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47篇
安全科学   179篇
废物处理   51篇
环保管理   286篇
综合类   679篇
基础理论   122篇
污染及防治   81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VBA是Office系列软件内嵌的通用编程语言,用于定制和扩展Office的功能。将VBA应用在环境监测数据统计中,并以功能区噪声等效声级日期筛选为例,通过编制宏代码,方便快捷地实现功能区噪声数据的自动筛选。  相似文献   
82.
本文根据生态环境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提出了生态环境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总体框架,同时,针对环境容量资产、环境质量产品、生态产品资产的特点,分别建立了相应框架体系,提出了环境资产负债表的应用决策方向。本文研究成果对于确立统一的生态环境资产核算标准和方法、使我国生态环境资产负债核算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3.
茶叶基水合氧化铁吸附水体中Pb(Ⅱ)的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原位沉积技术将水合氧化铁(HFO)负载于废弃茶叶渣表面制备了复合材料茶叶基水合氧化铁(HFO-TW),研究了HFO-TW对水溶液中Pb(Ⅱ)的吸附特性,探讨了溶液pH值、时间、共存碱土离子、温度、Pb(Ⅱ)初始浓度等因素对Pb(Ⅱ)的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范围内,Pb(Ⅱ)的吸附量随溶液pH升高而增大;Pb(Ⅱ)的吸附速度较快,100 min内便可达吸附平衡,且动力学曲线较好地符合伪一级和伪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系数可达98.8%;在竞争离子Ca(Ⅱ)/Mg(Ⅱ)的浓度高于Pb(Ⅱ)50倍时,HFO-TW对Pb(Ⅱ)仍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Pb(Ⅱ)的吸附量仅分别下降12.1 mg·g-1和8.1 mg·g-1;Pb(Ⅱ)的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理论最大吸附容量为89.43 mg·g-1,远高于未经改性的茶叶渣和其他生物吸附剂.所有结果均证实HFO-TW在净化实际铅污染水体中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4.
结合对《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的理解,对评审标准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5.
保税区建设是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产业结构和内部布局,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析有助于保税区建设时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化。本文以珠海保税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研究实例,根据保税区的自身特点提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思路和指标,并通过承载力计算对保税区规划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提出规划应考虑土地空间整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策略。  相似文献   
86.
屠宰废水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且含有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和毛发等杂物。采用前处理、SBR-BAF组合处理工艺在铁岭市某肉鸡屠宰企业废水处理工程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出水水质满足《辽宁省废水综合排放标准》(DB 21/1627-2008)直排标准和《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1]动植物油一级标准要求。组合处理工艺、设备运行安全可靠,可在同类肉鸡屠宰废水处理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解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效果.以重庆地区为例,对重庆市63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了调查.根据出水水质和建设成本,对村庄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进行经济技术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动力人工湿地较为经济,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在经济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可作为过渡型处理技术加以应用;渠道式生态沟投资较昂贵,不推荐使用;一体化设备投资昂贵,运行管理简单,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88.
苏州市城区河道自动监测系统实现了时城区河道环境整治水质变化的实时跟踪监测,系统采用小型、节能、低噪的智能子站、免试剂的监测方法和多重保障的安防措施,集监控评价发布为一体化,体现了绿色监测的理念,且与大型水站同样具有较强的野外适应能力和无人值守智能监测的特点.本文就系统的构架以及系统所具有的4个方面特点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在系统建设中的站点选址、对监测结果的有效利用、运行过程的质量控制及免试剂监测方法的适用性等几方面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89.
利用额尔齐斯河2010年监测数据进行水质评价。用模糊综合评级法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判断水质级别;用主成分分析法判断主要污染物类型,确定各污染物的主要贡献率。并将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单项指标评价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在水质评价中水质级别判断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水质主要污染物判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用两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较准确。  相似文献   
90.
Potentially hazardous trace elements such as Cd, Cu, Cr, Ni and Zn are expected to accumulate in biosolids–amended soil and remain in the soil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In this research, uptake of metals by food plants including cabbage, carrot, lettuce and tomato grown on soils 10 years after biosolids application was studied. All the five metals were significantly accumulated in the biosolids-amended soils. The accumulation of metal in soil did not result in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oncentrations of Cu, Cr and Ni in the edible plant tissues. However, the Cd and Zn concentrations of the edible tissues of plants harvested from the biosolids receiving soils we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of the unaffected soils. The plant uptake under Greenfield sandy loam soil was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ose under the Domino clayey loam soil. The metal concentration of edible plant tissue exhibited increasing trends with respect to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ambulated metals. The extents of the increases were plant species dependent. The indigenous soil metals were absorbed by the plants in much higher rates than those of the biosolids–receiving soils. It appeared that the plant uptake of the indigenous soil-borne metal and the added biosolids-borne metals are independent of one another and mathematically are addi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