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53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25篇
综合类   156篇
基础理论   3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57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电子废弃物管理立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如今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电子废弃物处理的压力。而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思想障碍、体制障碍、机制障碍、政策障碍以及法制障碍等问题,急需立法给予解决。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立法应当着重建立如下法律制度:电子废弃物的管理体制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押金制度、产品成分标识制度、新鲜材料税或垃圾填埋税等税收制度、资源价格制度、电子废弃物中介组织和服务制度、电子废弃物的科技支撑和示范制度、绿色消费和绿色采购制度。  相似文献   
412.
萌蘖调控对辽东栎再萌生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调控措施下辽东栎灌丛再萌生株各生长因子的特征,分析了不同的人为调控措施对辽东栎次生灌丛再萌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为调控对辽东栎再萌生株的发生与生长有着重大影响.调控强度大,再萌生株的数量、高度较小,基径、单株生物量较大;调控强度小,再萌生株的数量、高度较大,基径、单株生物量较小.在辽东栎种群的更新过程中,幼苗与幼树问存在着明显的瓶颈现象,经过激烈的竞争生长,只有少数才能进入下一个生长季.生长季前清除所有再萌生株后,由于当年生长季调控措施的不同,再萌生能力出现差异.调控后,辽东栎灌丛再萌生株的总生物量主要与其高度有关.图2表3参31  相似文献   
413.
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是我们党在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有利于提高中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愿望,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既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要保证项目的建设不损害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在评估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建设项目中,尤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何使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获得批准,关键是在评估中找出合理的环境替代方案,使项目的环评审批具有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14.
ABSTRACT: Water resources professionals should be engaged actively in revisiting state water rights law. During the past four years, sponsored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with cooperation of other water resources organizations, over a hundred engineers, hydrologists, geographers, lawyers, administrators, educators, water users, and other persons interested in water law have been preparing a Model State Water Rights Code. Preliminary drafts of the Model Code have been considered in four states, and its provisions will be disseminated nationally to state legislators and other policy makers upon formal publication in September 1994. The Model Code gathers the best provisions from state water laws into comprehensive regulated riparian and prior appropriation provisions, includes commentaries explaining how its textual sections address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ssues, and references similar language in current state water statutes. The goal of the Code Project is to provide materials which will assist legislators so they can enact effective, efficient, and equitable water laws. In the future, the Code drafting group will expand its efforts to develop legal guidelines for allocating shared transboundary water resources, water quality law, federal water statutes, and other water resources legal issues.  相似文献   
415.
SLP250二段式垃圾焚烧炉的燃烧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垃圾的热值和干、湿度等变化较大,所以,垃圾焚烧炉的燃烧调整具有一定的难度。简要论述了如何调整和控制垃圾焚烧炉的稳定燃烧,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16.
根据《京都议定书》关于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的目标、设立条件、步骤和监管制度的规定,指出了中国在实施清洁发展机制中所获得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巨大利益,同时,也分析了目前中国实施清洁发展机制在项目发展规模、潜在项目识别、额外行证明、CER法律权属界定、项目签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结合国际社会清洁发展制度的趋势走向,预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清洁发展机制仍将作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制度而存在,并将对CDM宗旨重新定位和完善CDM项目具体实施制度。还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对2012年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法律制度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应尽快出台一部能源基本法,使得包括清洁能源机制在内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能够有法可依。立法中应重点确立能源可持续发展原则,具体规定CDM项目适格标准、改变传统一元所有权模式,明确CER法律权属和所有权、完善CDM项目监管制度,以限制CDM项目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危险性、加强CDM服务行业规范,提高CER签发率。  相似文献   
417.
江苏省城市化战略调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一直处于全国城市化发展的前列,对全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近些年来,江苏省城市化发展在空间格局及动力机制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表现为:大中城市成为城市化人口的主要集聚区,城市化的区域差异不断缩小,城市化发展动力也日趋多元化。同时,江苏省城市化仍然面临着区域差异显著、集聚效应不强、公共服务能力不高、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等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江苏省城市化战略将会发生适应性的调整。指出以城市土地空间扩张及城市数量增加为主的城市化道路已经基本不适应江苏省新时期新战略的要求,进而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全省城市化战略重点的调整方向,即质量提升战略、统筹协调战略及空间优化战略  相似文献   
418.
论我国滨海湿地综合性法律调整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海湿地是我国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生态功能。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各种开发利用行为造成滨海湿地严重的环境资源问题,滨海湿地的保护管理和法制建设成为当务之急。法律调整机制是应对滨海湿地问题的各类调整机制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我国现行法律调整机制无法有效解决滨海湿地利用中的“公地悲剧”和利益平衡问题,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采取行政调整、市场调整和社会调整相结合的综合性法律调整机制。环境治理理论的兴起和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为滨海湿地综合性法律调整机制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社会基础,应该通过发展滨海湿地区域的环保产业、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完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途径、构建滨海湿地的社区共管模式,综合运用行政指导、经济激励、公众参与等各种法律手段完善我国滨海湿地的保护管理  相似文献   
419.
Grasshopper assemblages are well known to be sensitive and responsive to changes occurring in habitats, enabling their application as bioindicators. Large-scale ecological networks (ENs) have been proposed as a conservation mitigation measure, and are used extensively in southern Africa to offset the impacts on biodiversity of commercial afforestation. Here, grasshopper response to an EN of 15 semi-natural grassland sites embedded in an exotic timber plantation matrix was investigated over two time periods, one year apart. The aim was to determine which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grasshoppers, whether this response was robust among seasons, and the extent of phylogenetic variability in the respon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asshopper species responded strongly and consistently to area of the site, time lapse since the last fire, and inconsistently to proportion of short grasses. Generalized least squares models with phylogenetic adjustment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trong phylogenetic signal in species response to habitat quality, illustrating that site occupancy patterns were distinct for species from different subfamilies. Since grasshopper assemblages are more sensitive to internal patch-level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ENs than to patch isolation, ENs may indeed be a suitable mitigation measure, although effectiveness is expected to vary among taxa.  相似文献   
420.
关于我国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评价及立法取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克服资源危机,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体系框架,但该框架在体系结构、法律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上还存有缺陷。因此,有必要完善自然资源保护法的体系,充实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