控制带;纵向上自北向南以水系汇流特征、行政区划特征、海域特点划分为Ⅳ类环境功能区及若干亚区。  相似文献   
156.
云南近百年来温度雨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气候倾向率、Morlet小波方法,对云南10个站1901-2007年的年降水和平均温度资料分析表明:100年来云南平均增温速率为0.031℃/10a。近50年来全省平均增温速率为0.242℃/10a,略高于全国的增温,增温最大的是滇中的昆明、滇南的普洱,分别为0.442℃/10a和0.409℃/10a,并且西部明显高于东部。100年来云南年降水呈减少趋势,平均速率为7.288mm/10a,近50年来,年降水量减少平均速率为6.66mm/10a。但云南降水的区域分异非常明显,云南的东部、中部降水减少;而滇西北和滇东南地区降水增加。云南气温明显的年代际变化是32年,发生了3次突变。年降水呈明显的年代际及年际振荡,具有16~32年、4~8年周期。  相似文献   
157.
20世纪云南省人员震亡基本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收集、整理了云南省人员震亡资料;在对资料可用性分析的基础上,以资料较为丰富的20世纪作为研究重点,分析了云南省人员震亡的时空分布,探讨了震亡与震级、烈度关系,总结了20世纪云南省人员震亡4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可供认识云南省下一轮强震活跃期人员的震亡情况参考。  相似文献   
158.
胡妍  李巍 《中国环境科学》2016,36(4):1275-1280
仅考虑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损害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区域用水的真实效果.本文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提出区域用水环境经济综合效率(WEEE)概念及其评价方法,分析了2001~2012年河南省主要地市的WEEE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水资源利用保持了较高经济效率,但环境效率相对较差并由此拉低全省WEEE平均约2%;2012年WEEE未达到DEA有效的地市水资源投入平均冗余率约为18%,COD和NH3-N平均超排率分别约为49%和49.2%,说明这些地市存在水资源利用低效和水污染物排放较高的问题.通过分析水资源利用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发现,技术变化指数在研究时段内下降了2%,是抑制WEEE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为了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取得更好的环境和经济综合效益,河南省应加大对工农业节水和水污染防治的科技投入,并在严格控制用水总量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水污染物的减排工作.  相似文献   
159.
分析重金属在"环境-牛肝菌-人体"系统中的迁移、富集规律,为牛肝菌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食用安全评价提供依据。采用ICP-AES法测定云南野生牛肝菌及其生长土壤中Cd和Hg含量,分析牛肝菌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牛肝菌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的联系,推测云南野生牛肝菌中重金属Cd和Hg的来源;根据FAO/WHO规定的每周Cd或Hg的允许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PTWI)评估牛肝菌的重金属暴露风险。结果显示,(1)不同种类、产地牛肝菌中Hg和Cd含量具有差异,菌盖中Hg、Cd的含量分别在0.92~16.00 mg·kg~(-1)dw,4.97~24.07 mg·kg~(-1)dw之间,菌柄的Hg、Cd含量分别介于0.46~8.2mg·kg~(-1)dw和2.11~22.08 mg·kg~(-1)dw之间。同一种牛肝菌菌盖中Hg或Cd的含量均高于菌柄(Q(C/S)1),表明牛肝菌菌盖对Hg和Cd的富集能力强于菌柄。(2)牛肝菌菌盖和菌柄对Hg的富集系数(bioaccumulation factor,BCF)分别在1.72~19.12和1.30~6.40之间,菌盖、菌柄的Hg含量均高于相应生长土壤的含量,其中采自楚雄永仁县的铜色牛肝菌菌盖的Hg含量是土壤的19.12倍,表明牛肝菌中的Hg不仅来自土壤,根据山地"Hg诱捕效应"及云南大气Hg升高的相关报道,可以推测云南野生牛肝菌中的Hg主要来源于大气沉降。(3)牛肝菌菌盖、菌柄对Cd的富集系数分别在0.16~1.82和0.07~1.67之间,多数牛肝菌的Cd含量低于土壤含量,表明牛肝菌中的Cd主要来自生长土壤。(4)假设成年人(60 kg)毎周食用300 g新鲜牛肝菌则多数牛肝菌菌盖、菌柄的Hg摄入量低于PTWI(Hg)标准,Hg的暴露风险较低(假设未通过其他途径摄入Hg);食用300 g黑粉孢牛肝菌菌盖或菌柄摄入的Cd达到0.722 mg和0.662 mg,超过PTWI(Cd)标准,食用有Cd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160.
江苏省沿江地区农用地资源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农用地分等中的自然质量分值的计算方法,以实现对地理范围较大,内部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较为明显的江苏省沿江地区的农用地资源质量的合理评价。评价结果为:地处宁镇扬丘陵区的该区西部地区农用地的质量复杂多变,各种级别的农用地均有分布且面积比例相差不大;地处太湖平原区的该区南部地区农用地的质量优越;而该区北部地区农用地质量东西两翼较好,中部较差。根据评价结果,本文从挖掘农用地生产潜力,综合开发利用土地后备资源,提高非农用地经济产出能力,完善农用地与非农用地转换价格约束机制及发展循环产业经济,污染排放源头控制与生产过程中治理相结合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江苏省沿江地区耕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