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44篇
安全科学   16篇
环保管理   175篇
综合类   515篇
基础理论   287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46篇
社会与环境   110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景观生态学在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田红  何晓静 《四川环境》2003,22(4):13-15,22
景观生态学目前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引入的概念框架和理论方法。本文通过景观生态学在不同性质建设项目中的运用分析,进行了一定的尝试,更加希望在今后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得到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52.
市容环境是与公众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领域,也是公众参与最容易进行的领域。南京的城市建设要实现“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融古都特色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现代化江滨城市”的目标,公众参与市容环境的规划与管理是关键内容之一。论文以“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发展规划”项目工作为基础,分析和阐述公众参与的内涵,提出公众参与市容环境的五大步骤,并针对南京市容环境方面的具体案例,设计出符合南京特色的公众参与市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方法框架模型,包括决策模式、制度框架的共管体系。  相似文献   
53.
阜康市生态旅游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旅游规划是生态示范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天池风景区规划为例阐述生态旅游规划应突破以风景区为主单一的旅游景观格局,应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旅游地理学和旅游经济学理论,按照景观格局的梯度性变化为依据,以增长旅游线路、丰富景区类型、提高旅游收入为内容,以保护景区资源、开发景区资源为目标,开展基于发展“大旅游”思想的以沈域为单元的全面战略性规划,为实现阜康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4.
城镇景观水体水质控制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上海城镇小型景观水体水质污染特征,分析了充氧曝气、人工湿地、曝气生物滤池等工艺技术在小型景观水体水质净化中的应用,提出各种小型景观水体水质控制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内景观水体水质控制方法提供参考,也为其他小型景观水体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5.
在野外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生态学样方调查法和景观生态学生态完整性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开都河柳树沟水电站工程项目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这种评价方法能更全面有效的对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6.
丽江古城水环境现状与调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弢  杨世瑜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2):153-155,192
水环境是丽江世界文化遗产地生态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丽江城市化进程加快,对水环境保护不力,导致古城水污染加剧、水资源量衰减、景观生态用水不足和景观水质下降。通过强化水环境研究,加强水环境立法,进行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以调剂古城周边地下泉水为主,拉市海调水为辅的丽江古城景观调水方案,可保护丽江古城水环境,为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57.
Bogs are of interest to outdoor recreationists, but little information exists concerning how recreation resource managers might manage these areas to enhance visitor benefits. This study evaluates bog visitor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s, visual preferences, and reasons for visiting. Implications for recreational resource management of bogs include the location and design of boardwalk trails and management of understory vegetation to meet the visual preferences and motives of bog visitors.  相似文献   
58.
利用以生物絮凝剂(1 g/L MBF-28)与化学絮凝剂(5 g/L PAC)复配后的复合絮凝剂CBF28C处理景观水体,考虑了复配比、投加量、pH和投加顺序对处理景观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反应体系为100 mL景观水体,当MBF-28与PAC溶液复配体积比为3∶1,反应体系pH为7.0,1 mL 1%CaCl2作助凝剂,1.5 mL CBF28C时,其絮凝效果最好,其COD,色度,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90.7%,54.1%、46.6%和51.5%。最佳水力条件为:快速320 r/min,快搅时间45 s,慢速80 r/min,慢搅时间100 s。并且得出了前10 min内絮凝率的反应关系方程式。  相似文献   
59.
If the goal for managing rangelands is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ervation, then monitoring is essential to detect change and apply corrective action. In some range-land areas of northern Australia, monitoring has detected a tilt in the production-conservation balance towards excessive production. How big is this imbalance? Can it shift back? Robust monitoring is needed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The aim is to know what to monitor, and where. For example, to detect changes caused by livestock on rangeland forage production and soil erosion, indicators linking grazing disturbances to landscape function are needed, that is, indicators that signal how well landscapes are capturing, concentrating, and utilizing scarce water, nutrient, and organic resources. Studies in Australia and the USA document that simple vegetation and soil patch attributes can be measured as indicators of the 'state of health' of landscape function. For example, field and remote sensing-based grazing studies in Australia document that landscapes with a high cover of perennial plant patches function effectively to capture runoff water and nutrients in sediments, whereas landscapes with a low cover of these patches do not — they are dysfunctional — as indicated by large patches of bare soil. Aerial videography is proving to be a robust technique for measuring indicators of landscape function such as small patches of vegetation and the extent of bare soil. These indicators typically have a sigmoidal response to grazing impacts. We illustrate that if these indicators are measured on monitoring sites established near the sigmoidal 'point of inflection’ then small changes in these indicators can be detected.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