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206篇
综合类   98篇
基础理论   4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05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1.
曹阳  任朝辉 《四川环境》2003,22(3):83-85,94
加入WTO后四川省环保系统监测站如何克服自身缺陷,积极应对国内外监测机构的挑战,是未来几年内各监测站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回顾了我省监测站监测能力现状,分析了入世后各级环境监测站所面对的形势,并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提出了我省环保系统环境监测站在开放市场条件下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企业更规范、更有效、更安全地进行生产。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还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所以,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是大势所趋。分析了当前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对如何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集体林地使用权市场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集体林地使用权市场将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土地市场发展的主要内容,它的健康发展需要一套制度来保障.在介绍集体林地使用权市场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集体林地使用权市场制度的建设状况,并提出了今后急待建立和完善的林地使用权市场制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城郊旅游的潜在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以合肥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城市郊区已成为旅游的热点区域,合肥市对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后,正着手大力开发城郊旅游.为了使合肥城郊旅游业的发展更具科学性,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合肥城郊旅游潜在的市场特征,得出其城郊旅游开发市场潜力巨大;在分析外来旅游者及市民的城郊旅游意向基础上探讨了合肥城郊旅游产品开发,认为新城郊区旅游功能可定位为水上休闲度假娱乐中心和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最后提出合肥城郊旅游科学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矿泉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对梅州市矿泉水资源条件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的调研,探讨了经济欠发达山区矿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策和前景.认为应统一资源管理,加强质量监督力度,打造优质品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争取与食品、旅游等部门联营,使矿泉水产品多样化、系列化;结合地方工业建设和梅州旅游市场需求,培育矿泉水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水业市场化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我国水业的特许经营模式和市场监管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17.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not only alters the ways in which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ccurs, but it also impacts the decisions farmers make in important ways. First, constraints created by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of farming limit what options a farmer has available to him. Second, because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the resulting economic pressures it creates for farmers, the fact that decisions are constrained creates new ethical challenges for farmers. Having fewer options when faced with severe economic pressures is a very different situation for farmers than having many options available.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constrained choice and show that it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that farmers will consider unethical behavior.  相似文献   
18.
环境分权、市场分割与碳排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有着庞大的环境管理队伍以及巨大的国内市场,科学的环境管理制度以及高度一体化的国内市场将深刻改变碳排放格局,然而,已有研究对于这些影响碳排放的体制性因素既缺乏足够的理论分析也缺乏实证检验。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环境分权和市场分割影响碳排放的理论机理,并提出了三个理论假设,进一步地,本文以环境管理人员在不同层级政府的配置衡量环境分权度,以相对价格法衡量市场分割程度,基于1995-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实证层面检验了环境分权和市场分割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环境分权和市场分割都显著地加剧了碳排放,原因在于分权的环境管理体制安排扭曲了激励,无法对碳排放形成真实有效的约束,而市场分割则恶化了碳排放在区域间的配置效率。同时,环境分权与市场分割对碳排放的共同影响作用上存在互补效应,即环境分权程度越高,市场分割对碳排放的负面影响效应越大,反之,市场分割程度越高,环境分权对碳排放的负面影响效应也越大。这主要是由于环境分权与市场分割是地方政府一对互补的策略行为,在环境分权较高的地区,地方政府进行市场分割的能力越强,而在市场分割较高的地区,地方政府争取环境事务管理权的动力越强。因此,在既定的碳排放约束下,中央政府一方面需要适度集中环境事务管理权限,进一步优化环境事务管理机构设置以及人员队伍在不同层级政府间的配置,提高对碳排放的管控效率,另一方面需要打通省际壁垒,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优化碳排放的区域配置,提高碳排放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碳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先后建立了七个区域性碳市场。研究中国碳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有助于发现在碳市场运行初期起价格引导作用的区域市场,为其它地区碳市场的发展和全国碳市场的建立提供建议。本文选择广东、湖北和深圳三个交易量最大的区域碳市场为样本,利用多元GARCH(1,1)-BEKK模型,检验其波动溢出效应。为了消除履约期的影响,本文根据履约期将样本划分为阶段一(2014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和阶段二(2015年7月1日—2016年7月19日),分阶段进行了检验,并从市场有效性的视角解释了检验结果。波动溢出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在阶段一内,广东碳市场对湖北碳市场、湖北碳市场对深圳碳市场、深圳碳市场对广东碳市场分别存在单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在阶段二内,只存在深圳碳市场对广东碳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在整个样本期内,只存在深圳碳市场对广东碳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基于方差比的市场有效性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阶段一、阶段二或整个样本期,三个碳市场均没有达到弱式有效。本文进一步在多重分形检验的基础上,利用多重分形谱宽度,比较了三个碳市场的非有效性程度,结果显示:在阶段一、阶段二和整个样本期,三个碳市场有效性大小关系分别为:湖北广东深圳、深圳湖北广东、广东深圳湖北。可见,三个碳市场早期的波动溢出效应不完全符合市场有效性大小关系,而较晚期的波动溢出效应符合市场有效性大小关系,这证明了中国碳市场在阶段二相比阶段一更为成熟。本文最后对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深入探究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对城市规模的影响有利于解决目前中国大城市人口快速膨胀,城市病频发,而中小城市发展潜力不足,对人口吸纳能力有限,城市发展规模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从探究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入手,通过对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城市的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发现中国属于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发展模式,尤其是城市科层制的层级结构直接决定了城市规模大小,政府财政分权行为更加剧了城市规模两极分化趋势。市场机制对城市规模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其作用方向和效果明显依赖于政府调控水平,且科层制的城市等级结构弱化了市场机制对城市规模影响效果的发挥。政府和市场机制对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城市的影响效应不同。市场机制在东部城市产生涓流效应,而在中西部则发挥着聚集极化作用。市场机制在特大和大城市已产生涓流效应,加之政府"抑大崇小"的城市发展战略使得这种效应愈加明显,中等城市则处于极化效应和涓流效应更替中,小城市则表现为更多的聚集极化效应。为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的城市体系,其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关系。政府应指导城市发展方向,为其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市场则应在微观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建议根据城市发展和市场经济需要,对现有的行政区划进行适时调整和变动。调整公共资源在特大及大中小城市传统分配政策,实现公共资源由按行政级别配置向按照人口规模配置转变。同时,建立跨区域的相应的协调机制,以市场力量突破行政界限探索城市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