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108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HTPB类推进剂热安定性的共性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不同配方的HTPB推进剂是否具有热安定性的共性规律,采用热减量法,通过不同温度的热老化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配方的HTPB推进剂的热安定性的变化规律,得出了不同配方的HTPB推进剂具有相似的特征分解规律和热安定性规律的结论.该结论对预估HTPB推进剂的库房贮存性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2.
文章分析了滇池湖滨带人工湿地各级结构单元的水质指标数据,从pH、SS、BOD5、COD、TP、TN的污染消减规律入手,深入探讨了人工湿地对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系统对TP、TN的消减效果最好;COD消减效果最差;湿地构造及植物群落影响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能力。  相似文献   
83.
生物炭在农业增产和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物炭(biochar)作为重要的碳汇、土壤重要的改良剂以及污染物有效地吸附剂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在阅读近几年国内外关于生物炭在农业增产和污染方面文献的基础上,作者总结了生物炭应用规律并提出一些未来研究的展望。表述如下:生物炭具有多孔性和巨大的表面积,它能够增加土壤的持水量、增加对营养元素的吸附以减少其流失并改善土壤的结构,此外生物炭本身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并能够缓慢释放以供作物吸收,因此生物炭能改善土壤肥力并增加农作物产量。同时,生物炭巨大的吸附功能可以降低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土壤及污水中的活性,起到降低污染物浓度的作用。因此生物炭在农业增产和减少污染方面有巨大的潜力。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生物炭很多的作用机制还未搞清楚,对不同种类生物炭性状、生物质在高温热解过程中内部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变化、长期定位实验以及危害方面还应加强研究。对此,研究人员应该结合当地情况,尽多的用当地主要的动植物废料来生产生物炭以达到当地农业增产和治理污染的目的;其次,增加长期定位试验,找到适合当地的生物炭种类及其生产条件;另外还应增加对我国新疆、西藏等土壤贫瘠的偏远地区的研究,使当地的土壤更大程度的被利用以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最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生物炭研究的支持,使生物炭早日被普遍运用,造福百姓。  相似文献   
84.
在收集西安市污水处理厂近年来水质水量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统计分析污水处理厂水量水质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对不同生活污水污染源的现场监测,研究各类生活污水污染源的污染强度和污染特征,识别重点生活污染源。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主要污水处理厂近年来进水量逐年增大,且进水水质逐年恶化,其中COD、SS和NH3-N浓度逐年增加,TP浓度年际变化较小;城市污水的水质水量随季节波动变化,西安市城市污水水量以及COD、SS和NH3-N等水质指标在7-9月份及春节期间出现高峰,这与季节及年节导致的用水量变化有关,但年内TP浓度均在10 mg/L以下,波动较小;生活类污染源中污染物浓度因行业不同而异,餐饮业、学校、住宿业及生活小区是生活类污染源中的"高污染"行业,加强对上述行业的监管力度,从源头消减污染物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环境样品保存过程中NH3-N、NO2-N、NO3-N及总氮的测定来研究水样中氮转化规律,找出三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规律关系,提高环境样品中三个分析项目的分析准确性,正确反应环境样品中的真实情况。对于认识水体中氮的循环,防止水体污染,保护水域环境,充分利用开发水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6.
为研究我国现阶段特别重大事故规律特征,选取2010—2019年的34起特别重大安全事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手段,以这些事故的发生地域、时间、死亡人数、事故分类等因素作为统计标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时间角度,我国特别重大事故在近10年整体呈现震荡下降趋势;每年下半年,尤其是8月份为特别重大事故的高发期;特别重大交通事故易发生在夜间与午后,煤矿事故易发生在上午至中午,爆炸事故易发生在上午。针对不同行业或事故类别,交通运输及煤矿行业为特别重大事故的高发行业,爆炸事故为特别重大事故的高发类型且事故后果最为严重。同时,发现同类事故在同地区、同年月、同时段均存在聚集性现象。  相似文献   
87.
In the absence of a CO2 tax, the anticipation of a cheaper renewable backstop increases current emissions of CO2. Since the date at which renewables are phased in is brought forward and more generally future emissions of CO2 will decrease, the effect on global warming is unclear. Green welfare falls if the backstop is relatively expensive and full exhaustion of fossil fuels is optimal, but may increase if the backstop is sufficiently cheap relative to the cost of extracting the last drop of fossil fuels plus marginal global warming damages as then it is attractive to leave more fossil fuels unexploited and thus limit CO2 emissions. We establish these results by analyzing depletion of non-renewable fossil fuels followed by a switch to a clean renewable backstop, paying attention to timing of the switch and the amount of fossil fuels remaining unexploited. We also discuss the potential for limit pricing when the non-renewable resource is owned by a monopolist. Finally, we show that if backstops are already used and more backstops become economically viable as the price of fossil fuels rises, a lower cost of the backstop will either postpone fossil fuel exhaustion or leave more fossil fuel in situ, thus boosting green welfare. However, if a market economy does not internalize global warming externalities and renewables have not kicked in yet, full exhaustion of fossil fuel will occur in finite time and a backstop subsidy always curbs green welfare.  相似文献   
88.
镇江市老城区排水系统落后,主要以合流管网为主,区域内居民生活污水已成为镇江市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对该区域内居民生活污水水质特征和污染排放规律进行研究,不但有助于正确认识、科学把握城市面源污染特征,还有利于污染控制对策的制定和治理工程的开展。选择镇江市老城区典型合流制管网系统——黎明河溢流口,采用定点动态采样的方法,进行该区域生活污水水质特征和污染排放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各月的COD、TN、TP和SS的逐时变化规律具有各自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89.
为确定煤层群下保护层开采上部被保护煤层的保护范围,结合金佳矿一采煤工作面保护层顶底板煤岩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和地质特征,采用FLAC3D软件模拟下保护层开采中被保护层的应力场及变形场的变化过程,得出保护层的保护效果;并根据保护层开采的应力卸压保护准则和变形保护准则,确定保护层沿倾向和走向的保护范围。结果表明,由于岩性及岩层结构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确定的各被保护层的保护范围与按照卸压角确定的保护范围有一定差异;分别用现场考察与数值模拟这2种方法所确定的下保护层保护范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0.
红土地区地铁暗挖隧道施工地表沉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土在我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红土具有一定的胀缩性,底部常有软土和土洞分布,容易引起地基变形和地面塌陷。因此,红土地区地铁建设设计、施工都有其特殊性。以昆明地铁施工监测数据为例,研究红土地区地铁施工地表沉降规律,分析其安全性,并为今后红土地区地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