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7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6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以无锡太湖隧道项目某处软土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滑坡实例为研究背景,通过对滑坡破坏模式的现场调查,基于FLAC3D软件建立了基坑地质剖面数值模型,结合数值分析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的对比,探讨了滑坡发生的机制,并提出了3种边坡加固设计优化方案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引起本次滑坡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土体空间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162.
结合实际工程 ,讨论了在除尘工程中风机、电机等大型动力设备基础地脚螺栓埋设的问题 ,分析了一种新型的预留孔灌浆方法的可行性 ,并提出了其在其它工程中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3.
为有效控制盾构隧道近距侧穿既有桥梁桩基施工,给桩基造成一定安全风险,本文依托南通地铁1号线区间盾构工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分析盾构施工对桩基水平位移、内力、地表沉降的影响,并验证计算的准确性.结果 表明:盾构开挖面距离桩基2D范围内,盾构施工对桩基产生的影响占总水平位移的85%;桩基产生的最大水平位移...  相似文献   
164.
为了研究条形基础砂土地基的剪切破坏形式和承载机理,在相似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组条形基础砂土地基的模型试验,模拟了砂土地基受荷后产生变形、扩展直到破坏的全过程;测量并分析了地基中不同点处的土压力大小及其分布规律,观测了剪切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结果表明,模型试验能够很好地体现砂土地基变形、破坏的整个过程及其沉降变形特性、地基中各点的真实应力状态及其变化规律,对于研究深基坑变形过程和破坏形态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5.
格构梁与预应力锚索复合结构在丽山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构梁与预应力锚索复合结构是近年来在滑坡预防、边坡治理中推广的新型结构措施。笔者利用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对格构梁预应力锚索进行受力分析,通过丽山工程的应用实例。较详细地论述了边坡支护工程中格构梁和预应力锚索复合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概况。  相似文献   
166.
为研究粉细砂层地区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对桩基础内力与位移的影响,以郑州粉细砂层地区盾构施工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 MIDAS-GTS NX 建立地铁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的三维实体模型,分析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的不同阶段对桩体位移、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郑州粉细砂层地区进行盾构施工时,盾构工程对桩基础底部位移的影响较大,位移最大值大多发生在桩底;盾构施工对桩身轴力的影响表现为桩身轴力最大值位于距隧道1倍洞径范围内。在进行双线盾构隧道施工时,应在临近、远离2个阶段注意工程的安全与防护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7.
<正>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这是我国土壤环境管理历史上里程碑式的文件。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看来,土壤污染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潜伏性的特点,所以其修复过程比大气和水污染治理所需技术更为综合、时间更为漫长。"土壤污染治理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土壤污染的底数不清,我们还没建立起详细而完整的地块污染数据库;  相似文献   
168.
首先建立起影响软土地基中工业厂房基础方案选择的指标体系,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定量指标的评判变换矩阵和灰色评估计算定性指标的评判变换矩阵。最后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各方案的综合评价值,从而达到从多种可行的方案中找出最优方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9.
为研究某高铁地基膨胀泥岩在含水率和上覆荷载共同作用下的膨胀变形规律,通过室内试验和理论推导,分析地基膨胀泥岩的膨胀量随时间增长及含水率增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荷载地基膨胀泥岩的膨胀量随时间增加呈阶梯式持续增长趋势;有荷载地基膨胀泥岩的膨胀量在上覆荷载作用初期减小,然后随时间增加呈阶梯式增长趋势,膨胀变形结束时间约为45 h。含水率对该地基膨胀泥岩的膨胀变形影响较大,在无荷载试验中膨胀量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对于有荷载试验,膨胀量随含水率的增加多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地基膨胀泥岩对应含水率为23%~25%时膨胀变形稳定。从力学理论出发,利用弹性力学中的物理方程并引入膨胀率,推导地基膨胀泥岩在含水率和上覆荷载共同作用下及无上覆荷载时的膨胀量计算公式,发现含水率大于7%时,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14.87%,可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0.
为提高砂土地层中基坑开挖工程参数设计的合理性,确保基坑开挖的稳定和安全,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在砂土层中基坑深度、地下水位、围护结构插入比、土体加固系数、钢支撑数量和支挡强度共同作用下对支挡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值和坑底隆起值等基坑稳定性指标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确定各因素对指标影响大小的排序,由进一步方差和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出各因素对基坑稳定性作用大小的排序。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支挡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值和坑底隆起值3个基坑稳定性指标的影响主次分别为:基坑深度>地下水位>支挡强度>钢支撑数量>土体加固系数>插入比;基坑深度>地下水位>支挡强度>土体加固系数>钢支撑数量>插入比;基坑深度>地下水位>插入比>支挡强度>土体加固系数>钢支撑数量;对基坑稳定性按作用程度由大至小排序为:基坑深度>地下水位>支挡强度>插入比>土体加固系数>钢支撑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