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3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717篇
安全科学   145篇
废物处理   115篇
环保管理   113篇
综合类   1138篇
基础理论   175篇
污染及防治   343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膜法再生水项目费用效益综合评价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再生水是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膜法水处理技术是生产高品质再生水的重要技术手段。为提高膜法再生水项目投资效益,作为项目科学决策和管理的支持,需要探索建立一套针对性强和科学合理的项目费用效益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选择数类适宜的评价指标,初步构建出了针对“膜法再生水项目费用效益综合评价”为目标,以“投资费用评价、国民经济效益”等5项指标为准则层和“建设吨水投资、运行成本”等14个指标为指标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92.
新型移动床膜生物反应器处理PVA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与膜生物反应器(MBR)有机结合,形成一体化式新型移动床膜生物反应器(M—MBBR)。采用M—MBBR对PVA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反应器的结构,并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COD容积负荷及曝气量等操作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8h,气水比为120:1,COD容积负荷在1.4—2.8kg/(m^3·d)范围内变化时处理效果最佳且出水保持稳定。在此操作条件下,M—MBBR对PVA和COD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54%和69%左右。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提高微滤膜的抗污染性和降低膜组件的价格,利用循环预涂工艺制备出新型聚乙烯醇微球预涂动态膜(PVA-MS/PCDMs).对不同聚乙烯醇微球预涂量的动态膜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显示,PVA-MS/PCDMs的清水过滤阻力介于0.64×1010~3.84×1010 m-1, 渗透性良好;当预涂量≥23.9 g·m-2时,可达到微滤分离水平;亲水性随预涂量的增加而增强,动态接触角由基膜的118.25°降低到预涂量为61.9 g·m-2时的61.52°;利用流动电位法在20℃,pH为8.0±0.2,0.01 mol·L-1 KCl溶液的测试条件下,测得当预涂量为15.7 g·m-2时膜面相对Zeta电位值可达-36.4 mV.并且,通过PVA-MS/PCDMs在SMBR中的短期通量衰减变化(恒压)和对EPS的扩散实验发现,预涂量为23.9~61.9 g·m-2时,增加了对EPS的扩散渗透性能,且膜通量衰减趋于稳定时仍为基膜的3.5~4.8倍,即提高了抗污染性.  相似文献   
994.
移动床膜生物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特性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杨帅  杨凤林  付志敏 《环境科学》2009,30(3):803-808
采用挂膜填料代替传统膜生物反应器(MBR)的活性污泥,构建一种新型的移动床膜生物反应器 (MBMBR),考察其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效果及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特性.结果表明,移动床膜生物反应器运行67 d,对模拟生活污水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有机物及同步硝化反硝化能力.进水COD浓度为573.5~997.7 mg/L时,膜出水COD去除率为88.3%~99.2%.进水氨氮浓度为45.5~99.2 mg/L时,膜出水氨氮去除率为72.1%~99.8%,总氮去除率为62.0%~96.3%.批式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膜去除总氮的最佳溶解氧浓度为1 mg/L,其中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100%和60%.生物膜系统内可能存在好氧反硝化现象.DO为3 mg/L且有机碳源充足时,生物膜总氮去除率为99.0%,SND率达到99.8%.扫描电镜对生物膜的观察发现生物膜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孔隙,有利于溶解氧和有机基质从外界向生物膜内部传递.  相似文献   
995.
分别采用分子量分级膜和XAD-8树脂,研究了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征及不同分子量分布区间亲疏水有机物的相对含量,考察了分子量分布及亲疏水特性对纳滤膜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级出水有机物中,小分子亲水性有机物含量最高,小于2k的有机物占总有机物含量的45.61%,其中亲水性物质占28.07%,疏水性物质占17.54%;不同特征的原水分别经纳滤膜过滤,分子量分布对膜污染影响较大,分子量小于30k时,分子量区间越小,比通量衰减越快,分子量大于30k时,分子量区间越大,比通量衰减越快,且分子量较小的有机物通量衰减程度大于分子量较大有机物;在分子量分布相同区间内,亲水性有机物的比通量衰减较慢,说明相同分子量时,膜对亲水性物质的截留率较低,而疏水性物质是引起膜通量衰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6.
A hydrogen-based membrane biofilm reactor(MBfR) using H2 as electron donor was investigated to remove nitrate from groundwater.When nitrate was first introduced to the MBfR,denitrification took place on the shell side of the membranes immediately,and the effluent concentration of nitrate continuously decreased with 100% removal rate on day 45 under the influent nitrate concentration of 5 mg NO3--N/L,which described the acclimating and enriching process of autohydrogen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bacteria.A series of short-term experiments wer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hydrogen pressures and nitrate loadings on denitrific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itrate reduction rate improved as H2 pressure increasing,and over 97% of total nitrogen removal rate was achieved when the nitrate loading increased from 0.17 to 0.34 g NO3--N/(m2 ·day) without nitrite accumulation.The maximum denitrification rate was 384 g N/(m3 ·day).Partial sulfate reduction,which occurred in parallel to nitrate reduction,was inhibited by denitrififcation due to the competition for H2 .This research showed that MBfR is effective for removing nitrate from the 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相似文献   
997.
胡滨  田建茹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1):119-121,128
对应用了SMBR的小规模中水回用工程进行了设计和调试,调试包括活性污泥的间歇培养和连续培养。连续培养试运行期间的监测值说明膜技术的优越性,氨氮和色度的去除主要依靠生物处理。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根据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的特点,采用统计力学传质模型,通过相关的热力学理论和数学方法,建立了考虑粘性流动在内的适用于任意浓度非理想多组分溶液的可实际应用的统计力学膜传质模型,并通过实验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实验结果符合的较好。  相似文献   
999.
针对纳滤过程中乳制品废水污染的纳滤膜,选用不同的清洗剂进行清洗实验,讨论了清洗剂浓度、清洗温度、清洗时间对膜通量恢复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清洗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单纯使用一种清洗剂不能达到通量恢复的要求,确定的清洗方案为:先用35~40℃,pH=10.5的NaOH溶液清洗30min,再用0.3%H2O2碱液清洗20min,最后用2%柠檬酸清洗30min,能取得很好的清洗效果,适合清洗和环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盐胁迫对无瓣海桑幼苗根茎叶膜保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无瓣海桑用不同盐度的水3个月的处理,发现无瓣海桑根、茎、叶中蛋白质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随盐度的变化而变化.当盐度高于10时,无瓣海桑茎、叶的膜脂质过氧化破坏显著加强.植物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也明显增加,两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2=0.914).随着盐度的升高,无瓣海桑各器官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增强.根据试验结果,无瓣海桑能够在高盐度(50)下存活3个月.在盐度为0-10时,Sa在生理生态上表现对盐环境的适应性.当盐度高于20时,无瓣海桑的生理表现较为敏感,膜脂质氧化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