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5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61.
机电管理是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起一整套与高产高效相配套的管理体系,是加强设备现场管理,实现矿井高产、稳产的有力保证。文章介绍了补连塔煤矿为实现设备的可靠运转,加强机电管理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2.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历时一年,已基本结束。此次污染源普查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污染源基础性数据,合理开发这些基础数据,对提高环境监察工作、加强污染源管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结合林甸县环境监察工作任务、职责,阐述了利用普查成果,可对环境监察工作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3.
深圳市空气污染分区预报思路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本市2005—2010年各区API日资料和污染日逐时资料、逐日气象要素资料、物理量因子,在对全市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和各影响因素细致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典型天气形势和典型要素判定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气象要素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提炼主要因子,建立污染天气预报思路,运用2011年重污染目的资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种三级判定的方法预测污染小概率事件,吻合较好,为空气污染客观预报和高污染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4.
通过现场调研,分析了当前液化烃球罐注水系统的设置及应用情况,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5.
核桃果皮基活性炭对苯酚吸附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附法因具有处理设备简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中.以核桃果皮基活性炭为吸附剂,研究其对苯酚吸附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温度对吸附无显著影响,在20~6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吸附量略有减小;苯酚溶液在酸性至中性条件下的吸附去除率较高.吸附符合经典的Langmuir与Freundlich等温方程,并存在吸附剂和吸附质浓度效应,Langmuir与Freundlich等温方程参数不确定为常数,而是随吸附质质量浓度ρo和吸附剂质量浓度W0变化而变化.研究表明,核桃果皮基活性炭能高效、快速地吸附去除苯酚,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净水材料.  相似文献   
66.
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种植水稻施用量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宁夏西大滩碱化土壤,采用拉丁方田间试验设计进行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种植水稻(Oryza sativa)的施用量研究.试验研究表明施用脱硫石膏能够降低土壤碱化度、总碱度和pH值,提高水稻的出苗率和产量.但是,脱硫石膏施用量不同,土壤碱化度、总碱度和pH值降低的值不同.根据脱硫石膏施用量与土壤碱化度、总碱度、pH值降低的模拟曲线关系,当脱硫石膏施用量为2.8~3.1kg·m~(-2)时,土壤碱化度、总碱度、pH值降低的值达到最大.同时,根据脱硫石膏施用量与水稻出苗率和产量的模拟曲线关系,当脱硫石膏施用量为2.86kg·m~(-2),水稻出苗率达到最大,为84.7%;当脱硫石膏施用量为2.79kg·m~(-2)时,水稻产量达到最大,为0.75kg·m~(-2).因此,建议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种植水稻的施用量为2.8~3.1kg·m~(-2).  相似文献   
67.
中东部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东部的生态状况调查分析,论述了近几年来我国的生态保护成绩.这些成绩主要表现在森林资源持续增加,水土流失得到一定控制,湿地面积有所恢复,自然保护区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继续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进入法制化轨道;加强了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矿山生态重建等生态保护及建设工作等.可以看出,我国十分重视中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68.
推进农户应用清洁能源对于促进农村生态建设至关重要。本文将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视为是一个"外部情境因素-内部心理因素-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的过程,基于环境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构建出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利用江西省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农户购买行为和使用行为两个维度,研究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情境因素(经济激励政策、自愿活动、宣传教育、清洁能源产品属性)以农户感知为中介,进而正向影响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从众心理、行为便利性直接正向影响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生态价值观和感知因素在经济激励政策与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行为便利对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相对于经济激励政策,农户自愿活动对提升农户生态价值观会更有效;在影响农户感知的四个情景因素(经济激励政策、自愿活动、宣传教育、清洁能源产品属性)中,自愿活动对农户感知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对农户清洁能源购买行为正向影响程度最大的是经济激励政策,对农户清洁能源使用行为正向影响程度最大的是行为便利性。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政府要扩大清洁能源产品补贴的范围,加大农户购买清洁能源产品的补贴力度,降低农户购买清洁能源产品的成本;加强清洁能源知识、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升农村居民的环境责任感,增强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价值观;完善农村清洁能源应用服务体系,提升农户应用清洁能源的易用性感知;充分发挥清洁能源示范村的辐射效应,增强农户应用清洁能源有用性感知;引导基层村干部、党员或环保意识强的农户率先应用清洁能源,在从众心理作用下,促使更多的农户应用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69.
在对广元市循环经济发展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广元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效、经验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突出重点领域,从认识上、政策上、技术上推动广元市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0.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re the main source of non-point pollution in the Taihu Lake region, and therefore reduction of nitrogen (N) fertilizer is imperative in this area. A two-year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a paddy field of summer rice-winter wheat rotation in the Taihu Lake area, and the rice growing seasons were mainly concerned in this research. Grain yield, N accumulation at rice crucial stages, N use efficiency, as well as N losses via run off during rice growing season were determined under different N application rat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grain yield under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ates of 135-270 kg N ha−1 (50-100% of the conventional N application rate). Nitrogen accumulation before the heading stage (Pre-NA) accounted for 61-95% of total nitrogen absorption in mature rice, and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traw dry matter at harvest.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Pre-NA and straw (0.53, p < 0.05), and between grain yield and N accumulation after the heading stage (Post-NA) (0.58, p < 0.05), suggesting that increasing nitrogen accumulation after the heading stage is crucial for grain yield improvement. Poor agronomic efficiency of applied N (AEN), 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applied N (PFPN) and internal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applied N (IEN) were observed for the higher soil fertility and a higher N fertilizer input; a simple N fertilizer reduction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this region. Nitrogen loss via runoff was positively linearly related to N application rates and severely affected by rainfall events. The highest-yielding N rates were around 232-257 kg N ha−1, accounting for 86-95% of the conventional N application rates for the rice season. To reduce N losses and enhance N use efficiency, the recommendable N fertilization rate should b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highest yield rate for rice season. Our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nitrogen fertilizer reduction in the Taihu Lake area is feasible and necessary for maintaining grain yield, enhancing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However, the longer-term yield sustainability for the proper N application rate needs to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