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22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82篇
综合类   507篇
基础理论   261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41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81.
目的 对某产品服役环境中的主要腐蚀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并挖掘环境数据应用模式,为该产品服役环境的腐蚀条件分析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根据某产品寿命期环境剖面,对库房、舱室及户外环境中温度、相对湿度、盐雾等主要环境因素进行为期3 a的监测,并从多个方面探讨这3种环境因素的应用模式。结果 针对某产品开展了主要环境因素监测,得到了其在关键服役场所的腐蚀环境数据,监测数据成功应用于该型产品服役环境严酷度分析、实验室环境试验条件设计、维修保障措施拟定等方面。结论 开展某产品关键服役环境下的腐蚀环境因素监测,可支撑该型产品的“环境符合性评估”“大气腐蚀性严酷度评估”“环境控制要求制定”以及“环境试验方法研究”。得到的环境监测数据以及应用案例可供其他类似产品服役环境监测及数据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2.
Preserving biodiversity over time is a pressing challenge for conservation science. A key goal of marine protected areas (MPAs) is to maintain stability in species composition, via reduced turnover, to support ecosystem function. Yet, this stability is rarely measured directly under different levels of protection. Rather, evaluations of MPA efficacy generally consist of static measures of abundance, species richness, and biomass, and rare measures of turnover are limited to short-term studies involving pairwise (beta diversity) comparisons. Zeta diversity is a recently developed metric of turnover that allows for measurement of compositional similarity across multiple assemblages and thus provides more comprehensive estimates of turnover. We evalu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MPAs at preserving fish zeta diversity across a network of marine reserves over 10 years in Batemans Marine Park, Australia. Snorkel transect surveys were conducted across multiple replicated and spatially interspersed sites to record fish species occurrence through time. Protection provided by MPAs conferred greater stability in fish species turnover. Marine protected areas had significantly shallower decline in zeta diversity compared with partially protected and unprotected areas. The retention of harvested species was four to six times greater in MPAs compared with partially protected and unprotected areas, and the stabilizing effects of protection were observable within 4 years of park implementation. Conversely, partial protection offered little to no improvement in stability, compared with unprotected areas. These findings support the efficacy of MPAs for preserving temporal fish diversity stability. The implementation of MPAs helps stabilize fish diversity and may, therefore, support biodiversity resilience under ongo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相似文献   
983.
目的 研究海洋大气环境下氯离子在Q235钢表面的沉积分布规律。方法 使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试Q235钢在海南岛不同地点大气环境暴露后的表面氯离子沉积,然后采用插值算法绘制氯离子在Q235钢表面沉积分布图和海南岛不同地点氯离子在Q235钢表面平均沉积量分布图,并根据氯离子沉积分布图分析氯离子在Q235钢表面的沉积量分布规律。结果 氯离子在Q235钢表面呈不均匀分布特征。在环境暴露试验前6个月,Q235钢表面氯离子含量逐渐增加;暴露6~12个月,Q235钢表面的氯离子含量总体变化不大。从整个海南岛看,内陆地区氯离子在Q235钢表面的沉积量低,而在沿海环岛区域的沉积量高。在海南岛沿海地区,Q235钢表面氯离子沉积量随季风风向的变化而变化。结论 氯离子在Q235钢表面呈不均匀沉积分布,Q235钢表面氯离子沉积量在海南岛不同地点呈“中间低、两边高”的沉积分布规律,内陆地区沉积量低,而沿海环岛区域沉积量高,并且沿海地区的氯离子沉积易受季风风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4.
《海洋环境保护法》第89条第2款规定了海洋环境监管部门代表国家排他性提起损害赔偿的诉讼制度,为海洋环境公益提供了特殊的诉讼保护方式。因该项制度设计的粗疏以及关联政策、立法回应不足,造成对该条款规定的理论解释困惑和制度适用障碍,导致提起海洋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类型受限、海洋环境公益保护诉讼程序衔接不畅、海洋环境监管部门"两种角色"手段配合不当的突出问题,直接限制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海洋环境保护领域的功能发挥。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阐明海洋环境公益保护背后的诉讼法律关系和应用法理,完善海洋环境公益保护诉讼制度体系,实现海洋环境保护的诉权利益调整和诉讼秩序优化。重点是打破现有研究的思维定式,避免将《海洋环境保护法》第89条第2款规定的诉讼类型推演为海洋环境公益诉讼并作为讨论前提,明确该条款规定为带有维护海洋环境公益特点的"准环境公益诉讼",将其与"私益诉讼""国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进行合理界分,为海洋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提供制度空间,理顺各类型诉讼和保护机制之间的关系。在此之下,完善海洋环境监管部门"两种角色"作用发挥的制度设计,保障环境行政手段与诉讼保护手段之间的衔接配合,理顺海洋环境公益保护各类型诉讼提起的顺位与程序,促进各类诉讼手段各归其位,形成与行政保护机制的合力,最终实现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保护。  相似文献   
985.
目的 探究我国典型湿热海洋大气环境特征,以Q235钢为标杆材料,评估并可视化展示海南湿热海洋大气环境严酷度。方法 以海南岛为典型湿热海洋地区,基于分布全岛全域的13个站点开展自然大气环境试验,采集各站点大气环境数据与Q235钢材料性能数据。通过分析表观形貌、腐蚀质量损失等性能,探究Q235钢在海南大气环境的腐蚀行为规律及其在全岛不同区域的腐蚀程度差异。基于大气环境因素与Q235钢腐蚀行为间相关性研究,筛选腐蚀敏感环境因素,构建“腐蚀质量损失-敏感环境因素”映射模型。基于Q235钢海南各地区腐蚀质量损失数据,通过Griddata插值,计算绘制腐蚀质量损失分布地图。结果 掌握了Q235钢在海南各地区腐蚀行为差异,可视化展示了海南大气腐蚀严酷度。结论 影响Q235钢海南地区腐蚀的敏感环境因素为离海距离及湿度大于80%的时间。海南地区沿海岸及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腐蚀严酷度高,中部及西部地区严酷度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