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13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18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南海海域重要养殖水域牡蛎体中的腹泻性贝类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6年和2007年南海海域23个重要养殖水域牡蛎体中腹泻性贝类毒素(DSP)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甲子港、唐家湾、镇海湾、安埔港、防城港、八所港和榆林港等7个水域牡蛎体DSP毒性呈阳性结果,占调查水域的30.4%,其DSP值均为0.05MU/g.2006年牡蛎体DSP检出率为8.7%(n=23),2007年为21.7%(n=23).调查期间,牡蛎体DSP检出值0.05MU/g已达到了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朝鲜等6个国家食用贝类标准警戒限量水平,和超出了我国<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规定贝类DSP不得检出标准,表明了近期南海海域某些养殖水域的牡蛎已经受到了DSP毒化的威胁.  相似文献   
52.
从工艺安全管理(PSM)的角度,对美国、欧盟等的工艺安全管理系统适用范围的定义进行分析,结合目前国内《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给出的部分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以此为基础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危险化学品目录并确定各物质的临界量,提出在我国推行工艺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53.
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铁路槽罐车运输过程和装卸过程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利用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计算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铁路罐车的火灾爆炸指数,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并对重大危险源的概念进行了理论探讨,提出移动式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相似文献   
54.
重大危险源控制规划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不仅是科学建设城市的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通过对长春市现状居住用地布局、工业用地布局、仓储用地布局、燃气工程及加油站等概况及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根据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需要,从城市的安全功能区划、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对象、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出了长春市重大危险源控制规划编制工作的迫切性及研究内容.将重大危险源的布局结合在城市规划当中,一方面可以使城市规划充分考虑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能够从规划层面上减小重大危险源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兰州盆地凤凰山剖面沉积物(厚约2484 m)的常量元素(Si、Al、Ca、Fe、K、Mg、Na)和碳酸盐含量分析,发现元素含量变化特征可分为三类:(1)元素Al、Fe、K和Mg赋存于细颗粒矿物中,与粒度分选和风化强度关系密切;(2)元素Si主要赋存于石英中,能良好反映沉积相变化;(3)元素Ca、Na与化学沉积盐类的生成有关,元素比值(Na/Al和Ca/Al)能揭示沉积环境演变。元素比值变化表明兰州盆地第三纪古环境变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54—43 Ma为三角洲河流相沉积,气候较温暖湿润;43—33 Ma Na/Al比值较高,钠盐大量生成,进入盐湖发育阶段,气候开始变干;33—23 Ma Ca/Al比大幅度波动,地层中含有大量石膏层,盆地经历了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环境波动;23—9 Ma盆地从咸水-半咸水湖转变为风尘主导的干旱环境。综合凤凰山剖面的元素、磁化率、色度和粒度结果,认为第三纪以来兰州盆地古环境经历了三次阶段性变干的过程(~43 Ma,~33 Ma和~23 Ma);同全球气候和区域构造记录的对比表明,前两次变干可能同全球气候变冷关系密切,而早中新世的变干则可能是区域构造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6.
深入分析了重大冰雪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提出了评价体系结构.首先根据全过程管理理论及系统论中的层次分析法,构造了重大冰雪灾害应急管理能力集,在此基础上结合冰雪灾害的特点提出了能力因素集.其次调研湖南省30位政府部门应急管理专家,根据专家意见最后确立重大冰雪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结构,为能力评价研究打下基...  相似文献   
57.
1996-07-08,中美联合考察队成功地考察了希夏邦马地区达索普冰川,并提出了一支20m长的冰芯,这支冰芯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冰芯。对资料分析发现离子含量变经显示强烈的周期性变化,反映了季节变化的特征。离子浓度高低变化将指示气候的冷暖变化,并与δ^18O存在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8.
系统检索并整理了自2001年以来,我国发生在农产品加工行业的53起较大以上事故,从事故类型、企业产品类型、承包商、施救不当和年度事故分布等角度对这些事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加工企业事故风险具有一定的行业特点,主要表现在中毒窒息事故比较多,因施救不当而导致事故扩大的问题比较突出;粮食和酒精、养殖、饲料和腌渍制品企业风险相对较高。分析结果对指导企业如何防止较大以上事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
重大危险源事故风险预警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大危险源事故风险预警技术是事故控制技术中的一大研究重点。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安全生产领域常用事故预警模型的优缺点,总结了事故预警模型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技术和动态模糊神经网络技术的重大危险源事故风险预警模型,详细陈述其构建过程,最后对液化石油气蒸气云爆炸事故应用该模型,得到了较好的预测效果,实现了风险程度的定量化预警。该预警模型具有快速的自学习能力和容错能力,能够同时处理多种风险因素、自动生成模糊规则并满足预警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可应用于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预警系统,为企业端和政府端监管者提供有效的重大危险源事故风险定量化预警信息,为遏制重大灾难事故的发生、减少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提供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0.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一般都会伴随着大量人员的遇难,及时妥善处置灾后众多遇难者遗体,是许多国家面临的棘手问题。借鉴我国唐山7.8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中遗体应急处置的经验与教训,从遗体的搜集、存放、运输、消毒、防腐、保存、火化、掩埋等方面,探索遗体处理应急预案的程序与内容,从而提高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后大量遗体的应急处置能力,全面保障灾区群众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