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5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1篇
综合类   165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66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1.
城市功能对贵阳市城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贵阳市城区土壤按照不同功能区取样分析,研究贵阳市城区多种土地利用功能下土壤重金属累积(污染)程度及分异特征。结果表明:贵阳市城区校园土壤As(21.8mg/kg)、Ni(47.1mg/kg)和Pb(139mg/kg)含量最高,工业区土壤Cd(1.48mg/kg)和Zn(314mg/kg)含量最高,垃圾中转站土壤Cu(115mg/kg)含量最高,工业区、学校、垃圾中转站和交通十字路口土壤重金属累积较重,并已达到轻度污染,住宅、公园和广场土壤重金属累积程度较轻,处于清洁水平。工业区土壤主要污染金属为Cd、Zn和Pb,学校、交通路口土壤主要污染元素是Pb和Cd,垃圾中转站土壤主要污染元素是Cd和Zn。贵阳市城区土壤Cd、Zn和Pb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其中土地利用功能导致贵阳市城区土壤Pb的分异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412.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ISO14000国家示范区,是国家环保部推行的两种示范园区,这两种示范园区的有效推行,在提升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从示范园区申报和评价标准两个角度,首次对两种示范园区的异同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过程中,融入ISO14000的管理机制、环境因素等,可以更好地促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413.
目的 研究有机涂层在拉萨试验站户外暴露试验与多因素综合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条件下的相关性。方法 以环氧云铁/丙烯酸有机涂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户外暴露试验和实验室综合模拟加速试验,利用光泽计和色差仪等分析设备,获得用于表征涂层老化性能的色差和失光率变化规律,比较涂层体系在2种试验条件下老化程度。采用ATR-FTIR、EIS等方法研究涂层分子结构变化和不同环境条件对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并分析涂层的降解机理。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rhos)法计算涂层体系在2种环境下的相关性。结果 与户外暴露试验12个月相比,综合模拟加速试验60 d,环氧云铁/丙烯酸有机涂层的色差和失光率基本一致,其色差的相关性为0.771 4,失光率的相关性为0.828 6。结论 与拉萨试验站户外暴露试验相比较,环氧云铁/丙烯酸涂层体系在综合加速试验后的色差、失光率、红外光谱、电化学阻抗等关键性能参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老化机理基本相同。多因素综合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装置能够综合模拟高原高寒气候环境下阳辐射、气压、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具有较好的模拟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414.
通过因子分析法对云南省各市、州的非公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聚类分析将云南省各市、州的非公经济发展水平分为4个区域:非公经济发达区域、非公经济较发达区域、非公经济一般区域和非公经济欠发达区域.同时,运用GIS技术对各个区域进行标注,针对各个区域内非公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15.
FY-2静止卫星监测雾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雾与下垫面在可见光、中红外和长波红外波段的反射及辐射特性存在差异。FY-2静止卫星资料的时间分辨率高,有助于实时监测雾的形成与演变。根据雾在可见光及红外波段的反射和辐射特性,其与云、地表、水体等之间的差异,通过分析对比分别提取了日出前后雾的监测阈值和监测流程,并利用该方法对2007年12月19-20日华东、华北地区的一次大雾天气进行了监测,准确率达到76.6%。  相似文献   
416.
气象灾害损失与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象灾害损失的形成是自然变异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由于自然地理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气象灾害损失的区域性差异是十分显著的。而重要的是,预防和控制气象灾害损失的关键,首先就在于了解人口分布、经济增长、教育与科技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对气象灾害损失的影响程度究竟如何。为此,采用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气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对区域气象灾害损失与各个社会经济因素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若干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417.
“男主外、女主内”的中国传统家庭模式使得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国内女性食物浪费行为对防止家庭食物浪费起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基于双系统理论,通过事件相关电位实验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测度不同性别群体的食物浪费程度,并探究影响不同性别群体食物浪费程度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实验参与人均出现了明显的N270脑电成分,表明其食物浪费程度均较高,且女性比男性表现出了更明显的食物浪费倾向;(2)相对于90后与00后,50后与60后女性消费者面对食物倒掉刺激材料能诱发更为显著的N270,即年长女性的食物浪费水平显著低于年轻女性;(3)与女性相比,提高男性的节约意识对于减小其食物浪费意愿的作用更为明显。本文以期从性别特征角度为《反食品浪费法》的高效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18.
王明珠  张运林  施坤  高贇  刘刚  蒋浩 《环境科学》2014,35(7):2528-2538
利用千岛湖2012年12月~2013年2月冬季及2013年6~8月夏季的采样数据,分析了千岛湖水体的营养水平和悬浮颗粒物的吸收特性季节变化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千岛湖营养水平夏高冬低,整体处于中营养水平.冬季和夏季总悬浮颗粒物吸收系数在440 nm的均值分别为:(0.20±0.07)m-1和(0.24±0.17)m-1;675 nm的均值为(0.07±0.02)m-1和(0.10±0.07)m-1;夏季显著高于冬季(t-test,P<0.05).冬季总悬浮颗粒物的吸收光谱可分为两种情况:西北湖区与浮游植物吸收类似,其它站点与非藻类颗粒物的吸收相似;而夏季,在可见光范围,50%以上总悬浮颗粒物的吸收是由藻类颗粒物贡献,因此,总悬浮颗粒物的吸收光谱曲线与浮游植物光谱曲线类似.冬夏季浮游植物吸收系数差异显著(P<0.05),440 nm均值分别为(0.10±0.03)m-1和(0.17±0.14)m-1;相应地675 nm的均值为(0.05±0.02)m-1和(0.08±0.07)m-1.冬季和夏季440 nm浮游植物比吸收系数(以Chla计)的均值分别为:(0.045±0.010)m2·mg-1和(0.039±0.013)m2·mg-1;675 nm处为:(0.022±0.004)m2·mg-1和(0.019±0.005)m2·mg-1.440 nm和675 nm浮游植物吸收系数随Chla浓度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的增加线性增大;比吸收系数和Chla浓度呈幂函数关系,随Chla浓度增大而减小.冬季非藻类颗粒物吸收与无机颗粒物的相关性最好;夏季440 nm非藻类颗粒物吸收与总悬浮颗粒物和有机颗粒物呈线性关系,随着总悬浮颗粒物和有机颗粒物含量增加非藻类颗粒物吸收增加.  相似文献   
419.
草地是区域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在元素迁移及生态多样性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对比分析寒旱区典型草地土壤中细菌群落的空间结构差异,在5月初(新的生长季开始之前,即非生长季),对内蒙古乌梁素海东部流域草地土壤样品进行了采集,获得不同区域30 cm和60 cm深度土壤样品各5个,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样品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Actinobacteriota、 Proteobacteria、 Chloroflexi、 Acidobacteriota、 Gemmatimonadota、 Planctomycetota、 Methylomirabilota和Crenarchacota等菌门在30 cm和60 cm样品中相对丰度占比均超过1%,且60 cm样品中相对丰度高于30 cm样品的优势菌门有6个,优势菌属有5个,OTU则为8个.不同深度样品中优势菌门、菌属乃至OTUs的相对丰度变化和其在细菌群落结构中的贡献性趋势并不完全对应;(2)来源于Armatimonadota和Verrucomicrobiota门的norank_f__norank...  相似文献   
420.
2000~2020年黄河流域植被时空演化驱动机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植被覆盖及生长状况指标,基于2000~2020年MODIS NDVI数据及同时期气象数据,采用Theil-Sen斜率估算、Mann-Kendall检验、相关性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000~2020黄河流域植被时空演化驱动机制.结果表明,2000~2020年黄河流域生长季NDVI均值以0.005 a-1的速率波动上升,植被明显改善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流域中游的秦岭山系、陕北高原和吕梁山系;黄河流域生长季NDVI与降水和气温的偏相关系数均值分别为0.57和0.49,降水对植被的影响高于气温;人类活动对植被生长起明显改善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流域中部的陕北高原、吕梁山系和宁夏南部等区域,对植被生长起抑制作用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银川、包头、西安、洛阳、郑州和太原等人类活动强烈的城市区域;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分别对黄河流域植被变化贡献了72%和28%,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驱动下,黄河流域植被生长得到改善的面积占流域面积的96.4%,其中人类活动贡献率大于80%的区域面积占34.3%,主要分布在流域中部和东南部.气候变化贡献率大于80%的区域面积占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