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40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271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82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组合Fenton试剂法对经过二级生化处理后的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在三维电极参数一定的条件下,考察了影nfi]TOC去除率的影响因素,探讨了该反应体系的降解动力学及降解机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各参数的最佳值分别为p(H202投加量)=300mg·L-1,pH3.4,反应时间为90min,c(FeS04-7H20投加量)为3.5mmol·L-1,TOC去除率可达到61.7%。焦化废水的降解反应表现为一级动力学。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结果,废水中有机物彻底发生了降解矿化,这为三维电极组合Fenton试剂工艺在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2.
随着舰船装备上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电控柜类产品安装前一般都需依据相关标准进行电磁兼容测试。屏蔽、滤波和接地是电磁兼容测试后整改最常用到的三种方法,本文针对这三种方法分别阐述了具体有效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83.
采用具有不同阴极材料的三相三维电极反应器,对300 mg/L酸性橙7(AO7)模拟废水进行处理研究,重点考察阴极材料对脱色率和反应体系矿化能力的影响,同时利用HPLC、UV-Vis、GC-MS等分析方法对·OH、H2O2以及降解产物进行测定,探讨了3种电极对AO7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在电压20 V条件下电解60 min后,活性炭纤维(ACF)、石墨和不锈钢等3种阴极体系对于AO7的脱色率均高于96%,三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别.但是ACF体系对TOC的去除率可达到57.4%,高于其它两者.3种阴极体系中均有高活性的·OH和H2O2生成,但是ACF阴极体系中产生的浓度较高,从而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矿化能力.几种不同电极体系电解AO7过程中都遵循了相同的产生酮类和萘酚类物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84.
以自制多维电极体系对模拟染料废水CODcr及色度去除进行研究,同时考察反应器电压、电解时间、主电极极间距、电流密度等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印染废水经电解后,脱色率达90%以上,CODcr去除率达81%以上,为难降解染料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5.
当今治理SO2大气污染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探求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脱硫技术是现阶段环保领域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电晕放电等离子脱硫技术是一项新颖的,极有发展前途的干法烟气处理技术。在电晕放电脱硫试验中,考察直流电源和脉冲电源在脱硫反应中的放电性能,相同条件下,脉冲电源的脱硫效率高于直流电源。对比四种不同电极的放电性能,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喷嘴电极的脱硫效率最高,锯齿电极脱硫效率次之,角钢芒刺电极脱硫效率第三,星型线电极脱硫效率最低。其原因为放电性能主要取决于放电极的曲率半径。  相似文献   
86.
二维与三维电解法处理含铜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铜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二维电解法的电解电压、电解时间、pH值、极间距对铜去除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处理效率,两极间填充活性炭和玻璃珠形成三维电解,确定了三维电解的最佳运行条件是极间距4cm,pH值3~4,电解电压22 V,电解135min,铜离子的去除率为80.6%。  相似文献   
87.
杨欣  赵子剑  唐玉莲 《环境化学》2011,30(8):1493-1499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ZrO2,将其混合在石墨粉和碳纳米管(CNTs)中,利用硅油做粘合剂,制得一次性有机磷农药(OPs)检测碳糊电极(CNTs/ZrO2│CPE),并对水中甲基对硫磷(MP)进行了检测.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荧光光谱(XRFS)表征电极的制备过程,采用循环伏安(CV)法和方波伏安(SWV)法...  相似文献   
88.
• Antibiotic azithromycin employed in graphite electrode for EAB biosensor. • Azithromycin at 0.5% dosage increased the sensitivity for toxic formaldehyde. • Azithromycin increased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Geobacter. • Azithromycin regulated thickness of electroactive biofilm. Extensive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improved sensitivity of electroactive biofilm-based sensor (EAB-sensor), which is recognized as a useful tool in water quality early-warning. Antibiotic that is employed widely to treat infection has been proved feasible in this study to regulate the EAB and to increase the EAB-biosensor’s sensitivity. A novel composite electrode was prepared using azithromycin (AZM) and graphite powder (GP), namely AZM@GP electrode, and was employed as the anode in EAB-biosensor. Different dosages of AZM, i.e., 2 mg, 4 mg, and 8 mg, referred to as 0.25%, 0.5% and 1% AZM@GP were under examin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EAB-biosensor was greatly benefited from appropriate dosage of AZM (0.5% AZM@GP) with reduced start-up time period, comparatively higher voltage output, more readable electrical signal and increased inhibition rate (30%-65% higher than control sensor with GP electrode) when exposing to toxic formaldehyde. This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fact that AZM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non-EAM without much influence on the physiologic or metabolism activities of EAM under proper dosage.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the biofilm morphology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biofilm formation was optimized with reduced thickness and enriched Geobacter with 0.5% AZM@GP dosage. This novel electrode is easily fabricated and equipped, and therefore would be a promising way to facilitat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AB-sensors.  相似文献   
89.
钛基IrO2-RuO2阳极电解处理亚甲基蓝溶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冠军  杨坚  李文祥 《化工环保》2012,32(3):205-208
采用钛基IrO2-RuO2为阳极材料,不锈钢为阴极材料,NaCl质量浓度为10 g/L的溶液为电解液,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电化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初始质量浓度为25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电解电流0.050 A,电解20 min后亚甲基蓝去除率达95%;处理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电解电流0.100 A,电解30 min后亚甲基蓝去除率达98%。随着电解时间和电解电流的增加,亚甲基蓝去除率均增大。  相似文献   
90.
硝基苯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玉平  曹宏斌  张懿 《环境化学》2005,24(3):315-317
硝基苯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表明,硝基苯在-0.50V有一灵敏的还原峰,为硝基苯得到四个电子还原为苯胲所形成,电位继续负移,苯胲能继续还原为苯胺.在扫描速度为100mV·s-1,pH=5.0和富集时间为2min的条件下,-0.50V处的还原峰电流与硝基苯在1.5—15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系数为0.99992,检测限为0.3mg·l-1.应用于实际废水中硝基苯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n=10),相对误差为-5%—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