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7篇
  免费   469篇
  国内免费   1662篇
安全科学   502篇
废物处理   777篇
环保管理   1012篇
综合类   4371篇
基础理论   465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089篇
评价与监测   127篇
社会与环境   48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403篇
  2012年   464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545篇
  2006年   645篇
  2005年   488篇
  2004年   424篇
  2003年   416篇
  2002年   347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63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介绍了有效微生物(EM)的组成、特点及其处理废水的机理;通过与传统的生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比较,指出了利用EM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优势,认为该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降低污泥产量,而且能够缩短反应器的响应时间;并介绍了EM制剂在国内外的生产情况,对今后EM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2.
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管理,推行清洁生产,开好污水治理设施,重视环保科研,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为保护资源做贡献。  相似文献   
33.
人工曝气技术在河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国内外河道人工曝气技术的工程实践,介绍该技术的原理。在河流水质变化的不同时期应用河道曝气技术,可以分别达到消除黑臭,减少水体污染负荷,促进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等目的,是种低成本、见效快的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
生活垃圾生物处理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昊  张赣道 《环境科技》2004,17(2):38-40
综述了国内外生活垃圾生物处理的研究进展和目前生活垃圾微生物研究水平,以及生活垃圾处理发展趋势与新动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35.
滇池水污染总量控制中污染源系统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湖泊流域同入湖水系的流域单元组成,本文以滇池流域单元为基础,进行了污染源总量控制片区划分,并对各片区进行了污染源系统特征研究,从而为滇池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提出了工作重点和具体对象。  相似文献   
36.
铜镍电镀污泥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铜镍电镀污泥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的工艺流程 ,并用试验考察了各工序的技术经济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铜粉品位大于 90 % ,铜的回收率大于 95 % ,硫酸镍质量达到工业一级 ,镍回收率大于 80 % ,浸出渣和净化渣经固化处理后可作普通建筑材料使用 ,工艺过程产生的废水可以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37.
SO2 和氟化物对农作物的危害可通过症状、镜检和受害叶片的化学分析来鉴别 ,并从风向、与污染源距离、障碍物和叶片成熟程度几方面与作物病虫等影响因素相区别。排放浓度、接触时和作物本身抗性是影响危害程度的主要因素。应从治理污染、选种抗性强树木、避开作物敏感生育期、合理种植、加强施肥等方面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脉冲澄清池在综合废水处理中运行效果的跟踪分析,确定出利用脉冲澄清池补充处理生化后废水(悬浮物、COD_(cr)、BOD_5等)的影响程度,为其在综合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9.
对张八岭地区的构造特征、演化及其动力学有不同解释。通过1:5万张八岭幅、珠龙幅区域地质调查.从地层、岩石组合、岩石化学、岩浆岩、构造变形和变质等研究认为.该区从中新元古代起,经历了成谷、沉积.下沉、顺层剪切、深部熔融、塑性流动、层间褶皱.叠加折劈、宽缓褶曲、逆掩推覆,壳层滑动、熔融成浆、聚浆热隆、侵入或喷发.剥蚀夷平、堆积充填等铸成现今地貌景观.引起上述构造特征和演化的动力源自重力、热力和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惯性离心力等的结合与转化,它们在每个阶段各自所起的作用不同,就产生不同构造特征,推动区域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40.
污泥综合处理技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与污泥组成的分析,认为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是改善污泥可处理性的关键。以机械脱水加工热干燥过程可达到充分降低污泥含水率的目的。以此为主干所形成的污泥综合处理系统经能量与经济平衡分析,发现其能量输出大于输入,经济成本合理,有一定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