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8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镍/铁二元金属对莠去津脱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为了考察Ni/Fe二元金属对莠去津的催化还原特性,分别以Fe粉和Ni/Fe体系作为还原和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对莠去津的脱氯特性进行比较,并讨论了pH值,Ni/Fe配比以及金属添加量等因素对莠去津脱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e粉比较,Ni/Fe体系对莠去津具有很明显的催化脱氯特性.在pH=2时,1.22%(W/W)Ni/Fe体系30min对莠去津的脱氯效率大于90%,相同条件下用Fe粉还原时,90min脱氯效率仅为22.21%通过Fe粉和Ni/Fe表面形态的比较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对Ni/Fe体系的催化还原脱氯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2.
利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零价镁/石墨(ZVMg/C)材料,并将其用于水溶液中三氯乙烯(TCE)的降解.研究通过SEM、BET和XRD等分析手段解析了ZVMg/C的表面形态结构和成分组成;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优化了ZVMg/C的制备参数,比较了石墨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ZVMg/C投加量、溶液初始pH和地下水中常见阴(C...  相似文献   
183.
钯/铝双金属体系对3-氯酚的脱氯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钯/铝双金属体系对水相中3-氯酚的催化脱氯降解效果,通过置换沉积制备了钯/铝双金属颗粒,考察了该双金属颗粒的稳定性以及溶液pH和钯负载量对脱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在4.0以下的酸性条件,钯负载量在1.43%时,可实现水相中3-氯酚的有效脱氯,反应30 min后0.389 mmol/L的3-氯酚转化率可达99%以上,产物主要为苯酚,而钯/铝颗粒在重复测试中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这与铝基材表面自发形成的氧化膜有关。钯/铝材料表征的结果表明,钯颗粒高度分散在铝基材表面,并极大地提高了铝基材的表面积,从而有助于后续的脱氯反应。  相似文献   
184.
Abstract

The potential for dechlorinating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4‐D) and 2,4,5‐tr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4,5‐T) in soil with a consortium showing stable dechlorinating activity wa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adding electron donors and/or acceptors under three anaerobic reducing conditions was compared. Results show that both 2,4‐D and 2,4,5‐T dechlorination rates were enhanced in methanogenic conditions, delayed in sulfate‐reducing conditions, and inhibited in denitrifying conditions. Also under the same three conditions dechlorination was be enhanced by the addition of lactate, pyruvate, and acetate, delayed by the addition of manganese oxide and vitamin B12, and inhibited by the addition of ferric chloride. Response to treatment with such microbial inhibitors as bromoethane sulfonic acid (BESA), vancomycin, and molybdate suggests that the major bacteria involved in 2,4‐D and 2,4,5‐T dechlonnation is methanogen followed joined by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and eubacteria.  相似文献   
185.
Pd/Fe催化脱氯水中PCE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GC-MS为分析方法,采用Pd/Fe双金属对水溶液中四氯乙烯(PCE)进行了催化还原脱氯处理,考察了PCE初始浓度、钯含量、Pd/Fe用量和溶液初始pH值等各因素对脱氯效果影响及还原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Pd/Fe双金属对PCE有较好的还原脱氯效率,反应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以反应物PCE浓度为参照的反应速率常数K变化范围为0.019min^-1~0.16min^-1,对应的PCE半衰期从6min到36min,揭示反应有可能是在过量的Pd/Fe双金属表面进行。当PCE溶液初始浓度为1mmol/L,投加1.2g钯含量为0.03%的Pd/Fe双金属,在25℃下反应60min,PCE的脱氯率达到95%以上。增大钯含量和Pd/Fe用量可有效提高脱氯率,在初始pH值为弱酸性条件下有利于还原脱氯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