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7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6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51.
为准确掌握软土深基坑的变形特性,并合理评价其危险性,基于现场监测成果,进行基坑重要监测项目的空间变形特征分析;通过变形分级和发展趋势判据计算得到相应特征指标,从而开展基坑危险性评估。结果表明:支护结构的空间变形近似呈“驼峰”特征,即基坑两端头的变形值相对较小,而基坑中部的变形值相对较大;周边土体沉降相对较小,随着与基坑距离的增加,地表沉降呈下降趋势,且随基坑持续施工,不同深度处的土体侧位移也随之增加,侧位移最大值均明显大于其他监测项目的变形值;通过变形分级判据得到深层侧位移的危险性等级相对最高,其次是墙顶变形和地表沉降,危险性等级为Ⅲ级;通过发展趋势判据,得到基坑趋势等级相对较低,仅为2级;根据不利原则叠加,确定安元西路站基坑的危险性评估等级为Ⅲ级,属预警状态。  相似文献   
152.
全地下式泵站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深基坑支护技术及常用的支护结构类型,着重从深基坑支护的整体抗滑稳定性、抗倾覆稳定性、基底抗隆起稳定性和抗管涌特性分析了全地下式泵站深基坑支护的安全稳定性,并通过实例验算了地下连续墙作为全地下式泵站的基坑支护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3.
深基坑拉锚式围护结构由于其经济可靠而且施工快速简便。已经在许多深基坑工程得到了迅速推广应用。本文结合北京站扩能改造深基坑工程实例。通过分析工程场地周边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经方案比较后。采用拉锚式围护方案,着重阐述了拉锚式支护方案设计与施工要点。工程实施效果及技术经济评价表明,该方案有效地保证了基坑施工期间的安全与稳定。且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拉锚式围护体系在该工程中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4.
工程实践证明强夯置换法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具有较好的加固效果,但目前尚无成熟的设计施工方法。本文以四川九寨黄龙机场高填方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介绍了强夯置换法加固软弱土层的现场试验,对实测夯沉量、地表隆起量等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动力触探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等手段对夯后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检测分析。综合试验及检测结果表明,应用此法处理机场工程软弱地基达到了预期的加固效果,原地面以下6m范围内动探击数均大于5击,物理力学指标也均有相当改善。目前,该试验成果已用于指导机场地基处理与高填方填筑体施工,对于其它类似工程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5.
由于软土地基的低承载力、压缩性高、透水性差、结构触变性等特殊的工程特性,因此软土地基设计的好坏成为工程安全的关键。本文在传统土地设计的基础上,强调了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重要性,把软土地基设计概括为“一个中心、一个目的、两个基本点、六个步骤”,同时就设计参数取值和计算理论进行了讨论,供今后软基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6.
结合南京某工程地基处理实例,对振动沉管灌注CFG桩复合地基进行了现场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通过对施工前后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地基承载力大幅度提高,桩间土加固效果较明显,CFG桩桩体作用明显.证明了振动沉管灌注CFG桩对饱和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7.
提高深基坑开挖施工安全水平,综合考虑基坑支护方案影响因素的特点,建立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和灰色Euclid理论的基坑支护方案优选决策模型。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与信息熵法分别确定主客观权重。然后利用博弈集结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组合赋权,得到综合权重。最后,运用灰色Euclid理论评价优选模型进行深基坑支护方案的优选,同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运用博弈集结组合赋权和灰色Euclid理论模型选出方案A4为最优支护方案,结果与工程实际一致。  相似文献   
158.
为确保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期间邻近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的要求,根据既有建筑物基础类型、结构形式、建造时期和使用情况,确定既有建筑物基础的剩余变位能力,基于地铁车站的设计文件及施工方案,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评判既有建筑物基础在车站深基坑施工期间的变形是否超过剩余变位值,可通过不断调整设计方案及施工方案直至满足其安全性为止,以保证建筑物在地铁车站施工期间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工程实践表明,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结束后地表沉降及邻近地面建筑物的变形值均在规定范围以内,有效降低了施工期间邻近建筑物面临的倾斜、沉降过大等风险。研究成果能为地铁车站深基坑建设前对邻近建筑物结构安全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为风险工程在设计及施工阶段进行安全性评估与评价提供有力指导。  相似文献   
159.
经济地理学角度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平星  孙威 《生态环境》2010,26(6):1507-1512
传统生态补偿以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资源利用为目的,已不能体现其在生态保护、环境建设和区域发展方面的全部价值。新的区域发展形势对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补偿被认为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区域间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如何从经济地理学的视角看待区域生态补偿,成为通过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实现生态良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三位目标和谐发展的重要命题。从经济地理学的经典理论出发,在探讨区位论、产业结构演替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生态补偿的缺失和不足,并在现阶段我国以构建区域可持续和有序发展格局为目标的规划工作——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就区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目标导向和实施机制进行了探讨,将经济地理学的空间区位论、地域功能理论、区域发展空间均衡理论等充实到区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中,明确了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导向,探索了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区域生态补偿的实施模式,最后分析了实施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60.
林煜 《中国环境管理》2019,11(4):124-131
关于环境公益诉讼赔偿资金的归属,我国实践中有环保部门主管、纳入国库、纳入法院指定账户、纳入专项账户等不同归属模式,但在其管理与使用方面,我国尚且存在诸如地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名称不统一、资金使用系统不透明、社会公众査询难、地方行政机关干预过多、资金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拟建议设立"全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基金",对环境公益诉讼产生的损害赔偿金以及各地方未统一管理的环境保护资金等相关资金进行统筹与规范,以期推进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制度的完善。为此,需要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基金的资金来源,规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基金的使用、监督机制,明确环保部门的监督职责,构建资金使用的信息公开制度,强化环保组织的监督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基金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以规范并指导基金的有效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