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7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456篇
安全科学   202篇
废物处理   87篇
环保管理   320篇
综合类   1234篇
基础理论   23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48篇
评价与监测   84篇
社会与环境   287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吴传清  李姝凡 《中国环境管理》2020,12(2):123-130,41
本文选取1998—2015年30个省份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全国、长江经济带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效率;采用门槛效应模型研判长江经济带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998—2015年长江经济带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效率大于全国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效率;长江经济带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效率与全国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效率的演变轨迹相似;长江经济带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效率空间格局从"两极分化型"向"过渡型"演变;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份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效率与重工业占比呈负相关;当人均GDP较小时,长江经济带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效率与工业化率、地方法规颁布件数、环境污染与破坏总次数呈负相关,与群众因污染来信数呈正相关;当人均GDP跨过门槛阈值拐点后,相关关系反之.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加强中央与地方政府合作共促工业污染防控治理,推动重化工业绿色发展,加强媒体对废气污染的长期有效监督,推动建立科学有效的"三方共治"体系.  相似文献   
922.
本文根据城市工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及特点,分析了城市工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针对城市工业生态经济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原因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及措施,以达环境与经济及城市生态经济优化决策之目的  相似文献   
923.
为科学评价黄河流域的水质状况及工业企业污染源现状,根据黄河流域2018—2019年地表水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建立了综合反映流域水环境质量和可定量分析排名的城市水质指数;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工业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数据,研究建立了企业环境信用动态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2018—2019年,黄河流域城市水环境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优和良等级数量从17个增加到19个,饮用水水源地优等级城市数量从7个增加到11个;但黄河流域中游地区水污染问题较为严重,需要重点加强水污染控制。水质污染主要以点源工业污染为主,COD和氨氮排放量较多,COD和氨氮年日均排放浓度平均值分别为51.1、3.1 mg/L,工业废水处理率偏低;山西、陕西、河南等"高"风险企业数量较多,分别达到3 047、1 630、1 442家。建议加强黄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配合,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度和力度。  相似文献   
924.
北京房山山区沟域经济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沟域经济是山区发展研究的新视角,通过对房山山区自然地理格局、 综合生态系统敏感性及服务功能分析,得出深山区-两大流域区-浅山区的生态功能区划格局。在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对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作出评价,确保从地域整体视角统筹区域发展,将开发强度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结果表明,根据不同功能区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和阈值差异,可将沟域产业空间布局划分为深山限制发展区、 大石河重点发展区、 拒马河重点发展区和浅山优先发展区4类产业调控区,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区的特征,分别制订产业准入门槛、 产业规模和产业发展方向等产业发展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925.
基于能值方法的甘薯燃料乙醇产业生态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燃料乙醇已成为替代能源战略下的成熟模式,但传统燃料乙醇生产的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燃料乙醇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建立以燃料乙醇生产为核心企业,包括由原料种植者、乙醇生产者、分解者、资源回收利用者等一系列利益相关者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已成为燃料乙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根据燃料乙醇生产过程中对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情况,将其划分成传统生产方案(方案Ⅰ)、废物处理生产方案(方案Ⅱ)和产业生态系统方案(方案Ⅲ),并采用改进后的能值分析方法及指标体系对3种生产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与方案Ⅰ相比,通过废物处理和中水回用,方案Ⅱ的εEYR(能值产出率)提高了59.37%,εELR(环境负荷率)降低了75.39%;延长产业链,增加循环利用方式后,方案Ⅲ比方案Ⅰ的εEYR提高了86.19%,εELR降低了82.98%. 3种生产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方案Ⅰ<方案Ⅱ<方案Ⅲ.   相似文献   
926.
在纯培养条件下,研究外生菌根真菌红绒盖牛肝菌(Xerocomus chrysenteron)对DDT的吸附能力,通过测定液体、菌表和胞内DDT及DDD的含量来探讨DDT在培养体系中的迁移转化模式,并通过改变培养条件来确定和修正DDT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红绒盖牛肝菌对DDT有很强的吸附作用,30 min内有97%的DDT吸附到菌丝上,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DDT在红绒盖牛肝菌培养体系中的迁移转化分为3个阶段:从液体到菌表和胞内的迁移存储阶段(0~6 d),降解去除阶段(6~10 d)和稳定迁移阶段(10~25 d).通过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呼吸链抑制剂叠氮化钠完全抑制了降解去除阶段DDT的去除,而低糖条件可使培养体系中DDT的去除提前.   相似文献   
927.
石化乙烯工业废水中关键毒性物质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旦宇  荣宏伟 《环境工程》2012,30(4):101-104
借鉴美国环保署制定的毒性物质鉴别评价技术(TIE),直接从企业生产的工艺出发,结合废水的主要水质指标对某石化厂乙烯工业废水进行毒性鉴别试验,发现废水中的苯和硫化物对大型蚤具有明显的致死性,其中苯是废水中的关键毒物。所取废水对测试生物大型蚤的24 h-LC50均值为53.68%,其中主要致毒物质苯的含量大约30 mg/L。  相似文献   
928.
大都市传统工业区休闲旅游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工业区休闲旅游转型是大都市城市功能和产业空间优化的关键问题,目前该方面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体系.论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休闲旅游转型趋势,转型价值,转型空间演化,转型要素,转型模式,转型效应和转型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的总结,评述了国内外在研究时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最后认为现有研究缺乏从人地关系视角对传统工业区转型背景,要素,动力,空间演化的系统分析,今后应针对中国大都市发展特点,重点关注传统工业区休闲旅游转型发展模式,转型过程,机制以及综合效应等方面的研究,从理论性和可操作性上指导我国城市传统工业区的休闲旅游改造.  相似文献   
929.
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增塑剂被普遍用于塑料制品中,在大气、水等环境中广泛存在,其潜在危害受到关注。水环境中的PAEs,从藻类等初级生产者吸收,到浮游动物、游泳动物等通过鳃和皮肤直接接触或捕食摄取,在水生生物之间转化和传递。笔者总结了PAEs在水生食物链中不同营养级生物体的含量,分析了PAEs在食物链中富集和转化的影响因素(辛醇-水分配系数Kow、代谢转化、生长阶段等)。目前的研究表明PAEs可能在食物链中传递,最终在较高营养级生物体中富集。同时总结了5种PAEs(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酯丁苄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已有研究表明PAEs对藻类的细胞器和抗氧化体系,对鱼类的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抗氧化体系都有一定程度损伤。PAEs在食物链中传递和富集现象的存在会对高营养级水生生物产生潜在危害。针对目前PAEs在食物链中传递的研究数量较少、结构简单等问题,对未来研究方向做了简要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30.
The release of pollutants from sewage sludge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is a worldwide tricky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sludge treatment. In this paper, the release and reaction between monomer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the sewage sludge incineration treatment were studied based on simulated experiment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may occurre between monomers of PAHs during their release in the treatment. Over 90% of total PAHs in sewage sludge are released at the the temperature of 300°C–750°C. The possible transformation of Naphthalene to indeno(1, 2, 3-cd)pyrene was related to the temperature of the treatment system. Here, we showed that the output rate of transformation reactions for indeno(1, 2, 3-cd)pyrene is 94% at 300°C. These findings, by identifying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conditions as well as techniques, can help to understand the reactions and control real outputs of PAHs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